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出版畅销经典最新畅销天下第一爆
1066000000039

3.总设计师为难了

尽管隔着1000度的近视镜片,依然能看清林学圣那旋转的光圈后的一双困惑的眼睛。林学圣不停地来回踱着步。

他是一个不轻易发火的人。

但事情又让他感到很为难。

搞了几十年的施工设计,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让他困惑:十几条洞掘进出现偏差。

本来,设计在前,施工在后,施工应按设计要求进行。

然而,炮台山的情况全变了:有许多时候,设计得跟着施工走。

这并非人为,而是炮台山地质情况限制。许多洞,打着打着,上一炮还是坚岩,下一炮过后却变成了流沙。

支撑不住,只好绕道走。

这一绕,整个设计又得重新调整。

设计反复修改、调整,这也是炮台山设计的特色。

12号、26号洞不同程度偏差1~2米;16号、22号洞偏离中心轴线2米;

偏差小于500毫米的洞有:2号、4号、8号、14号、16号、20号、22号、24号、26号、30号、32号、34号、36号、40号;

偏差在0.5~1米之间的洞有6号、12号、28号;

38号洞偏差更大。

所有偏差,都是受地质条件的影响,但也有个别洞室是坚岩,施工队也绕过去了。如此下去,设计岂不成了“纸上谈兵”!

林总有点生气。

林总生气生在肚子里,脸上看不出来。

他是那种在大喜大悲面前都从容的人。

他也是一位最能体谅别人难处的人。

他不轻易批评人,但在大的原则上却寸步不让。

每次出现偏差,他都能用科学的方法,让偏差又回到轨道上来。

这需要丰富的经验和科学的头脑。

两者他当然都具备。

他唯一的要求是,每日向他报两次测量结果。

林总真正感到为难的还是工程进度。

9月份在消耗了2万多吨炸药、3.7万发雷管、3万多米***、58吨多柴油、1.5吨多机油和1.1吨多空压机油后,换来了1536.4米的进度!

当然,代价远不止这些,还有机械损耗,风管、钻杆、钻头、钢管、电线、木材等等材料的消耗。

由此可见,炮台山工程之艰难。况且,这仅仅是一个月的数字,尽管这些数字在一部纪实性的书中难免枯燥乏味,但由此可见一斑。

据林总计算:按炮台山洞室平均断面每两平方米计,每立方米需消耗6.66千克炸药、10.38个雷管。

从中可看出设计之复杂多变。

已经不需要再浪费篇幅了,让林总设计师更为难的事情还在后头。

10月4日,珠海西区召开区长办公扩大会。

会议气氛亲切而又热烈。

会议的主题依然是工期。

余荣霭副区长开宗明义:炮台山工程必须抓紧速度,要与澳门机场竞争,有什么困难请提出来,区里解决不了市里解决……

炮台山指挥部的工作进展情况由张悦作了汇报。

张悦汇报的大意是:1.3万米洞室,上了13个施工队,700多人,日进度150米,按合同1月19日完成,力争12月中旬完成……

若要弄清张悦这番话的深意,必须暂时将目光投向另一个方向:硝铵炸药质量不允许越过12月底!

1993年元旦,为硝铵炸药安全爆炸的最后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