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武侠奇幻修真无上诗韵之李杜篇
1676800000003

第三章 李门,我来了!

李商隐就这样跟在诗仙的队伍后面,没有抬轿,没有御剑,一行人都步行赶路。要问为什么?“这样才能切感觉大地的呼吸,作出的诗才合乎自然。”诗仙大人这样说道。

“对了,你不回去找你父亲真的可以吗?”李商隐问杜牧。“没事,我这样子他能不放心吗?反而我倒有些担心他。”杜牧背起手说。

此时某只爸爸:“啊嚏!牧儿你去哪儿啦,为父记不得路啊!”

“老爷,少爷跟着李门的人走了。”一个黑衣侍卫不知从何地冒了出来。

“聒典,你怎么知道的?还有你刚去哪儿啦?”

“您不是怕他走丢,吩咐我一直跟着吗?”

“噢,那行,随那家伙去吧。”

“那我们还找少陵先生吗?”“找,当然要找。先回旅店吧,我有些乏了。”“好的。我…我是说遵命,丞相大人。”

几日过去,看过几处繁华,揽入满眼贫寒困苦,诗仙一行人终于抵达心之所向一一李门。李门处在庐山一带,各种房舍全隐没在群山之间,一般人很难注意到。换句话来讲是比较分散,只有最大的练剑场位于中间。只见为首的诗仙大人用手轻抚剑柄,口中念念有词,然而并无何事发生。

“可以了,诸位请吧。”只见李白将剑入鞘,领着一行人穿过旁边笔走龙蛇地雕刻着“李门”二字的岩石。门内站着几个和李白衣着差不多的人,每人身后各带一队人。

“难得我们的诗仙大人今年如此之慢啊。”只见一人径直朝这边走来,眼中带有几分傲意,头发被一条淡黄色的带子随意地扎在脑后,腰间佩一把刃露青色的短剑。此人名为王勃,是李门门会成员之一,除他外还有李白,李清照,孟浩然,卢纶等。

“师弟还是一如既往的爱调侃人啊。”李白说道,“话说我这次想等的人出现的太晚啦。”

面对这样的师兄,王勃只无语又不失礼貌地笑了笑。接下来所要进行的是召剑,全体新弟子都聚在庐山侧峰“择剑山”上,卢纶道:“请各位感受体内气息的流动,并试着聚于掌心,必有剑会应选而来。这里的剑皆聚四方之气而生,没有名字。召出剑者可为自己的剑命名,没召出的明年再来试吧。”

李商隐照做后,不敢睁眼,生怕毫无动静,当他将手露出一缝,只见一长剑从林处向自己这边来,剑身呈铜色,柄如墨玉,剑鞘雕有古纹。“太好了,那便叫你玉谿吧!”义山心想,那剑身正上方便出现了此名,像是凭空雕刻上去的。他突然想起什么,朝着杜牧的方向看去,其手中正握着一柄较为朴素的剑,与其尚好的衣着不太相符,剑身上有“樊川”二字。

“好了各位,现在根据你们在考核的表现,将会被分到不同师门之下。”李清照开始步入正题,“叫到名字的人跟我来。”

就这样,原先几队人马又进行了重新分配。李商隐同其他人去了李清照的怡舟亭,杜牧则随王勃去了折荆阁。

怡舟亭给人的感觉亦真亦幻,池塘青绿,藕花连片,左倚山,右傍花。一座构建巧妙的亭子立于其中,院落皆于亭周。刚到目的地,李清照便讲解道:“今后你们便为我的弟子了,而在你们其中,既有内门,也有外门。身为内门可直接作剑式练剑术,也就是结式。而外门得需先学李门历代门人的已存诗后通过选拔入内门,每个人都会在这里得到机遇。外门的学室于亭北,内门的于亭南,还有你们的住处都于亭东,如有疑且到亭西找我。”

是夜,待一切安顿好后,门会成员都被召集到议事堂中,“不知诸位对新届弟子有何看法?”李白轻轻端起酒杯。

“有天赋的人不少,比如王师弟那儿的杜牧之,不过我怎么总觉得他的名字有些耳熟呢?”卢纶说道。

“那是自然,他可是极负盛望的公子,且与杜门有不小的渊源。”孟浩然插道,“不知李师兄等的人可否是他?”

李白摇了摇头,抿了一囗酒说:“我等的另有其人,我有预感他必成大器。”

“你那预感准过吗?先别指明是谁,让我们都有个盼头。”王勃又来打趣,并道:“还有,今天忘了问你,我那装灵草用的箩筐哪儿去了?”

我们的李大仙自动屏蔽了他的问题。 “今天就到这儿吧,明天可有的忙了,如有安排我会另行通知。”李白说着哈欠连连,引其他人一片白眼。

第二天,义山起了个大早,扫一眼没起的室友们,又向窗外望去,目之所及,尽是美景。

“修行开始,我一定会找出不足,拉小与牧之的差距,内门等着我!”他对自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