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言情年代种田公主十三嫁
249200000007

东风不催花(五)

东风不催花(五)

吉时良辰,公主的鸾轿按照事先由数位高僧大师反复推算好了的时辰一步不差地按照事先定好的路线行进,虽说宋徽宗嘴上不信邪,拒不承认自己的女儿命硬克夫,可是到底是被这一连串的事情弄得惶惶不安。这一次公主再嫁,更是将皇城守卫和京营中的军官都派了出来,全程跟随在驸马周围,谨防再发生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故!

“老头子,你这算得到底准不准啊,我都跟着走了几条街了,怎么还是什么事儿都没有哇!眼看着再走两条街就到了公主府了,你要是让我白走一趟,小心我砸了你这招牌!”

“这位爷,你别急啊,小老儿我在这汴京城里摆摊算卦十多年了,还从来没有砸了我这招牌,我昨夜夜观星象,今日公主出嫁必有意外发生,血光之灾啊!这轿子一定到不了公主府就得出事儿,指不定啊,就在这条街上。呦,您瞧,这热闹来了……”

这算命先生年过花甲,难得的是眼不花,耳不聋,身子板儿硬实,远远地就看见高头大马,仪仗开道的迎亲队伍最头里起了骚动。

这里是汴京城中一处极热闹的集市所在,每日城外的百姓将自家产得果蔬柴米运进城里来,许多都要运到这里来贩卖,而城里大户人家,酒楼客栈的管事之人采买时令菜蔬,柴火野味,或是雇佣短工,也都会到这里来逛一逛,今天恰是集日,是以十分热闹。

人多口杂,极易出事,原本公主鸾轿出行的原定路线是走另外两条较为偏僻清净的街道,可是宫中请来的一位出身世家且极富盛名的风水先生说,由这条路上走,或遇贵人,避劫祸,度灾厄,可保平安。

于是,这一场前所未见匪夷所思的混乱,就在这大宋朝汴京城最热闹的集市里,于三教九流,贩夫走卒们的眼皮子底下,粉墨登场!

“咦,这怎么也是娶亲的?”

人群中不知谁高声叫了一句,伴随着一阵恍然大悟的声音——原来,是也有人家赶在今天娶亲呐,我说怎么又来了一队穿着红衣,吹着唢呐的人啊,虽说这动静比公主出嫁小得多,但是,也是家里难得一见大喜事不是,怎么就跟慕容公主赶在同一天去了,这也太不关心实事了吧,虽说今天是难得的黄道吉日,但是现在看看,还和公主的轿子撞到了一起,这万一要是冲撞了什么,惹上什么晦气,喜事变丧事,可就太冤了!

“公主出嫁,普天同庆,闲杂人等速速退去!”尖细的太监嗓音不负重望得响了起来。

瞧这家办喜事的,真是不长眼,主人家不会挑日子,不会挑时辰也就罢了,可那赶车的牲口也是不长眼的,挤到近前看热闹的人乐了,这家人倒也知道皇家是咱惹不起的,司礼太监说让他们让路,这些人二话不说就往路边上退去,可是一来路边挤着看热闹的人实在太多了,二来,这家去迎亲的队伍,可不像皇家一般,清一色高头大马,精神饱满,训练有素,估计是主人家为了排场,看这队伍里,又是驴子又是骡子,都拿来充数,各色杂聚,良莠不齐,可做不到令行禁止。这估计是东拼八凑而来的乡下牲口,没见过市面,更没见过那么多的人,听过那么响的声音,这一下子,非但赶不到路边去,反而在在路中间横冲直闯起来,任是多少鞭子打在身上,就是不听号令……

“哎呦喂,快快,保护驸马爷!”

跟在队伍里头的司礼太监可是为了慕容公主出嫁操碎了心的老人儿了,一年前那万牛奔腾,直把驸马爷顶下马情形到如今想起来还让他心有余悸得,这一时,看到又是牲口撒野,顿时觉得头皮发麻,一边指挥着侍卫官兵将驸马爷里三层外三层团团围住,一边让剩下的人捕杀牲口,至于大喜之日不得见血的忌讳,他是无暇再管了——这牲口再怎么值钱,也抵不上当朝的驸马爷吧,何况,是费了大力气,好不容易找来的驸马爷啊!

谁知这边,原本很好说话的一家人,一听要杀牲口,不乐意了。

大家一想,也是,为了办个风风光光,热热闹闹的婚礼能容易吗,不定是主人家走亲访友,将十里八乡的骡子驴子马借来才弄到这么一大排场,在乡下,一家能有一头牲口可算是很殷实的人家了,这要是都给杀了,那也不用办喜事了,这家人砸锅卖铁的都赔不起呀!

于是,只见一位极其泼辣的新娘从轿子里跑了出来,一掀盖头,也不顾喜娘媒婆阻拦,直直地奔向这司礼太监而来……

“这女子,你站住,公主驸马在此,岂有你撒野的地方,今儿是公主大喜的日子,若是惊了驾,搅乱了婚事,不是你担待得起得!”

“公主出嫁如何,黄榜上可没写这一日不许民女出嫁,公主嫁得,我自然也嫁得,公公为什么要对我们恶言相向,还要杀了我家的牲口,这些牲口不懂人言,公公也要和他们一般见识不成?”

“你你,你……反了,反了,来人,这个女人搅乱公主婚礼,冲撞凤驾,来人,给咱家拿下!

“咱家倒要看看,把你关进刑部大牢里去,你还嫁不嫁得人,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