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武侠古典仙侠求仙记
2500000048

华山论剑6厘大大评《求仙记》

泛泛而谈——散评《求仙记》卷三

泛泛而谈——散评《求仙记》卷三

今天闲,正好补上这拖了又拖的文。接连四五天,翻了两三遍,大体来讲,就偶看来,求仙这书虽说算不上精品,至少也说的上文笔扎实、骨架齐备,所以也绝不是什么毒草。当然,偶眼中的好书,多半就是票房的毒药,所以写书人可以凭借的除了自己那点功底和对市场的理解。编辑和评者的看法意见只作参考,自信和坚持主见才是健康的心态,so,作者有些谦虚过度了。貌似跑题在,拉回正文……

《求仙记》讲是一个有历史背景的仙侠故事。背景是时下流行的战国末大秦初(《英雄》什么的应该还没完全过时吧……),又有徐福(市)主演,秦王、荆柯、高渐离众名角客串龙套,所以票房基础应该不差。“求不死药”是中国“仙话”缘起(至少先于道教体系存在),又试逢上古神话消而不逝(至少楚神话体系商存,小村小寨就不说了),诸子百家欲立道统取先民遗风而代之的年代,所以文化味也不算差。

可是,分歧也出现了,是照顾票房,还是要偏重文化呢?

近期的在网上流行仙侠作品中,烟南执笔的《尘缘》似乎也没把历史文化什么的当回事,神机大大更是把“通天”“佛祖”之流当棋子摆弄着玩,老管貌似也搞起传说中的魔兽大战来了……是不是说,把无知当有趣就是当今主流读者的选择,作者们应该努力去迎合他们的胃口?还是古典些,传统些,象金老那样书、剑两不忘且说恩仇,细致的去打磨书中的历史背景,培养文化气息?

两者兼顾对新手来说要求似乎过高了。如何取舍不是偶现在能把握的,也不是分卷评所能负担的,so,下面尽量抠紧故事性来说,反正金老都说过,写小说首先是要讲好故事~恩,找不到合适的框架来套,也厌倦了总结归纳,索性按章节顺序一口气说下去。想来原文篇幅不长,不至于太散,正是偷懒的良机……

1)南疆

南疆,十万大山中。

…………

回想当日与盖聂共赴鬼谷之时,同样自这片荒山中穿过。但是两人笑谈赏景,走得轻松舒适。比及如今的狼狈情形,真是恍如隔世。

既然是重回,徐市就不应该对以前走过的路完全没有印象的说,最好简略的说明下吧。不过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小狐狸宝儿身上,此处离小狐狸父母葬身之地不远。

且看前文:

小狐狸终于发现异样。“呜呜”叫着,拿小嘴咬着银狐皮毛,奋力拉扯,似乎想把母亲唤起。声音细小柔弱,宛如婴儿啼哭。金狐银狐都血泪交流不止。

小狐狸重回故地,不应该只是缠着石头搞怪的说。至今为止,宝儿的性格有可爱、娇憨、顽皮、嗜宝,但是总不能归于无情吧。

2)思绪

徐市看着石头身影消失在树后,思绪渐渐飘到大山之外。心想,不知道中原各国的战事,如今是什么境况?秦国兵势强盛,各国恐怕都难以抵挡。燕国与残赵联合,可有什么效果?姬彦……如今是否平安?大哥、先生他们,现在又身在何处呢?我到昆仑山完成了师父的遗愿之后,定然要寻找他们的下落。

又想道,我既然已经是鬼谷弟子,这维护正道的责任,却也是推脱不得的了。那些敌人抢了玄天鼎去,还不知道藏着什么阴谋诡计。玄天鼎关系着天下安危,岂能任由他们胡来?我须得早日找到师兄,助他一臂之力。只是我的功力还太浅……师父所传的太乙剑诀,究竟是真是假?说是真的罢,我这些日寻不到一点头绪,剑法半点进步也没有。说是假的罢,师父又怎会骗我?那法诀虽然看似荒诞难明,但是隐隐却有包含着一股至理。有时候睡梦之时浮上心头,仿佛全身的经脉也随着慢慢运转一般……

感觉这里的心理活动,大部分可以搬到前文“ 石头”里去。象这样一齐写来,难免显得这主角有些头脑不清、思维散乱,而且打乱了章节原有的叙事节奏的说。

3)打虎

狂奔出十数丈远,眼前树木一分,现出一块不大的林间空地。一只吊睛白额的猛虎正被三个手持猎叉和枪棒的大汉围在当中。四周寻看,石头抱着一棵大树,宝儿蹲在他肩膀上两只爪子捂住双眼,都还在瑟瑟发抖。徐市忍不住轻笑了一下,见他们无事,总算放下心来,又向空地上看去。

这里是不是考虑给虎兄一个特写。

另,飞扑一半失力落下,然后被挂在肚皮上的长矛贯穿的死法,有些难看的说~

对了,打斗过程中似乎缺了水柔的弓箭,同伴有难,弓箭手应该及时救援呀。

4)水柔

为首的汉子爽朗一笑,正要回答。突然听到那个身背弓箭的女子冷冷道:“你们是秦人?跑到我们苗疆来做什么!”

…………

乌察有些过意不去,悄悄趁水柔没注意时拉着徐市走到前面稍远处,小声道:“徐兄弟,水柔有失礼的地方,你不要见怪。其实她性情不坏,只是她父母都被……秦人杀了,一家人只活下她一个,因此才痛恨北方的中原人。”

刁蛮的形象是出来,后来的变化也掌握的不错,但是出场没外貌描写总是觉得缺点啥。

5)周苗

在水柔看来,自然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公子哥儿,哪见过这些勇士才能取得的战果。

如果水柔终身未出苗寨,那么她对“公子哥儿”的认识是从哪里来的?其他寨民对中原人士的印象有是怎么得出的?临寨被秦人所屠,唯水柔一人伤怀,旁人反应冷淡,似乎有些不合情理。

6)写景

长老并不住在寨中。这寨子依山而建,后面有一条蜿蜒的小路通往半山腰,长老的居处就在那小路尽头。今夜月朗星稀,白霜满地。因此乌察也没有点火把,就借月光领着徐市沿小路向上走去。

睁眼看去,入目是一片漆黑。四外皆无声息,几乎能够听得见自己的心跳。这样的无尽黑暗与寂寥,比什么丑陋妖魔,凶恶景象,还要让人心生恐慌。

感觉这两出景物描写应该再具体些,前者是苗寨的标志,后者可以用来增加恐怖的气氛。

7)修为

梼杌、毕方万年修为,却不如凡人几十年的修炼,天狐夫妇几百年的道行却被众妖兽尊为王者,不同物种间修炼速度的差异似乎过大了。

8)柔情

徐市重新认识了这个女子。一个肩负的血海深仇,而不得不坚强起来的女子。她虽然箭术高超,性格蛮横冷漠,你越是了解她,却越是想把她紧紧搂进怀中,拼却性命地保护她!

徐市恍然觉得,水柔身上,隐隐竟有另一个人的影子……

…………

水柔拿手打着拍子,轻轻和着曲调。脚下的小河上泛着点点鳞光,这一幅夜色下的画卷,真是说不出的柔和静谧。

期待了很久的感情戏,总的来说写的不错。个人觉得还有几处小瑕:和水柔谈情的时候提及姬颜,有些不合时宜;河畔吹曲的场景渲染的不够,才刚看出点感觉,结果就被生生的打断了;收尾赘述太多,其实只要用一句话点出外敌来袭即可。、

总的来说作者的文字功底和布置线索的能力都不错。但是笔风偏平,该出彩的地方不出彩。构思还不够细,少数地方缺乏逻辑。恩,进一步提高要求的话,人物方面,除了水柔以外其他新出场的角色们形象模糊,苗斋缺乏有代表性的人物,典型性不足。只看出这么多了,其他的东西不就目前放出的文字还很难说的清楚。个人浅见,泛泛而谈,多有怠慢,作者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