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女尊女强秦红罗重生之武则天
1602600000047

第四十七章 太子惊现咸阳宫李恪见驾

长孙涣在一帮华丽哥们的搀扶下,晃晃悠悠进了悦来客栈,店小二热情招呼着。

“原来是长孙少爷,里边楼上请。”

“给本少爷打酒来,今日咱一醉方休,不醉不归啊。”

长孙涣被那群公子哥搀扶着,嘴里不住嚷个不停,拥拥挤挤进了悦来客栈。

店小二头里领路,“爷,楼上,上好的客房为您留着呢!”

长孙涣歪歪扭扭爬上楼梯,走进店小二打开的客房。

店小二叫了声“送菜”,便闭上房门,下楼而去。

长孙涣睁开醉眼,看见一个熟悉威严而修长的身影站在那里。

冲那人“噗通”跪下,“臣兄见驾来迟,还望太子见谅。”

只见那人转过身来,英俊的面侠,威严的神情略带忧郁,正是大唐太子李治是也。

“长兄快请起,宫中近况如何?”李治踏前一步扶起长孙涣。

“听说杨妃进太庙烧香,非要刘公公陪驾,不想却说刘公公触犯李恪,被李恪拿下,押在天牢,微臣无奈,此事不好多言。

且近来一干重臣都去李恪府邸拜访,李恪不亦乐乎,杨妃亦是依仗宠溺,虽陛下没立后,自太宗走后威震六宫,妃嫔莫不敢言语。”

长孙涣叹了一口气继续言道:

“还好太子及时回到宫中,以免李恪铸成大错,恐吾等无力回天。”

太子李治闻听此言,怒道:

“杀鸡给猴看,刘公公又怎么会触怒李恪?”

继而一想正如媚娘所言“小不忍则乱大谋”,对长孙涣言道:

“莫怕,父皇有言在先,如若帝都有异,吾与国舅即可回师长安,不急,且等舅舅回来再作打算。本宫且回府,此事暂不声张,待吾明日进宫请安,问过杨妃在说。”

长孙涣点头道:“好,就这么着,只是不知道父亲何时归来?”

李治言道:

“臣兄不必挂念,国舅身体无恙,不日必回长安。”

长孙涣闻听此言:“谢过太子,在下即刻回府,召集人马,以防有诈。”

醉醺醺的长孙涣酩酊大醉,在那帮话里市井公子哥的搀扶下辞别悦来客栈,被送回府邸。

长孙涣立即通知驸马,秘密召集人马。

且说入夜,裴炎与太子又与御林军易服,裴炎吩咐随从之人伏在太子府邸外围守候。

二人身穿夜行衣,直奔太子寝宫。

只见寝宫大门紧闭,裴炎叩门有一小厮开门喝曰:

“何人在此喧哗?”

裴炎低声道:

“还不快迎接太子,不可声张。”

那小厮惊得嘴巴都长大了,赶紧开门,太子与裴炎进入,伏地跪下言道:

“太子您可回来了,这回奴才敢出门了。”

闭上大门,太子问道:

“何事如此恐慌,门都不敢出?”

开门的小厮哭唧唧委屈言道:

“那李王府之人抓了刘公公,出门购物的仆人都被李府之奴才无辜暴打,太子又不在府邸,奴才不能擅自做主,恐惹是非,吾辈不敢还手,只得忍气吞声闭门不出,好在太子今已回府,奴才甚是惊喜。”

李治叹了口气,言道:

“谢谢尔等为本宫着想,‘小不忍则乱大谋’,去吧,等父皇回宫本宫好好赏赐尔等。”

小厮千恩万谢退下。

裴炎闻听甚是恼怒“看来李恪真有此意。”

话说太子回到寝宫,裴炎立即召集本院护卫,保护太子安全暂且不表。

话说长孙无忌送太子走后,第二天依旧回到太子大帐内,拜见假太子。

长孙无忌掀开大帐,才要踏入帐内,骤见太子伏在案几上,一动不动,心下甚是惊疑。

“咳咳”长孙无忌故意咳嗽一声,只见那假太子依旧纹丝不动。

长孙无忌不由惶恐,近前几步,使劲儿一晃,高声言道:

“长孙无忌见过太子殿下!”

只见那假太子睁开惺忪睡眼,慢慢抬起头,正与长孙无忌有些恼怒之眼光相碰撞。

甚是惶恐不安伏地叩头曰:

“卑职参见国舅爷!还请饶恕卑职沉睡不醒,慢待之罪。”

长孙无忌叹口气,真是“龙生龙凤生凤”猪就是猪,只知道酣睡,撇撇嘴,不屑幽幽言道:

“不可忘记现在尔乃太子是也!免礼,人前且不可慌张乱了方寸。”

“是,卑职谨遵国舅吩咐。”

假太子真御林军,唯唯诺诺。

“怎么,难道没听见舅爷吩咐,且不可左一个卑职右一个卑职,暴露身份,倘若因此误事,唯你是问,尔且如何担待?”

迷糊半天,御林军才明白,原来要他假扮太子,不由一阵荣光,挺挺胸脯言道:

“是,在下遵命。”

“在外休要开口,只听吩咐,任何人问话只要本舅爷在,看我回答,耳目行事。”

长孙无忌嘱托道。

“目下国舅爷如何安排?小的听着。”

御林军小心翼翼一一记下,而后问道。

“现在跟本舅爷点齐御林军回师帝都长安,留下千人在此等候太宗皇帝陛下佳音。”

又长孙无忌着令御林军真侍卫假太子端上纸、墨、笔、砚,休书一封。

令太子一名亲信,交代如果再有捷报来传使者,定要将此信带回高句丽交与皇上,事毕重重有赏云云。

长孙无忌令伺马倌迁来一匹黑马,假太子身着李治盔甲坐在上面,倒也威风。

跟随同样坐在马上威严持重之长孙无忌,静等长孙无忌调令两万御林军,留下千骑,其余班师回帝都长安。

话说回府之后,裴炎唯恐不测,昼夜巡逻,马不停蹄,禁令院内灯火其明,犹如太子不在府中那般无二,片刻亦不安歇。

李治回到卧室和衣而卧睡榻之上,念及刘公公心腹隐隐作痛,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晚秋夜晚,已经有些许凉意,李治不由抱紧被子,依旧毫无睡意。

李治起身掏出怀中媚娘之玉观音,久久把玩着,凝神沉思。

不觉不由在恍惚信马由缰之思虑中,天渐渐放亮,越来越亮,金色的太阳借着秋高气爽的晨曦透过薄雾,映照着整个长安城,也映照着华丽辉煌的咸阳宫。

一个修长潇洒飘逸的英俊青年出现在咸阳宫大殿面前,一边是英武威严之将军,此二人正是太子李治,随身护将裴炎。

“老臣房玄龄,见过太子殿下。”须发皆白谋士房玄龄。

“微臣杜如晦,见过太子殿下。”太宗之忠臣杜如晦。

等等一干群臣一一见过太子殿下。

李治见过群臣,英俊而不失威严,冷静而沉着言道:

“父皇不在朝中,有劳诸位,在下代父皇一一谢过,各位尽其职守,兢兢业业,父皇他日凯旋,定要父皇重重赏赐诸位。”

李治环视群臣。

李恪亦在其中,甚是诧异,面带惊疑,一夜之间太子突然出现!心下一禀,又故作若无其事。

这一切没能逃过太子龙目锋芒,李治停顿片刻,群臣哑然无声,继续言道:

“蒙诸位辛苦有劳,父皇一路所向披靡,捷报频传,已接近高句丽之王城,攻取高句丽不下四五十城池,征服高句丽指日可待,父皇不日即可凯旋而归。

父皇还惦念诸位皇子,李治代父皇向各位问安,父皇特别交代,吾辈当以老臣为榜样勤勉国事,以大唐江山天下百姓为己任,克己奉公,努力奋斗,勿让父皇挂念,助父皇无后顾之忧,全心征服高句丽,不日凯旋而归!”

青少年之太子李治,不卑不亢,一番热切言语,褒赏有力,令忠于太宗皇帝,太子之群臣口服心服。

剩下的几位大臣皆看向李恪。

李治视若不见,亲热的握着李恪之手言道:

“皇兄有劳您和群臣,按部就班,操劳国事,本宫与后宫几位母妃前去请安,稍后即来。”

李恪暗自思量,李治居然不问及刘公公之事,是不知还是故作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