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武侠古典仙侠求仙记
2500000027

第十六章 无名神诀(下)

“这便是我领悟三大神诀中的太乙剑诀,”太公脸上有一股猜不透的笑意,“虽然你现在还无法领悟,但我已用灌顶大法将心诀印刻在你的心中,你勤加修炼,终有大成之日!”

“谢谢祖师,请恕弟子驽钝,这剑诀……这剑诀……”徐市嗫嚅道。

“这剑诀有点不知所云,难以理解是吗?你一定以为我已经老糊涂了,拿一篇乱七八糟的东西来糊弄你,是不是?”太公仿佛看穿了徐市的心事,一付了然于心的样子。

“弟子不敢。”

“呵呵,这也怪不得你。我这神诀确实与寻常道法大相迥异。不过若非如此,又岂会有它的赫赫威名?你没有修炼过,怎么知道它没有用处?老夫向你担保,他日你修成之后,必不会后悔今日之事!”

“这……是,祖师!”太公说得斩钉截铁,没有半点神智混乱之态。徐市的心中也摇摆不定起来,到底信是不信,太公所说是真是假,一时也难以确定。但嘴上却是不敢违逆。

太公却不再给他犹豫的时间,微微叹了口气道:“你现在既然学了我的道法,就不该再叫我祖师啦。鬼谷既然代代遥尊于我,我与你,其实乃是师徒的名分。如今更得我亲身传授。你难道不愿叫我一声师父吗?”

徐市心中一暖,猛抬头看去,突然发现太公比初见时似乎苍老不少。原本红润的脸膛血色渐褪,代之一层恍若透明的苍白之色。但那目中饱含慈祥期待,徐市只觉得眼前的老人是不是那个千年前扶商灭周的不世名帅,是不是拯救天下的仙家领袖,甚至是不是鬼谷祖师姜子牙,都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老人乃是真心爱护于他,将自己的所学悉心而授,这份师徒情谊,全没有半分虚假!

“师父不嫌弃我资质愚笨,肯收我做徒弟,是弟子三生修来的福分!师父,请受弟子一拜!”徐市重重在地上叩了三个头,用力之大,震得地面蓬蓬作响!

“好,好,好!想不到我姜尚临了之际,还能收到个得意弟子!只是你既然继承了师父的道法,以后行事,多想想天下苍生。要知道天下乾坤,总离不开浩然正气。成神成仙者,也须……唉,那飘渺之事,不去说了。总而言之,为师要你秉承赤子之心,造福天下。你记住了么?”

“是,弟子谨遵师命!”徐市肃然应是,随即蓦然惊醒,颤声道:“师父,您说的临了……是什么意思?”

“呵呵,造化无常,万物更替,世上没有长生不灭者。师父自然也逃不出这个桎梏。今日就是我大限之期了。”

“师父,您,您不要再逗弟子了!”徐市惊惶之下,已经流下泪来,“您是大罗金仙,长生不死!您不要吓唬弟子!”

徐市说着膝行几步,到了太公跟前,两手用力抓着太公道服的下摆,不肯松开。

“痴儿!”太公颇为感动地抚了抚徐市头顶,“所谓仙人,只是身俱神通,寿命远超凡人,但是不但要不断历受天劫,最终也有寂灭之日。生灭乃是天道,万物都要遵循。为师本来也可有数万载的寿命。但是千年前所施展的救世之术,代价便是布阵者修为尽失,形神俱灭。我那时打算趁着勉强延续的几年,好好教导几个门下的弟子。哪知道事出突然,原神分散,竟然又让我偷生了千载。如今我原神恢复,自然要继续承受当年的代价。”

“师父……师父……”徐市无法可想,只好抱着太公手臂,喃喃地不断哭道。

太公面色淡然,沉默了片刻,又道:“不过为师还有一个未了的心愿,希望你去帮我做到。”

“师父,您吩咐吧。”

“在西昆仑的颠峰之上,有一座巨大的湖泊。那里住着一位名叫瑶琼的女子。你去往西昆仑山,如果她还在那里的话,就替我带一句话给她,就说,子牙没有履行诺言,对不起你,来世,再见罢!”太公眼中迷蒙,有着一丝抹不去的温柔与惆怅,“这是我平生唯一的遗憾,你若能帮我做到,我在九泉之下也可以含笑瞑目了。只是路途遥远,昆仑上也是极为高险,你要多加小心。”

徐市红着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弟子拼却性命,也会帮师父完成这个心愿的!”

太公微微一笑,又看向身旁地上插的那把奇形兵刃,伸手拔了下来,轻轻抚摩几下,叹道:“这条打神鞭乃是师父所赐的护身神兵,跟随了我千年,也是修成灵性的神物。你不是说今日在湖边看见青龙与白龙相斗?那白龙是你的鱼肠剑,青龙便是它了。小狐狸月月摄取我阵中灵气,神鞭出于护主之意,化身青龙到湖上去查看究竟。如今也遭了一番劫难。”说着递到徐市手中,苦笑道:“你看它这算是打神鞭呢,还是算鱼肠剑?”

徐市接过手来,见这支兵器有四尺余长,圆柱形状,前粗后细。似棒非棒,似矛非矛,又如竹节一般分作十数节。通体为暗青色,花纹古朴,拿在手中颇为沉重。只是仔细察看,那鞭身从顶端到末梢的边缘处,都延伸出一道剑刃。两边稍窄,宽度只有米粒大小。尖端处多些,有一寸多长,显见是剑尖的模样。

原来青龙与白龙相斗,被白龙咬中逆鳞,破了元气。却有暴起将白龙吞入腹中,两龙融合,化成这柄似鞭似剑的怪异兵刃。

太公笑道:“我这打神鞭,当年横扫天下,也是一件赫赫有名的仙家宝贝。如今看这样子,三面开锋,用起来,却还是像剑多些。但是想来它的神通也还有些,反正你也没了防身的鱼肠剑,我就把它送给你。你须得给它起个威风些的名字,可不许委屈了它!”

徐市道:“横扫天下,三面锋锐,可以叫天下锋。不过又太过直白俗气。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这柄神兵,就叫作宇宙锋罢?”

太公拊掌大笑道:“好,宇宙锋!果然是好名字!”

正待再言,石洞之中突然一阵剧烈震动。

原来与此同时,鬼谷之外的激战也发生了变故。

徐市在这里一心听着太公教诲,早忘了昼夜时辰。却不知外面的盖聂,正陷于性命攸关的境地。

鬼谷之外,风云涌动,天地变色。偌大夜空不复如洗清澈,被层层云雾遮掩弥漫,仿佛回到天地未分,混沌一片的太古时代。

九鼎之阵,业已成形。只见白色光罩之上,流转之间,浮现出无数奇异图案。有的如日月星辰,有的似山川河流,奔腾环绕不息。一团紫气在阵中时隐时现,忽而涨大,忽而缩小,与白光彼此拉扯,争斗不休。

盖聂正于紫气中盘膝而坐,双手结印,须发无风自动,衣袍鼓涨而起。周身紫光流动,皮肤晶莹通透,仿佛玉石雕刻一般。九鼎诛仙阵是上古奇阵,威力绝伦。总算布阵众人法力低微,又仅得阵势皮毛,今日诛仙阵威力发挥了一成也不到。盖聂催动“六壬王诀”,竟凭着一己之力,与之抗衡了数个时辰之久。但随着阵势运转,九天十地的灵力源源汇聚,压力越来越重。盖聂周围护身紫光渐稀渐薄,突然一阵闪动。盖聂一手支地站起,眉头一皱,喷出一口血来。

他抬首远望,目光深邃,似乎直达九重天外。口中喃喃祈道:“祖师在上,今日大难临头,鬼谷存亡一线,弟子只好动用玄天鼎了。”祈罢缓缓几步,脚下似有无形之物托着一般,就这么悠悠站在了“迷天云阵”之上。

只见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凌空连行七步,口中念道:“天地无极,玄鼎借力。疾!”

苍天上,看不见的远方,隐隐传来阵阵低响,仿佛亘古风雷,悄然绽放。低垂的云雾,慢慢旋转会聚起来,渐渐形成一个硕大无比的旋涡,将这一方山林,都笼罩在内。

鬼谷之中,狂风乍起,湖水如沸腾般翻滚涌动。突然有一间围绕着祖师祠堂的小屋升腾起翠绿光芒。随即,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由远及近,逐次亮起,刹那间,遍地生光,恍如白昼。到最后祖师祠堂也蓦然亮起。以祠堂为中心,一个玄妙阵势,与天上的云雷遥相呼应,运转开来。

祠堂上方的青色亳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升腾流转,越来越高,越来越亮。渐渐溢出谷口,聚拢在盖聂身上。盖聂周身青紫二气缭绕,宝相庄严,犹如天神降世。突然二目圆睁,双手作托天之势,向上一举,喝道:“开!”

那一道紫青光柱,从他双手喷薄而出,冲天直起。挟雷霆万钧之势,击在九鼎诛仙阵之上。恍如日月爆发,强光刺得人睁不开眼来。两股能量相撞引发出巨大的余劲,波浪般向四外发散开去,所过之处,无论草木山石,飞禽走兽,皆化为尘埃。

这一击之威,将方圆百丈,削为平地。

鬼谷之中,更是有如台风过境,一片狼籍。石壁崩裂,竹木断折,连那些拱卫祠堂的竹屋也倒塌了多半。

只有祠堂周遭数丈之内,毫发无伤。那祠堂之上的光晕又流转了许久,才越来越黯淡,慢慢消失。

盖聂狂喷了一口鲜血,往后便倒,一直从迷天云阵上坠落而下,落入了鬼谷大湖之中。

九鼎诛仙阵形成的白色光幕与紫青光柱竟如互相消解了一般,都化作光点,崩散于空中。那一众围攻盖聂的修仙之士,再也维持不住阵法的运转,齐齐落于地上。个个脸色惨白,鼻孔嘴角,都淌出血来。

这九鼎诛仙阵极耗功力,众人功力不足,只好由一人在前维持,一两人在其身后将功力力注于其身相助,才勉强得以运转。相比之下,身后相助之人伤势自然轻得多。片刻之后就有几人已回复过来,当先便要跳入谷中。却听一人冷冷道:“怎么,几位道兄这就忍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