书城仙侠武侠历史武侠神宗朝秘录
1055100000018

第六章 包拯的眼眸

可使通灵之术的另一人,便是包拯。

不仅通尚在阳世之灵,更可通游弋于冥界之魂魄。

这便是包拯的绝杀技,源自其额头的半月牙。

“日断阳、夜断阴。”

常州的命案说来也简单,当铺的掌柜被店内的小二谋害,但苦于没有实证,包拯不得已入冥界询问尚未投胎的掌柜魂魄,得知当日被杀前曾在小二右手留有咬痕。第二天包拯传来小二观其右手,果有牙印,且与掌柜尸体的牙形吻合,案情大白。

此案一破,青天之名愈盛,通灵之能,一时之间也传为神话。

“我的通灵之术虽小有精妙,但尚未可通冥界之灵,欲求此术,还需求访包龙图。”

这是数月前王安石告别周敦颐之时周敦颐留给他的话。

而此时包拯正好来到常州,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天意。

况且龙图阁大学士之名,王安石早已如雷贯耳,也早就想一睹铁面包公的风采。

“大人,王知州到访。”四品带刀护卫展昭此刻已将王安石带到了包大人歇脚的客栈。

“莫非是周敦颐引荐你来见我的?”包拯微笑中不失庄严得笑道。

似乎他早已知晓王安石和周敦颐近来“过从甚密”。其实在京之时,他早就听闻了王安石的才学和气度,此番一见王安石本人,更觉此人非同一般。

“大人之名,学生早已如雷贯耳,此番前来,一是问候,二来请大人赐我通冥灵之术。”

包拯未料到王安石竟如此直接,一捋海下浓密长髯笑道:

“且随我来!”

常州乱葬岗。

西北角又添了几座新的坟头。

包拯指着其中一个坟头道:“这便是刚刚被狗头铡斩首的当铺小二之坟。可想与我一道去冥界啊?看他否有悔意。且看我这眸子。”

包拯忽然回身直视王安石的双眼,

王安石顿感一阵眩晕,

只见包拯的双眸渐渐由清澈变得晦暗、混沌,

王安石眼前的光景也渐渐变得昏暗、压抑,

那是一种即将步入地域之感......

忽然,昏暗的光线之下,王安石隐隐瞧见一泊红湖和横跨其上的一弯石拱,再定睛一看,湖上竟有活物上下浮动,石拱之上,一个伛偻的身影正一手拉着一个带有镣铐的男子的衣袖,一手正往他的嘴里强送着什么......

“孟婆,且先勿要迫其喝汤,容我问他几句话。”此时王安石耳边耳边突然想起了包拯的声音。

那个伛偻的身影是孟婆!

难道眼前所见便是传说中冥界的奈何桥和血河?

佝偻着背的老妇唯唯而退,退到桥中央,却仍旧挡着那桥上男子的去路。

“小二,本府问你,我判你谋杀当铺掌柜,并当堂将你斩首,你可心服,可有追悔莫及之意?”

“禀告大人,我因家中老母病重急需用度便向那掌柜借银,可那掌柜居然要我当掉我家中年方二八的小妹,小人一时无奈便只好出此下策,后来看我一时无法凑齐当银,他居然要强掠我妹妹作妾,我这才动了杀机。”那个带着镣铐的身影朝王安石这边哭诉道。

“即便如此,依照我朝法度,杀人偿命。本府念你一片孝心,回阳世之后定遣僧众为你超度亡灵,望你来世休要再生杀戮。”

包拯话音刚落,桥中央的孟婆便又端着碗伛偻地朝那男子走去......

渐渐地王安石眼前的一切重新变得模糊,明亮......

包拯的双眸又出现在眼前,此刻也已变得清澈有神。

身边又是清朗萧瑟的人间秋色!

王安石第一次明白了恍然如梦的感觉。

“我方才用了摄魂大法带你同往冥界一回,这便是通灵秘术,本府传你起心动念往冥大法,助你日后断案之用,望你日后能藉此明断是非,为民伸冤。”说着,包拯自袖子取出一册。

“你当日日习之,有周敦颐传你的通灵术,你只消七七四十九天便可习得此法,切记,只可行征询冥界之事,不可妄动冥界之物!”

王安石接过习册,刚想说些什么,

忽见有几人从不远处沿着山道飞奔而至:

正是王朝马汉四人,

“大人,徐州府发生命案,一家十九口一夜之间惨被灭门,知州头绪纷乱,请大人即刻前往断案。”

“且随我去”,包拯纵身跃马,与那四人一同消失在苍茫的山色之间。

乱葬岗四周,

依旧秋风萧瑟,

不远处那黄白相间的秋叶将这个季节的山岭装点得格外令人心醉,

也令人心碎,

“其实我刚刚想说判那小二斩首似有不妥之处......”王安石心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