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女尊女强秦红罗重生之武则天
1602600000050

第五十章 媚娘李治三生石上情定今生

话说那杨妃闻听有人回宫,探子来报,一乘官轿,心下暗喜,朝也盼暮也盼总算盼的君王归。

喜之不尽的杨妃,早已霞冠凤披,峨眉弯黛,秀目含情,樱桃朱唇,两腮托红,风情万种,骄恣美媚,迈动金莲,仪态万千,扭扭捏捏在众位宫娥的簇拥下,走出凤仪殿,穿过假山,坐在凉亭,东张西望,翘首期盼君王怀。

只见一宫娥急匆匆而来,扑地而跪:

“奴婢见过娘娘。”

杨妃抑制不住满脸的喜悦,言道:

“可是太宗陛下还朝归来?快快奏与娘娘听闻。”

只见那奴婢低着头战战兢兢,嗫嚅道:

“奴婢不敢说,恐娘娘生气!”

那杨妃自做多情嗔道:

“有啥不敢说的,难不成皇帝陛下去了韦妃安怡殿?”

想到这里,杨贵妃脸上惊得刚才喜眯眯的眼睛不禁睁大了。

杏眼圆睁急怒道:

“快说,不然说慢一点,掌嘴,陛下去了哪里?”

“陛下哪里也没去,只是长孙无忌率领御林军回宫了,那顶华丽丽官轿中空无一人。”

“空无一人,这个老匹夫,竟敢跟本宫娘娘玩玄的,滚,滚。”

杨妃不禁又羞又是心里惊啊!

自太宗出征以来,自己恃宠而骄,太宗对恪儿爱屋及乌,恪儿自恃聪明,还以为调离太子给他一个表现得机会,处处锋芒毕露,然凡事瞒不过长孙无忌这头老狐狸!

杨妃粉嫩娇艳的脸渐渐变了形,银牙一咬,“砰”地一声,凉亭八仙桌杯盘狼藉一地,气急败坏怒道:

“回寝宫,长孙无忌这头老狐狸摆本宫娘娘这一道,咱走着瞧,传恪儿来见。”

再说那杨妃着锦袍,戴凤冠,来时仪态万千,去时跌跌撞撞,气急败坏怒冲冲回到寝宫,再也无心多情,更无心留恋这秋高气爽千朵菊花压海棠之御花园美景,独自心中苦,只为那娇儿不得意,皇后之位绞尽脑汁不得为。

话说李恪见到母妃自是密谋一番,各自叮咛小心行事,娘俩感慨万千郁郁不得志暂且不表。

话说李治回宫以后每日里除了那些政事,免不了人前提起定亲之事,李治虽不露声色,却是愈发思恋媚娘,而不是太宗钦定选美王氏。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南飞雁,雁叫声声催人归。

话说大唐皇帝太宗陛下虽然人远征在外,然威望依旧在朝廷及四海,暂时以李治“能者为之”媚娘的紫薇大智慧之下,在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忠心呵护之下,朝中日渐安定,愈加繁荣富强,闲暇之余李治越发心中思恋媚娘。

某一日,从宫中回来天色渐晚,每天忙于朝廷的李治坐在寝宫,拿出《道德经》,一手攥着媚娘的秀发,一边翻看着《道德经》......

华灯初上,夜幕完全降临。

感业寺内,媚娘看着住持神尼用过晚饭,洗漱完毕,正欲辞别师太。

神尼那泥塑般的面孔,嘴角蠕动了一下:

“吾得无争三昧,佛为天地人三界合一。六度万行,以忍为高。”

蹦出的几个字直直灌入媚娘的耳朵,沁入心灵深处。

言毕,神尼师太继续盘腿而坐,阖目噏微。

媚娘自是明白,师太挂念胖尼每日里凌辱挑衅媚娘之事。

媚娘不由脱口而出:

“入佛发愿,弟子初心,愿度万千劫,累经世云,修成正果。”

神尼犹如泥塑,面如佛面,绽放神光而不言不语。

“阿弥陀佛”媚娘念了句佛号退出菩提小院。

媚娘收拾完毕回到大雄宝殿,待众尼入南柯国,进入心经梦乡,依旧在明亮闪烁的佛灯下,酣读《孙子兵法》。

抱着书的媚娘,媚娘思虑万千,入佛发愿原本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