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军事历史传奇后唐风云
1261700000009

第八章 不世之功

【火烧柳子寨】

官军取得鹿塘大捷后,继续向东挺进。为了阻挡官军,庞勋又命手下大将姚周率数万军队屯驻徐州西面的柳子寨,这次叛军采取的策略是坚守不出。由于柳子寨位于从西面进入徐州的战略要点,官军如果绕开它直接进攻徐州,则粮草运输和退路都将受到威胁,因此必须先歼灭这路叛军。

由于叛军提前在寨子四周挖了两丈深、五丈宽的护城河,且强弓硬弩配置齐全,官军的几次冲锋都被打退了,双方遂陷入僵持。一连几天,李克用都带着300名骑兵围着柳子寨执行监视和侦查任务,由于一门心思寻找破敌之策,他有些心不在焉。在路过一片柳林时,“咔嚓”一根树枝被克用刮断,他转过身看着被自己刮断的干燥树枝,再看了一眼柳子寨的木墙,沉思片刻之后,他立时有了主意。

李克用回到大营,向父亲禀报:“父亲,现在是春季,风干物燥,而柳子寨全是木墙。”李国昌看了儿子一眼,说道:“你是说用火攻破敌?”“是的,父亲。一旦趁风纵火,叛军必然要突围,那时再采用“围三阙一”之计,故意放纵敌人逃跑,敌人看到有路可退,将会斗志全失而拼命逃离,请康元帅在其逃跑的路上提前布置一支伏兵,把敌人堵住,我们沙陀铁骑在后面追击,必能全歼敌人。”

听到这里,李国昌不禁感慨万千,他知道他的家族后继有人了。他重重地用手拍了一下克用的肩膀,拉着他的手,说道:“走,去禀告康元帅去。”到了康承训那里,李国昌父子将刚才的计策和盘托出,康承训大喜,立即命人按计行事。

当晚,西北风起,数千名弓箭手将火箭(箭头包裹着一层用油浸泡过的布)射向了柳子寨,因为那时候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火药还没有用于实战,而酒精、汽油、雷管、炸药这些易燃易爆品也还都没出现,只好将就用这个了。不过,由于气候干燥,再火借风势,火势迅速从寨墙蔓延到寨内的营帐,连叛军堆积的粮草辎重也都引着了,滚滚升起的浓烟在数里外都能望见,熊熊燃起的大火映红了夜晚的天空。

叛军将领姚周开始还指挥士兵用水灭火,到后来火势根本控制不住了,他终于明白:再迟一会儿,大家都得变成烤乳猪。没办法,只好突围。可四周都是官军,往哪个方向跑啊?这时,手下人向他报告:发现东南方官军最少。好吧,就往东南跑。

接下来,不用我说,大家也都能猜出结果,姚周叛军不是被烧死在寨中,就是被杀死在逃跑的路上,数万大军、无一漏网,徐州西面的门户全部洞开。如果姚周还有来生,我想他会高低要买一本《孙子兵法》,并先把其中的《火攻篇》背下来,“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行火必有因,因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

没文化,太可怕了!

【庞勋这么不经打】

听到姚周全军被杀,庞勋差点吓昏过去,柳子寨地势险要、姚周有勇有谋,几万大军竟然这么短时间就被全部吃掉,这官军得有多么锋利的牙口?他们哪里是打仗,这分明是吃人啊!

徐州是不能待了,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三十六计走为上。

由于叛军的主力已经先后被歼,庞勋收拢了一下剩余兵力,又拼凑了20000人,收拾好细软辎重,连夜出逃。可刚出徐州,官军这边就获得了情报,康承训派李国昌父子率沙陀骑兵跟踪追击。李国昌父子深知,此时的庞勋已经是困兽犹斗,如果现在就和庞勋决战,杀敌一万、自损七千,即便能消灭叛军,自身也将损失惨重,这亏本的买卖咱不做。

所以他的骑兵始终跟在叛军后面,并保持一段距离,并本着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的奉献精神,你走到哪,我就跟到哪,不辞辛苦、一路尾随。对于这帮热情相送的沙陀骑兵,叛军可一点都不感激,因为自从有了后面这帮人,神经就一直高度紧张,不知道他们到底想干什么,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间会心血来潮,突然发起进攻。等到实在忍无可忍,回过头来,摆开决战的架势,是生是死,咱们来个痛快的了断吧!对方好像一点也不生气,他们也停下来休息,远远地观望、就是不打;等到叛军无奈,继续前行时,沙陀军队就一口口地不断吃掉他们的后卫部队。

就这样走了几天,庞勋是苦不堪言,部队是越来越少不说,连吃饭睡觉的功夫都没有。绕来绕去,这天又到了淮河边上,叛军此时已经精疲力竭,庞勋正在犹豫是渡河还是不渡河呢?李国昌父子抓住时机,率领全部兵力向叛军进行了致命的一击。结果叛军中除了1000人投降外,剩下的全部被杀死或淹死,庞勋的尸体在几天后在河岸边被认出。

庞勋死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庞勋,到头来为何这般不经打?实际上,庞勋不是不经打,而是遇到了老谋深算的李国昌父子,实在是他最大的不幸!用步兵去和骑兵打运动战,更是不幸中的不幸,打赢了追不上,打输了逃不掉,这和找死其实没什么区别。李国昌父子采用的这种故意跟踪敌人、消耗其体力、瓦解其斗志、最后待敌人溃不成军时再一举歼灭的战术,在兵法上有一个学名,叫“欲擒故纵”。

前不久,我曾经看到一个智擒歹徒的报道:说是在南方某地,一位警察是一名业余马拉松爱好者,每周至少跑1-2次半马不在话下,长跑的耐力和技巧十分了得。他在一次巡逻盘查时意外发现了一个逃犯,并发现此人身体健硕、相貌凶恶,如果立即扑上去与其搏斗,自己胜算不大,况且此人也可能鱼死网破,采取极端举动。于是就故意让这名逃犯在前面逃跑,自己在后面追,并保持10米左右的安全距离。就这样一直追了差不多有5公里,逃犯已经累得趴在地上口吐白沫,而警察还依然能在旁边龙精虎猛、伸腿弯腰地坐着热身运动。随后,警察瞅准时机冲上前去,几乎没费多大力气,就一举将逃犯制服。我不禁赞叹: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啊!

在叛军主力被全部歼灭后,徐州、宿州、濠州等州县也先后被官军收复。由此看来,战争的主要目的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不以一城一地之得失为主要目标,这一论断是多么的正确!敌人的有生力量没了,他们的地盘自然也就唾手可得。

前后历时一年零两个月的庞勋兵变到此结束,这一场浩劫最终造成了数十万人的死亡,财产损失更是难以计量。宋祁在《新唐书·南诏传》中总结唐朝灭亡的教训,有一句评价:“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此处“桂林”二字,即指八百名远戍桂林的徐州远征军强行返乡所引发的“庞勋之乱”。

庞勋之乱给腐朽的唐王朝以沉重的打击,其外强中干的统治基础已经动摇。此时,谁也不曾料到,6年后将会有另一场惊天巨变再次袭来,在那场巨变面前,这座象征唐朝统治的大厦将彻底倾覆。

学过辩证法的同学都知道:每件事情,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这场庞勋之乱也不例外,此事件除了有消极的一面,那它肯定也应该有积极的一方面。回过头来讲,一将功成万骨枯,徐州平叛战争在进一步提高沙陀骑兵战斗力的同时,也为少年李克用提供了学习战争、掌控战争的舞台,帮助他完成了从一个少年向名将迈进的关键一步!

用一句当下稍微时髦一点的话,那就是:这场平叛战争,不仅扩大了影响、锻炼了队伍,还培养了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