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军事架空历史三国之无良少帝
1669500000041

第三十八章 图穷匕见

见到卢植震惊的神色,袁隗和董卓相视一笑“卢大人,接下来该如何选择,不用我二人细说了吧!”

董卓这一刻很是开心。

从小平津迎少帝以来,在洛阳城内近乎处处吃瘪。

而此时随着丁原身死吕布投靠。

他总算是拿到了最终的胜利。

甚至说,从今天开始,洛阳城内再也没有一股势力能左右他的决定。

而且,吕布带来的并不止丁原麾下的并州军,更带来了卢植整编的洛阳守备。

眼下洛阳兵力,仅剩曹操所部的那一校人马以及刘辩麾下的羽林军。

不过形势已经明朗,这两部已是没了任何作用。

看着丁原的头颅,卢植微微一叹“建阳兄,是某害了你呀!”

如果今日,卢植带着丁原一同来到袁府,那么顶大天上演一出图穷匕见,毕竟袁隗可不敢在府内袭杀九卿。

因为后果,是他这身份也无法根除的弊病。

缓缓站起身,朝着二人一礼拜下“董仲颖,你这一计釜底抽薪当真用的巧妙。”说完暗自叹了口气,随即转身便出了袁府。

他知道,从这一刻开始,他已经是个没用的废人。

没兵权的前将军,和朝堂之上那些之乎者也的士大夫并无区别。

看着卢植落魄的身影,袁隗终究露出一声畅快的大笑。

兵败董卓是他一辈子的伤,此事自然越少有人知道越好。

相对应,卢植的冷静让他深感难堪。

一石三鸟之计,只有卢植未曾中计,这件事无时无刻不像一柄利剑,刺痛着袁隗的心。

眼下局势已定,卢植这个大汉名将被他二人合谋设计。

可谓是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可随即,袁隗又是微微一叹,这一场胜利来得太过迅速,给他一种完全不真实的感觉。

看到袁隗患得患失,董卓拍了拍他的肩膀“次阳兄,奈何?”

袁隗露出一丝笑意“卢植自语海内大儒,汉末名将,整日趾高气扬,眼下这般落魄,也着实让人感叹人生的奇妙。”

董卓闻言撇了撇嘴,随后笑着说道“所以,只要你我二人联手,这大汉境内还真没什么对手,不是吗?”

袁隗躬身一礼“董大人言之有理”

可双眼之下却又露出一丝寒芒。

同样的节奏同样的配方,董卓怎么可能没注意到。

但眼下袁隗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他可不舍得袁隗就这样身死。

两只老狐狸相视一笑,随后便各自安排手中的要事。

午后,高顺浑浑噩噩的进了皇宫。

乍一看到刘辩,高顺扑通一声跪倒于地“陛下,我们败了。”

一听这话,刘辩也是一愣,转瞬问道“你说什么?我们败了?昨夜不还打了一场胜仗?”

高顺冷着脸说道“禀陛下,今日朝会后,董卓邀请丁原卢植两位大人于袁府议事,半个时辰之后,丁原部将吕布提着丁原头颅觐见,一瞬间,二人麾下四万余大军叛逃董卓。”

说到这里,高顺直接一头磕在地上。

“陛下,你答应过我告知丁大人的,眼下……”

话到这里,高顺猛地从地上站起,朝着刘辩深深一拜。

“陛下,你是君我是臣,臣不敢罔谈君之决定,然而,君既然欺臣忠义,臣也不便在为君效命,臣请愿,解甲归田。”

说完卸了身上大氅。

那是羽林卫特有的暗红色外罩,专门照于铠甲之上,取意天子藏兵于民。

卸了大氅,正是向刘辩表达离去之意。

刘辩暗自叹了口气,这是他最怕的一件事,高顺平常话不多,但每一句话都是他的决定。

他这种人决定的事,是要用生命去捍卫的。

丁原一事便是如此,可眼下丁原死亡,刘辩无从解释。

这无疑让高顺很受伤。

一方面是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旧主,一方面是统御天下的新主。

两者并无利益关系,更是同盟的阵营,此时因新主猜忌而导致旧主死亡,这对于他的三观是一种很严重的挑战。

可高顺的身影刚刚跨出殿门,却正好与张辽撞了个满怀。

“大哥,你这匆匆忙忙的……”

没等说完,高顺一叹“二弟,大哥身有不适,便先行退下了。”

听到这话,张辽一把握住高顺的手“大哥,可是因丁建阳之事?此事我有消息,你还是……”

话没说完,高顺径直将手抽出“二弟,我意已决,多说无益。”

说完转身就走,不曾回头一次。

暗暗叹了口气,张辽只好进了寝宫“陛下,丁大人之事你本问心无愧,为何不多做解释呢?”

苦笑一声“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他高顺何尝不知我心中所想”说到这里,刘辩暗自一叹,直接拉过张辽

“文远,眼下我们是败了,不过我这官身再此,想那董卓也不能拿我怎样,可你身份不同,不若早些离去”

说完又是一叹。

张辽高顺,这两人的到来,曾让他多么开心。

可现在,高顺因丁原身死与他已是离心离德。

而张辽虽然并未离开,但留在他身边反而成了一件坏事。

于董卓而言,这是刘辩心有叛逆的表现;

于董卓而言,任何阻挡他进取的人都是必死的结局。

听完刘辩的话,张辽却是一怔,随即很快便恢复平静“陛下,眼下正是陛下大难之时,臣怎能妄自离开?”

刘辩冷笑一声“难道你便是那董贼安排在我身边的奸细?”

说完猛地抽出身旁宝剑,一剑刺出。

这一剑来的又急又快,张辽完全没有反应的时间。

鲜红的血液喷射刘辩脸颊

冷冷一笑“张文远,背叛朕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死。”

说完抽出宝剑,径直一个人进了内殿。

只是转身的一刻,双目中流出淡淡忧伤。

张辽大才,不用这般办法,怎能给他成长的时间。

眼见刘辩慢慢躺于床榻之上,殿内的几个小宦官这才敢去看张辽的伤势,见他还有呼吸,几人略一合计连忙将其拖下。

张辽为人和善,对待这些宦官不曾有丝毫蔑视之感。

此时也算是投桃报李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