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武侠国术古武云谷十四州
1695800000001

第一章 残阳如血染 翩翩美少年

“报~~,望北镇告急,守城李将军派人来求援...”守门的士兵一路小跑着将一封信送了进来。

红木桌首,坐着一位浓眉虬髯的大汉,这大汉三十五岁上下,身材魁梧,不怒自威。看到来人急匆匆地奔来,倒是不甚在意,不紧不慢地伸手接过那封写着“急承孙将军”的信件。

此人正是望北镇的上一位守城将军--孙破虏,本来孙破虏经历大大小小的战役不下数百场,一路做到了望北镇的守城将军,正是踌躇满志的时候,突然皇帝派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李将军接替了自己的位置,而自己却只能退到坝南作为李将军的策应,虽然壮志未酬,但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到哪里都能有一番作为,于是孙破虏在坝南安营扎寨,修筑城池,操练士兵,倒也做出了一番成绩。

此刻望北镇告急,孙破虏心里是有那么一点幸灾乐祸的,但一转念,守土安民是我辈职责所在,怎能与个人得失混为一谈,神色转换间,已被坐在一旁的青衫男子看在眼里,见孙破虏的脸色从不以为然转为严肃,青衫男子微微点头,出声提醒:“将军快看看信中写的是什么吧!”

孙破虏声如洪钟地回复“对,对,对,快看看李将军作何打算。”说着将信打开,神色变了几变,最后不知所措地将信递给了青衫男子。信上只有六个字:

“围点打援,勿救”

孙将军治军严明,于阵前杀敌勇猛,而计谋筹算却是短板,实为悍将而非谋臣。青衫男子于数月前投到孙将军门下,自称黎仲,颇有谋略,很快就被孙将军拜为上宾,很多军机大事都与之商议。此刻黎仲略一思索,朗声道:”李将军果然深明大义,知道敌军围城是假,半路伏击援军是真,我们就按他说的办吧,不救!“

孙破虏听到不救,顿时暴躁脾气就上来了,”那可不行,万一我们不去救,姓李的小子守不住望北镇,那我南尚祖宗的基业岂不是拱手让人了。“

黎仲含笑,“孙将军真真是我南尚国的热血汉子,当年望北镇还叫游龙镇,北边的云谷十四州还是我南尚的国土,可惜时任镇守云谷十四州的伏虎将军陈存异遭人暗算,军心大乱,北齐突然发兵,趁机掠去了云谷十四州,孝真皇帝没有一刻不想着夺回失地,所以把游龙镇改为望北镇,意为北望而盼归。”

孙破虏听了黎仲的话,神色颇为郁郁,“先生既知望北镇来历,为何还放任李将军不管,这个姓李的也是,明明对外说是求援,为什么信上又不让我们去救,你们这些文化人就是爱整这些弯弯绕绕,到底要怎么办。”

黎仲朗声道:“李将军想必是想将计就计,既然北丽军要围点打援,当然是要派兵出来假意求援,用以迷惑敌军,实则他已有了破敌之道。”

孙破虏大声道,“那姓李的小子能有什么破敌之道,都被围得跟铁桶一样了。”

“大将军莫急,我刚刚问了送信的卫士,跑出来送信的可不止他一个人,再早之前,另一路送信的士兵一路北上去了高庐,高庐国虽然不大,但离云谷十四州可是近得很呢,如果高庐发兵突袭云谷十四州,北丽必然撤军,那李将军之围自解,此乃围魏救赵之计。“

“有应对之策就好,那我们就先按兵不动?”孙破虏踱着步子,仍旧焦躁。

黎仲颔首,“将军,还是抓紧时间先吃饭,饭后孙将军请撒一路探子出去看看军情,其余兵马战备,随时准备作战!”

“不是不救吗?怎么又要准备作战了?”

“敌军撤退,我们倒是可以在后面捞点好处!”黎仲狡黠一笑。

孙破虏一拍大腿,“哎呀,还是先生想得周全,我这就传令,总要让北丽军吃点苦头,不然这些兔崽子还真以为我们南尚的边境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了呢!”

黎仲看着孙破虏排兵布阵自有章法,心下宽慰,我南尚有此等领兵将才实属大幸,长衫轻摆信步出门,往城墙走去……

转眼日已西斜,夕阳的余晖洒向苍茫大地,盘算着时间应该差不多了,黎仲轻装快马,一路向北,行了大约一个时辰,遥遥看到前方尘土飞扬,马鸣风嘶。他选了一处高地,看到一队南尚国的军士正在围攻北丽的小股撤军,两军之中一面李字赤红大旗迎风招展,黎仲一眼认出正是李将军的军旗,原来这李高景跟他想到一起了,趁着敌军撤退,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此次计谋得以顺利实施,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高庐同意出兵,如果高庐不出兵,一切都是空谈,不知李高景用了什么手段,让高庐这么短时间内就有所响应。再就是这北丽主将时仁邈也是绝顶聪明之人,不撤兵,此围难解。好在时仁邈明知是围魏救赵之计,也不得不撤兵,因为如果不撤兵,可能高庐就真的攻打云谷了,到时腹背受敌,定然更加难过,明知是计还不得不入局,这定然会让时仁邈大为恼火。

黎仲感叹之际,见交战的双方中一位白衣少年身法灵动,长剑到处总有敌人应声倒地,在夕阳余晖之下,显得异常壮美,黎仲一时竟看得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