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武侠历史武侠神宗朝秘录
1055100000005

第五章 酣斗狮子山

闻说洊亭新水漫,

山南山北花撩乱。

穿云入坞寻游伴。

这是王安石的词。

也是他此刻的心情。

方田均税法颁行了。

第一步算是迈开了。

洊亭。

位于汴梁城西南方向的狮子山上。

四月春芳,花飞漫天。

他想起当年扬州签判任上的光景了。

烟花三月,落英缤纷。

那里也有一座亭子,

桥边的野姜花。

年年知为谁生。

他想念思思。

那个曾为自己舍命的青楼女子。(详见外传之“青楼薄幸”)

“大人,夫人叫你回去,说是司马大人求见。”一名丫鬟忽然来到亭前。

“司马光?好,我马上回去。”

下山的时候,

天已微暗,

道上静谧异常,

只有轿夫的脚步声跟轿子的咯吱声。

忽然的一阵凉风,

让人感觉到了丝丝的寒意。

“诺曼底公爵吉约姆二世...”

这个怪异的名字是塞尔柱国出使大宋时告诉神宗和王安石的。

听说那是离大宋最遥远国度的帝王的名字。

那个国家叫英格兰。

“大宋子民去到那里生息繁衍之时,方是我等功成身退之日。”

王安石想。

忽然,

一阵悉索之声,

自山道旁茂密的草丛中跳出只硕大的怪物,

挡住了轿子。

轿夫定睛一看。

一只巨蟾,

挡住前路。

身躯差点将整个山道填满。

黑黄的背脊处坑坑洼洼布满沆洞。

张嘴时,

一股寒气自口中而出,

仔细一瞧,

那畜生身旁的植草居然都结了冰,

莫非是千年巨蜍!

江湖上一直流传有种怪兽,

形似蟾蜍,

其身巨硕,

口吐寒气,

活吞生人。

抬轿的四人脸色大变。

定睛仔细一看,

巨蟾背部上居然坐着一歌白发长髯的老道。

只见他手点拂尘道:

“无量天尊,王相公,可还认得我否?”

王安石掀开轿帘注目观瞧。

吕诲!

一身道服的吕诲!

王安石不禁想起了江湖上的另一个传说。

狮子山有一道士每晚要去幽雨洞修炼,

洞内豢养有一只千年巨蜍。

听说见过他道袍打扮的都人间蒸发了。

尸骨无存。

还听说此人白天实为朝廷重臣。

没想到此人居然是吕诲!

“王相公,我乃峨眉派第六代掌门,朝堂上你胜了我,今日就要你在此地消失。”

拂尘一掸。

巨蜍出击。

只见这畜生肥硕的后腿一蹬,一个巨大又丑陋的身躯瞬间跃起,足足十丈有余。

四个轿夫实为四大高手,人称“崆峒四杰”。

已准备接招。

扇子、拂尘、铁耙、双钩是他们各自的兵刃。

他们原打算等到巨蜍落下时以兵刃共击其腹而毙之。

但事实证明此计并非良策。

还在巨蜍下落至半空之际。

一股寒气,自其口中喷出。

四人瞬间冻作冰人。

血盆大口将四人悉数吞没。

现在只剩轿中的王安石了。

吕诲拂尘一掸,使出一招峨眉“一法破万”身躯直射坐轿。

另一边鼓着肚子的巨蜍张开大口也急跃而去。

花间剑法已然出手!

一朵剑花,撑破轿身,继而化成一张巨网,瞬间包裹住了巨蜍和吕诲,人蟾刹那间都挣脱不得。

这是一场内力的较量。

内力耗尽的那一方必将命绝当场。

虽然通晓各派内功心法,

此刻的王安石却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毕竟对方是一代宗师加千年巨怪。

就在王安石的额头刚要冒汗之际。

后背传来一股澎湃绵延的内力。

侧回头一看,一个熟悉的身影。

是金台!

原来王安石发妻吴夫人见丈夫出外散心却迟迟未归,

心有未免生起一丝担心。

毕竟朝中局势复杂。

包括太后在内的反对派日日蠢蠢欲动。

为防不测,吴夫人急召正在督促新法施行的金台前去狮子山一探究竟。

正好见得王安石一人对峙两大劲敌的场景。

便赶忙运功,传输王安石以内力。

金台的内力,源自少林易筋经,自然是绵延而不绝。

此刻的王安石大喜过望。

简直是雪中送炭。

“你来的正好,且祝我一臂之力,巨蜍就交由你对付,护我后路!”

说着,王安石收回了花间十二式。

转而使出花间第一式直刺吕诲面堂。

也就是当年攻梁乙埋后又突然收手的花间第一式。

——花间剑法中攻击力最强的一招。

花间剑法十二式各有特色,说到底无外乎攻防二字,这第一式便是只攻不守,不留后路。

人只有在不给自己留有后路的时候,潜能才能得到最淋漓尽致的发挥。

况且现在的后防,由“武功古今天下第一”的金台护着。

就在巨蜍跃起张口直攻王安石后路之时。

一双铁掌,已将它的后双腿死死拽住。

此刻的王安石,已身旋成一柄巨剑。

吕诲手掸拂尘,口中念念有词,旋转作一口梵钟——正是峨眉派的必杀技“万法为一,一法破万”,砸向巨剑。

巨剑对梵钟结果如何。

不是剑折,便是钟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