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出版畅销经典最新畅销厚道:星云大师的人生成功课
1553400000084

寿命

良宽禅师的书法写得很好,有位老先生做寿请他题字祝福,良宽禅师提笔写道:“父死子死孙死。”老先生很难过:请你写字,就是希望你能写些吉祥话啊!怎么写“父死子死孙死”这么不吉祥的话呢?良宽禅师说:“我为你写的这些字是最好最吉祥不过了。将来是要父亲死了,才轮到儿子死,然后才轮到孙子死,这是最合乎人生伦理次序的;难道你要孙子死后儿子死,儿子死后再轮到祖父死吗?”

寿命,可分为下列四种:

一、肉体上的寿命。养生有术,长命百岁,活到八九十岁,乃至一百余岁,童颜鹤发,依然矫健如虎,毫无龙钟的老态,这是一般人所希求的寿命。

二、事业上的寿命。所谓立功、立业,开创事业,泽被社会人群,如创建公司、工厂,一经营即是几十年,乃至百年老店,不但本身投注毕生的岁月,子子孙孙继承不辍,这就是一种事业上的寿命。尤以从事文化出版的事业,其寿命更是亘古长久。

三、言教上的寿命。古今圣贤的珠玑教谕,为人间留下许多思想、言说、立论。他们的教言是人类智能的遗产,是知识文化的宝库。通过著书立说,传之其人,文化得以薪尽火传绵延下去,言教上的寿命是超越时空和心灵交会的生命。

四、信仰上的寿命。肉体上的寿命有生老病死的现象,事业上的寿命有兴隆衰微的可能,言教上的寿命有时也依因缘际会之不同而有或被宣扬或遭压抑之别。所谓信仰上的寿命,是对生命有无限未来的信仰,相信生命是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弥新。信仰上的寿命是超越了有无、美丑等对待,绝对解脱,与真理契合的清净生命。

佛教认为世间的福寿虽然不究竟,不是我们追寻的目标,但并非完全排斥对福寿的追求。有位信徒过六十岁生日,请良宽禅师为他诵经,祈求长寿。良宽禅师问他:“你要我为你消灾延寿,你想增添多少寿命呢?”信徒一听师父要为他诵经祈寿,赶快毕恭毕敬合掌说:“我再添加二十年,八十岁就心满意足了。”良宽禅师说:“纵然活到八十岁,二十年转眼就过去了,你还是会死亡呀。”信徒说:“哦,可以再增加吗?那么增加到一百岁好了。”良宽禅师说:“一百岁虽然人间称稀有,四十年的光阴就像一刹那,仍然免不了生死无常。”信徒说:“一百二十岁好了,刚好是二甲子。”良宽禅师说:“一百二十岁虽然是二甲子,但是好比电光火石,瞬息消灭,最后还是黄土一堆。”信徒说:“一百二十岁仍然太少,那么人生究竟可以祈求活到多少岁数呢?”良宽禅师说:“人生当求无量的寿命,成就与日月同光,与真理融和一体的无限生命,这种生命才是永恒不死、无穷无尽的生命。”

世间的寿命纵然如彭祖活到八百岁那样长寿,最后仍然免不了生老病死;世间的福乐纵然贵如帝王一般稀有,终究归于生灭幻空。世间的福寿,即使种类不同,本身也有它们的缺陷;唯有出世间的寿命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有的真心本性,那是永恒的寿命。尽管我们在六道五趣中流转轮回,在驴腹马胎中轮回变化,不管到了哪一道,我们的真如自性是死不了的。如同一块黄金,你把它做成耳环、戒指、手镯,再把它丢到水沟里、垃圾箱中,黄金的本质是永远不变的。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像黄金一样,有永远不变的真性、不死的生命。

因此人生当求永恒的生命、不变的福报。永恒的生命和不变的福报如何才能求得呢?好比农夫春天不播下种子,秋天哪里能够收获结果。我们求福求寿也必须平时播撒种子,有因有果,等到有一天因缘成熟,自然能够享受丰硕的收成。

·佛光菜根谭·

生命是活的:活着,

就可以看到生命的光彩。

人生的希望,不但要勇敢地活下去,

还要有愿力地活下去,有智慧地活下去;

不但为自己,还要为家人、

为社会、为责任,勇敢地活下去。

因为,不想活的人是懦夫,

能维护生命的存在,才是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