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奇幻东方玄幻敲金震古禅忌吻
1664600000017

新作推荐

(作品自荐)

磨剑数十年,宝器动乾坤,武斩倚天剑,横击屠龙刀。运于玄幻武侠,文藏百万兵甲。一夜醒来,面向着铜镜,发觉左脸像‘金庸’,右颊有些许类似‘周星驰’,忽然间变成此等怪物,担心往后无法出门见人。

曾经少年轻狂,曾经年少固执,只懂埋头苦干,秘密练兵,却不知武器已经过时。如今人家都上到太空,按一个键钮,就能摧毁掉整个世界。我们还在那里弄刀耍枪动拳头,岂不落伍。但凡事必有个利弊,危机既是转机,君不见;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连夜赶科场。

虽然加多了一个吻,‘禅忌’才是此书的主题,就如‘阴阳’出太极,‘生死’定人生,‘佛魔’为天道,‘善恶’属人心,‘黑白’显江湖,‘成败’论英雄,这些相极相抗的两个点,却迷迷糊糊中发自一只身体。

此书曾用‘禅忌’之名发布于网络,岂知壮志未酬,英年早逝,终于寿终正寝。若想让它浴火重生,唯有学‘睡美人’的法子,公主吃上巫婆的毒苹果,仿佛睡不醒。需要王子的‘吻’,因此欲让此书清醒过来,只求一个吻,重新命名为‘禅忌吻’。

‘禅忌吻’虽然以武侠作背景,但其中却藏着历史、爱情、侠义、亲情、谋略、军事、武打、诗词、政治、幽默、文学。是一大票人物的心里写照,矛盾的对立层面,细腻之情感冲突,争宠夺储的勾心斗角,义气利益之天人交战,在在凸显出人性的千姿百态。

(书名《禅忌》由来之二。)

曾经递出‘禅忌’二字于一学者,求他造一句对联,他给的答案如下;

‘禅为正道堪能悟,忌乃旁门岂可求’。

诚如学者眼中,‘禅’为正道,‘忌’乃旁门。所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因为这里参杂着好人跟大坏蛋,黑道与白道。

而修道者的内心中也藏着另一场的黑道跟白道,‘禅’与‘忌’必定会在脑海里天人交战一般。倘若‘禅’赢了,就成佛,如果‘忌’胜出,便是魔。

“禅忌相极佛莲根,善美仁英注剑真。武俊倾权乾坤镇,六魁鉴定阴阴门。”

笔者自创的一首‘七言诗’,在本书中名叫作‘六魁诗’。其实这是一首藏头诗,将每句的前头两个字掏将出来,形成了禅忌、善美、武俊、六魁。

就是书中闻名天下的六大人物,号称‘京都六魁’,分别是禅尼、忌神、善侠、美魁、武王、俊少。

当然,‘六魁诗’中的每一句皆有它的含义,但今日我们只谈首句‘禅忌相极佛莲根’。

虽然说,禅和忌是站在对立面的,却是‘佛莲’的根,‘佛莲’的本。这里欲强调的是,我们日常生活里有许多事物,就如同‘禅忌’一样,彼此间是‘相极’或对立的,然而却长自于一个‘母体’当中。

譬如说……

人性的——善恶。太极的——阴阳。

江湖的——正邪。武林的——黑白。

人生的——生死。天道的——佛魔。

‘禅忌’想表达的是,许多对立,皆属一体,因果循环,几乎是自作自受。

例子是……

富者乱花钱,结果变贫。

好运时不懂珍惜,厄运跟着就来。

壮似牛却不照顾身子,老来肯定是病猫。

(书名《禅忌》的由来之一)以下部分录自本书某一段。

般波利子道:“回顾古传,翻查史历,佛教于中土最蓬勃之时,莫过于禅宗六祖那一代,最脍炙人口的该算是六祖慧能与神秀大师各自写下的佛谒。”

他唱了句佛号:“众所皆知,神秀的谒文;身是菩提树,心乃明镜台。日夜勤拂拭,切莫惹尘埃。”

朱还雪唸着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般波利子眉头低垂:“理论上,六祖谒语较为精深,但若从更高的层次去理解,这两首谒各有各的奥妙,只是描述不同的境界。”

朱还雪不服:“层次上,六祖肯定超越神秀,他描述的是禅理最高境界。”

般波利子开解:“不错,他是谈到禅,却未说到佛。”

朱还雪惊奇:“禅的境界已是肉体的极限,佛的境界岂非白日飞升?”

般波利子合拢双手:“六祖慧能之谒乃对人对事,针对神秀大师的谒文作出批评,含讽刺成份,未达成佛力无所不容的阶段,故而无法列为无上之谒。”

朱还雪问:“依老前辈所言,世间竟有描述‘佛’境的谒文?”

般波利子高举手中的三尊小瓷相,缓缓地说:“老衲手中的三宝物,刚好能详细地说明以上的三种境界。”

朱还雪满脸疑虑:“这三尊小瓷相分别是释迦牟尼佛像、僧人罗汉像、书生状元像三种,与六祖慧能所比试的谒文有何关联?”

般波利子回应:“有关连,大有关联,状元在人们的心目中确有崇高的地位,但于出家人眼中仍然是个凡人,所以状元像正好对上了神秀的谒,乃‘忌’的境界。”

朱还雪恍然大悟:“我懂了,凡人修行的第一步骤;内心自我禁忌,忌杀生、忌为恶、忌贪嗔痴,神秀大师所描述的是凡人修行必备的心态。”

般波利子微笑:“阿弥陀佛,六祖之谒正好比凝做罗汉相,化成‘禅’的世界,因为六祖诗文重点在于清静无尘,而禅理正是‘无一物’。”

朱还雪发问:“若要找比禅更高的境界,唯有佛的西天世界,然而‘佛’的意境又该以何种谒语来描述呢?”

般波利子伸出双手:“最高境界,‘佛’的谒文就藏在此三尊小瓷相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