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宫斗权谋完美皇后
112900000029

二十三,兄弟

太后和皇帝陛下离开后,正殿立刻炸开了锅,群臣议论纷纷,

“太后也太偏心了,涿州刺史再怎么说也是正五品官员(1),当众被打死也太冤枉了。

“太后不予降罪,以后我们可要小心些才好,保不定哪天就….”

众人七嘴八舌说得兴起,只有北院枢密使耶律斜轸早早离开了。

天空万里无云,小鸟欢快的飞过,他的脸色却十分沮丧,刚才正殿之上,皇太后对韩德让的礼遇让他很不是滋味,同为顾命大臣,皇太后的态度却有明显差别。

皇太后寝宫里,萧绰低头看着渤海方面的奏报,心思暗转,“看起来要管管了,设中台省吧。”

雪儿乖巧的递上参茶,一身新做的红色宫装,绣着喜庆的祥瑞图案,耳环也是纯银打造,萧绰特别赏赐的。

萧绰下意识的接过茶碗,品了起来,露出惬意的笑容,目光扫过,雪儿依然躬身。

“你有话就说吧,”萧绰笑道。

“太后陛下您真的不准备……”

“准备如何?处罚让哥吗?,耶律虎古他是当众诽谤王爷,让哥不过处罚他而已,更何况,耶律虎古以为他是谁?敢侮辱南院的长官,本来就该死。”萧绰的眼神透出一丝冷峻。

“太后陛下说的是,奴婢多嘴了。”雪儿心里清楚,这些理由不过是台面上的,不过也足够堵人的嘴了,只是仅仅这些吗?小丫头忍不住偷笑。

五月,春末天气,时而起风,时而下雨,让人琢磨不透。

清儿一身粉红色常服,纹饰精巧,她满脸笑意的推着摇篮,看着熟睡中只有三个月的小女儿,笑得合不拢嘴。

正月的一天,她开始阵痛,孩子却无论如何不肯出来,她疼得死去活来,家人把母亲都请了来,怕她有个三长两短的。万幸的是,她挺了过来,整整十二个时辰,孩子终于出来了,是个粉嫩的女儿。守在床边的母亲长长舒了口气,她经不起任何打击了。

母亲为了给她和外孙女祈福,特地前往上京最大的寺庙还愿,为孙女求得一支福签,上云:

出身名门根基贵,生而有福天注定。

看到如此签文,清儿不甚欣喜,为谢佛祖厚德,女儿小字遂定为菩萨哥。

“夫人,耿府传信来了,二小姐生了位公子。”侍女快步进来报告,“另外耿府的另一位夫人上个月刚添了位小姐,真是双喜临门呢。”

“真的太好了,母亲可以放心了,快备两份礼送去吧。”

“已经派人去了。”侍女笑答道。

大门外突然传来阵阵马蹄声,清儿兴奋的走了出去,“想是夫君回来了。”心里只不住的高兴。猥恩汉名道宁,年初改授大同军节度使,一直领兵在外,注意着对宋国的防务。后天是皇太后的生辰,他是告假回来贺寿的。

“夫君回来了,快去看看我们的女儿。第一次见她吧。”清儿亲自打开了大门,夫妻俩手牵手走进了上房。

道宁眉开眼笑的看着摇篮里的女儿,顺势亲吻了妻子的额头,“谢谢你清妹。”

清儿脸泛红霞,“你就是死性不改。“

夫妻二人正说笑间,圣旨到了,皇太后请他们后天进宫饮宴,庆贺生辰并把绍纪也带去。二人欣然领命。

使者走后,清儿却犯了难,“送太后姐姐什么好呢?宫里可是啥都不缺,要给她惊喜真的很难,夫君哥哥,你有什么好点子没有?“清儿见没有下人在场,扮个鬼脸吓唬她,报刚才”偷袭“的一箭之仇。

“看你平日很聪明,今天怎么傻了附耳过来。“道宁坏笑的看着妻子,清儿虽知可能有诈,还是把耳朵伸了过去。

道宁咬着妻子的耳朵嘀咕了两句,清儿先喜后忧,眨了眨眼睛,问:“夫君哥哥,这真的可以吗?姐姐毕竟是大契丹的国母,摄政的皇太后,万一…..“

“我们就来试探看看吧,反正我们俩送的东西,姐姐是不会治罪的,顶多把我们俩骂一顿而已。“

“那好,妾身就连夜赶工了。“清儿正色道。

“我陪你。“

此时此刻,韩德让在府衙的座位上,手上拿着一份公文,脸色难以捉摸,像是无奈,像是慌张,像是困惑,像是委屈。

后院的树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他转头看了看挺立的松树,沉思良久,站起来,披上外衣走出南院。

耶律斜轸正头也不抬的看着军事奏报,侍者突然来报,韩德让府衙外求见。

耶律斜轸面露惊讶之色,沉吟良久才说出一个“请“字。

韩德让整了整官服,缓缓走进了北枢密院的府衙。

“大人安好,“刚进正厅,韩德让就躬身行礼道。

“韩大人今日怎么会想到来的?有何见教请直说吧。“耶律斜轸言语间透着一丝不耐烦。

“下官焉敢指教大人,只是今日似乎有人将部分北院的军事奏报送到下官那边去了,特来奉还。“韩德让双手呈上一堆文书。

“如此小事,何劳韩大人亲自走一趟,既然送错了,你就代为处理吧,本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吧。“耶律斜轸酸溜溜的说道。

“朝制,南院从不主管契丹方面军事,如此逾越的行为,下官绝不会做的,所以请大人拿去批复。“韩德让躬身道。

耶律斜轸遂示意侍从从韩德让手里接过了奏报,韩德让再次作揖后。恭敬的退了出去。

耶律斜轸看着韩德让渐渐消失的背影,他似乎不能相信,这个人在四个月前,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硬生生的杀了人。而今日的态度又极尽谦卑,丝毫不见狂妄,这真的是同一个人吗?

黄昏时分,韩德让回到家中,刚去上房向母亲请了安,圣旨就到了,请他后天进宫赴宴。

接下圣旨,心底不由流过一丝异样。按礼法,皇太后生辰当天,皇子公主并内外臣工均须祝贺,但是晚间的宴会一般只会请近亲属参加而已,轮不到他南院枢密使。

“我还是趁此机会向燕妹进言加封赏赐斜轸兄的好,其他的顺其自然了。”韩德让暗暗点头

五月初五,萧绰生日那天,天气分外的好,阳光明媚,早间百官按礼法分批贺寿,萧绰喜笑颜开,隆绪率百官给母亲加尊号承天皇太后,群臣也给皇帝上尊号为天辅皇帝,君臣一片欢声。

萧道宁贺完寿回府,见妻子还刚刚梳洗,打趣道:“懒虫,这会儿才起来啊!”

“还不是你那个主意害的,两天做完一对,不累才怪?还要担着被骂的风险。”清儿不甘示弱。

“好了好了,反正已经做完了,不生气了。”道宁忙哄道。

朝贺完毕,萧绰回到寝宫,雪儿正在指挥宫娥们将大臣进献的寿礼分门别类,一会儿的功夫,雪儿报告说,“基本都齐了,只有韩大人说晚上自有良策为贺礼。”

萧绰闻言露出了畅快的笑意,眼波暗转,“让哥就是让哥。“

“还有道宁他单独告诉奴婢说,贺礼晚宴时送到。“

“定是清儿那小丫头又想出什么新点子了,每次都给朕惊喜。“萧绰挑了挑眉毛,眼神充满了期待。

晚间,太后的寝宫,张灯结彩,设下家宴,皇帝并诸位皇子公主都到场参加。

韩德让奉旨到场,“韩先生请坐。“隆绪客气地说,对他的态度一如往昔。隆庆的目光在皇兄和韩德让之间来回扫视,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服。

“恒王殿下,需要什么东西吗?“韩德让感受到那道眼神微笑的问道。

“什么也不要。“隆庆撅起了小嘴。

“哐当“一声,隆庆手里的盘子摔碎了,”殿下请小心,“坐在身边的韩德让赶快拉开了他,以免他被碎片划伤。

隆庆愣愣的看着他,韩德让依然微笑着,“谢谢。“他小声说。

韩德让微笑还礼,“殿下年纪尚小,以后这些事叫宫女们做比较好。”

小插曲过后,晚宴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人渐渐散去,韩德让在寝宫外求见,萧绰立即请了进来。

萧绰一身红色单衣,斜靠在床上。手里捧着一对鸳鸯枕细细观赏,见很韩德让进来,并没有起身的意思。

“韩卿你的贺礼是什么?朕可等了一天了。”

“臣启太后陛下,是有关北院枢密使斜轸大人的封赏问题,以臣看来他最近…..”

“韩卿,他的封赏,朕已经想好了,绝对会让他满意的,朕请韩卿一猜,朕想赏他什么?”

韩德让沉吟片刻,“是安答吗?”他试探的问道。

萧绰哈哈笑了起来,“让哥你每回都让小妹佩服,答对了,朕已经放了消息出去,秋捺钵的时候就会进行。

“既然如此,臣不必再说什么了,臣告退。“韩德让转身欲走。

“看完这个再走吧。“萧绰嘴上说着,把手里的枕头向韩德让扔了过去。韩德让一惊,慌忙接了,看见是鸳鸯枕,顿时脸上发烧,”太后陛下您…..“

“呵呵,让哥放松,这针法让哥应该很熟悉吧?“

韩德让低头仔细看了看,“这是…..这鬼丫头她在想什么?都怪我宠坏她了。”

“好了让哥,别抱怨了,你回去兴师问罪或者别的什么,随你,不过东西得还给小妹。“

韩德让把扔了回去,“臣告退。“

“让哥,在你再一次踏进这个门槛的时候就是再无遗憾的时候。“

“为兄知道,放心吧。“

萧绰满意的笑了。

八月,太后皇帝按例秋捺钵,猎场隆绪策马飞奔,连连射中猎物,满载而归,停在中央,“耶律斜轸。“隆绪大喊道。

“臣在。“耶律斜轸急忙出列。

“这把御弓,朕送给你了。“

“臣….“

“快把你的弓拿来给朕交换吧。“

“臣谢陛下天恩。“耶律斜轸跪伏在地,泪流满面,把自己的弓呈了上去。

隆绪望了眼母后,萧绰点点头,露出赞许的神色。

这种交换弓箭的仪式,契丹语中称作“安答”意味结为兄弟,亲密无间。

(1)《辽史.百官志》中未找到刺史的品级说明,此处沿袭唐代为正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