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典仙侠君覆
2048900000002

第二章 三洲

姜成朔喘着粗气猛的坐起,抬起双手仔细端详,他努力寻找那玉块留下的痕迹,但并未发现寻常之处。

紧接着迅速扯开衣服摸了摸胸口,“看来并没有什么创伤”,少年叹了口气,只是那种刺痛感还隐隐约约一阵阵向他传来,但并没有像梦中那么强烈。

少年冷静了下来,这才发现汗水已经把衣服浸透。下了床,他径直走到窗前打开了窗户,一股凉风立即迎面刮来,抬头看去,东方也渐渐泛起鱼肚白。

“东洲!?自打我出生到现在,就从未听到有人提起过东洲,天下不是只有三大洲嘛?西荒宣州、北帝尧州、南辅成州。何时冒出来一个东洲?”

“还有,那褐色铁甲男子说的气运又是什么”。

“青衣男子说的甲子之后又是什么意思”。

姜成朔心里冒出一连串的问题,他此刻再也不能相信这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梦。

但是也想不出为什么会是普普通通到放进人堆里也找不到的自己,姜成朔苦笑起来。

先前他自己做错了事,感到内疚心痛,会在书桌上趴一整个晚上。一边痛哭流涕一边念着圣人留下的书籍,直到东边渐渐泛起鱼肚白,才走去睡觉。俗话说大痛者必有大志,他自认为虽算不得大痛,小痛还是有的嘛。

现在虽说还能明辨对错,却很少彻夜趴在书桌上了。大不了就流于俗嘛。当然,这个俗字绝不是俗不可耐的俗,到底也算是世俗王朝的俗。

尝过酒的滋味倒好了,明月当空的小巷里,手里的书变成了葫芦里的酒。还自以为肩有清风,向往着那半截阳春木,瓜皮似的飘飘然。嘴里竟还念叨着什么,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听听,听听,如今哪里还有半点读书人的样子,委实一个酒鬼逃脱不了。

外面渐渐开始方亮,少年关上窗户,停止了思索。走回床边拿起满是补丁的衣服换上,虽然已经被浆洗的发白,也还算的上干净。

要去夫子那里读书咯,这几天隔三差五的迟到,夫子虽然嘴上不说,但姜成朔心里明白,再要迟到就要挨板子了。

姜成朔出生时母亲就死了,父亲在他三岁的时候出了意外也死了。镇上的人同情他,让他一直吃着百家饭,直到七岁开始跟着秦药师采药,也渐渐能靠自己填饱肚子。

其实他心里也明白,七岁的自己哪能干什么活,无非就是去采药的时候背背空框子,采药时和秦爷爷说说话,勉强记住几种药材,回来时还是秦爷爷背着药框子。

平时也能给乡亲送送包好的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姜成朔对镇子里的每一个人,每一条路都熟悉无比。

今天好不容易起了个早,收拾好行李便早早出发。 说是行李也不过就只是几本破旧的书和一个书框。

来到私塾内,里面还空无一人,姜成朔随手拿出一本书来,坐在那里百无聊赖打发着时间,等待夫子到来。

姜成朔低头思索着,他现在还真没什么心思看书,他满脑子都是东洲,气运之类的东西。

夫子打着哈欠走进私塾,瞟了瞟座位上的姜成朔,然后看向在座的同窗。“今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夫子又在说笑”私塾内异口同声喊到。

“哦,看来是我睡晕了,不过倒是有比太阳从西边出来更罕见的事嘞”夫子揉了揉眼睛戏谑道。

姜成朔满脸通红,岂不知夫子在说他,还好此时没人注意到他,不然非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好了,有问题提问,没有就开始读书吧”夫子清了清嗓子,正襟危坐。

“夫子,我想知道关于三洲的事情”姜成朔喊到。

“你小子心思可从没在书上面,今天难能提问”夫子抿了抿茶,放下杯子。

“嘿嘿,是是,就是突然很好奇。”

夫子眼神放光“三洲共分天下,北边是北帝尧州,也是皇家都城所在,因为当今皇上信佛,所以尧州境内寺庙颇多”。

“往南是南辅成州,也就是我们这里,南辅成州内两大诸侯并列,分别是成王和华王。此地民风开化,所以多有散修,门派颇多,大有先秦百家争鸣之势。”

“向西便是西荒宣州,此地也有两大诸侯,一个信佛,一个信道。听说西荒宣州有一个高阁,每二十年佛道两教必会与此论道,胜利者则可登此楼二十年而布道,”

姜成朔认真聆听“夫子,往东呢,为什么没有东洲”

“向东便是大海,东洲?”夫子邹了邹眉头“那是传说之州了,相传甲子之前有仙人搏斗,由于过于激烈,东洲被击沉与海底,不过这也仅仅是传说”。

“那什么是气运”姜成朔又问。

“你小子哪里听来的东西”夫子满脸疑惑“国有国运,人有人运,气运之词过于玄妙,”

姜成朔半知半解。

“以后有机会多出去走走,我们这里也不过是南辅成州的一偶,实在太小。”

“那西荒宣州的高阁到底有多高呢”底下有人问到。

夫子嘿嘿一笑,随机说到。“比山还要高,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