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浪漫青春青春虐恋宣代馆
1520600000017

第十七章 文学研究社

电子铃声敲响了,四班最后一节是自习课,班里没有老师,哗啦哗啦的翻书声停下了。

梅梓装了几本书在书包里,手里拿着一个B5大的笔记本,起身后把书包带一扯,书包就像长了腿,自己跑到她的肩膀上。

她往门外走,轻轻拍了拍简宁的桌子,简宁也开始收拾了。这惹得李家皓抬起了头,梅梓也注意到了他,两个人对视了好一会儿。

直到简宁背上了书包,“阿皓,我们先走了,去青年楼开会,你早点回去。”

“知道了,慢点走。”李家皓笑着回答简宁。

梅梓把两人都略了一眼,走出了教室。

青年楼里来来往往都是背着书包的学生,但楼道里都是非常安静,只有脚步声,也有人在这里取素材。

就好比走了一路他们已经被礼貌抓拍了很多次。

到了文学研究社的教室门口,在他们靠近之前有很多人都走了进来。

桌子很整齐地排成了三排,这一堆桌子的对面有两张桌子。

杜缘陈一直站着,安安稳稳坐在第一排的明显是高三的老社员,有点小动作过多坐在第二排的都是和社长很熟的高二老社员。

后一排坐都没有勇气的就是高一新社员。

梅梓还是敲了敲门,她没说话,就站在门口看向了杜缘陈。

只见杜缘陈点了个头,梅梓就走进了教室里,简宁看向杜缘陈,“社长好。”

杜缘陈还招了招手。

梅梓终于有机会仔细看看这个教室了,教室坐南朝北,并不大,南边开着三扇窗户,西墙上是一个满强大的书架,都是文化典籍、往期校报、对典籍的解读,空了一半满了一半。

北墙上就是黑板和LED白板,教室的主位置便是那三排桌子,和上课的桌子是一样的,木制加上钢板。

梅梓仔细看了看桌子,只有自己这一排是空空荡荡,其他学长学姐的桌子或整齐或杂乱都是放了点东西。

杜缘看了看手表,下午四点四十分“好了,都起了吧?先点一下名。”

经过了短促精炼的点名,“孟怿没来?”杜缘陈问第二排的成员。

“孟怿刚才去广播站了,挺急的应该是急事吧。”

杜缘陈刚要继续做下一件事,教室门就被敲响了,“报告,我来晚了。”孟怿停在了门口,气喘吁吁。“

杜缘陈看过去,一笑,“忙死你得了。进来把门关上。”

孟怿快步走进来,把门掩上了,一伸手拍了杜缘陈一下。

“啧,”杜缘陈啧了一声对孟怿一挑眉。

孟怿终于坐下了。

梅梓头一次见到两个学长这么逗乐子,还真新鲜,“学长你还在文学研究社啊?”

孟怿扭过头看到了梅梓,“我是文科生嘛。”

梅梓点了点头。

杜缘陈又低头看了一眼手表,四点四十五分,“好,孟怿成功浪费了我们三分钟,下面请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一下十四位高一的新社员。”

呱唧呱唧,教室一阵配合。

“然后,我是文学研究社的社长,高一九班的杜缘陈,这位是刘学长,上一任社长。大家看到了?社长,有两张桌子,虽然很气派啊,但是也代表了责任,还有就是,大家的桌子座位在你坐下那一刻就是你的了,不要损坏。你的一切办公物品都可以放在这里。接下来的一年,我会带领大家,为我们文学研究社,再创辉煌。”杜缘陈的肢体动作很吸引人。

“好!”孟怿带头鼓掌。

杜缘陈伸出两只手,“停停停,继续啊。”他从第一排开始传纸单,“这个单子上是我所安排的校报和文化典籍解读,以及小文章的初稿顺序,上面有你们的名字。我按照你们个人的其他社团做了精细化分,”

“就比如我昨天照顾孟怿的晚间广播,没有开会。”杜缘陈看向了孟怿。

孟怿翻了个白眼。

杜缘陈绕了一圈又回到了自己的桌子前,他坐下了,“坐下说话,更亲切,新社员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找我,我很好说话,当然也鼓励大家打破年级阻隔,认真交流。单子下面是我的微信号,今晚没有的加一下,我把大家拉进群里来。”

新社员们都纷纷点头。

“下面聊聊我们还有五天就要发表的新一期校报吧。我给出的主题是,:校园生活。”杜缘陈在黑板上写下了“校园生活”四个大字。

梅梓举手了,“是不是要对全校各年级学生进行采访,或者发布调查问卷,然后仔细整理发表专栏?”

杜缘陈点了点头,“可以参考,梅梓,你是这一期的调查员,你的想法可以实践。我们把本期校报定为八页纸。”

“那出了学生对于校园生活的想法,应该还有学校时事吧?比如下周的第一次月考,还有大家对心广播体操的接纳能力。”简宁说。

“还有他们的社团活动。”孟怿也举手。

杜缘陈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些。

“校园生活的报纸已经出过很多期了,如果我没有更多的创新,不会有很多读者买账的。”高三的学姐也发话了。

“那加上建议栏呢?希望学生提出建议,学校发动改变,使校园生活更丰富多彩。”

“应该是行不通的,要动员领导集团是非常难的。”

“但是不试试学生的意愿就更没办法展现了,而且加入建议栏,请读过报的学生匿名写建议再返还可以省掉我们半页的写稿时间。”

梅梓又举手,“我赞同节省时间,不过学生的返回专栏还需要我们进行整理,出现在下一期校报里,并没有真正的省力。”

简宁点了点头,“虽然有新意,但是有很大的工作量的混杂在里面。”

很快教室里安静了,持续了整整有一两分钟。

杜缘陈站直了,“这样吧,同意加上建议栏的请举手。”

几只手举了起来,并没有过半。

“还有吗?”

又接连举起了几只手。

“最后三秒。”

梅梓仔细想了想,何不试试看?但下周,她还会在这儿,和这些社员一起吗?很快又陷入了迷茫。

“好,不够一半,那我们就...”

“社长,我同意!”梅梓还是举手了。

看到梅梓举,简宁也举了起来,孟怿也跟着一起。

“虽然好像有点难,但大家确定不试试吗?”梅梓站起来了。

学长学姐门都扭过头看梅梓,“我们几十来人呢,就是任务重,我也相信没问题。”

“我同意,”“我也同意。”

此起彼伏,很快就过半了。

“既然这样,我们就加上这个专栏。今天大家发表自己的意见,大家可以进行采访和取证了,星期四下午四点半,我在这里,等着大家的汇总。”杜缘陈很认真地说。

就这样安静了几秒钟,“好了,我做社长的第一个会议,本学期的第一次会议到此结束,散会。”杜缘陈说完就整理起了自己桌上的几张纸放进了书包。

社员们也都起身,嘴里说着“社长再见、社长辛苦了”离开了教室。

梅梓也走过去,“我们能行的,社长再见。”

“再见。”

走出了青年楼,已经是五点半左右,太阳还正高。

梅梓直奔车棚去和自己的黛蓝色山地车见面,“简宁你怎么回去啊?”

“我走回家就行了,拜拜。”

“拜拜。”梅梓挥了挥手,就跑了起来,她感到了风在耳边呼啸而过,自己的裤腿摇摆着,全身都灌满了风。

这种感觉真的好。

手机响了,是易铭的QQ电话。

“喂?”每一次打电话都是这个开头,两个人一起。

梅梓还大口喘着气,快步走向车棚。

“在干嘛?”易铭问。

“我刚开完会,要回家了。”梅梓回答。

距离车棚还有二十多米。

“我打算周末回一下烛烬。”

“才几天啊,你回来干嘛?”

“礼尚往来。”

“大可不必,你还不如早点回来上学呢。”

距离车棚还有十米。

“啧,我说你怎么回事儿啊?周六到地铁站接我啊。”

“行行行我知道了,但我周六有什么事还不一定呢,到时候你就跟着我一起吧。”梅梓说。

“行啊,反正是去玩的。”

“那不说了啊,我要骑车了。”

梅梓站到了自己的山地车前。

“嗯,挂了,再见。”易铭挂断了电话。

梅梓还没来得及说拜拜,把手机装回兜里就推走了山地车,一路向前,转个弯出了校门。

日月正在准备换班,人们都在等着一个时间点,去做下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