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穿越大唐之开局成为李二私生子
2508900000008

第八章 同样的目标,同样的伟大

最开始,说到李扬过世的父母,刚听了几句,长孙兄妹的脸色便都凝重起来。

二人不住对视,颇有深意。

不过随着李扬说起家族历史,长孙兄妹才渐渐脸色明朗起来,不时插问一句,有说有笑。

李扬倒没觉出什么,浑不知道,自己已经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原来他先前说的情况,和十八年前李世民在泾州时的经过大有关联。

大隋义宁元年,李渊父子在晋阳起兵造反,所到之处隋军望风披靡。

因功封为秦王的李世民,在泾州认识了一位绝世美女,二人成就姻缘,据说还生了一子。

那时的李二已经三十一岁,和长孙公主成婚已经十五年。感情极其融洽。

这时候忽然有了私生子,作为正牌秦王妃的长孙氏怎能不慌。

可是不久李世民就从泾州回来,身边别说孩子,美女也没带一个回来。

这事儿从此成谜。

到后来李世民成了唐太宗,更加没有人敢问起。

而李扬说起的自己母亲,活脱一个泾州美女,认识富豪公子的故事。

加上他相貌有一半酷似李二,另一半显然是接受了美女母亲的基因。

所以长孙兄妹都是越听越心惊,如果这是李世民的私生子,那么将来进不进皇宫?

他这么有本事,那些皇子个个都不是他的对手,这大唐天下,岂不是被一个私生子给得了去。

不但长孙皇后着急,尤其长孙无忌,已经隐隐动了杀心。

不过李扬话锋一转,说起父亲一族乃是长安本地的大户,曾经颇有钱粮,药坊,医术,都是祖传。

又让长孙兄妹慢慢放松心情。

明显就是两个家庭。虽然李扬相貌有些疑问,估计只是巧合而已。

这时德叔已经把药煎好,端了上来。

那婆子服侍着长孙皇后把药服下。

片刻,长孙皇后就觉得神清气爽,精神焕发。原本的胸口憋屈,再也没有感觉了。

“小神医!真的了不起。我自觉病已经完全好了。”

听到妹子的话,长孙无忌也是十分高兴。

长孙皇后赏了李扬一颗猫儿眼的宝珠,长孙无忌也给了他一块价值不菲的美玉,作为谢礼。

李扬两世为人,还是见过一些好东西的。一看这两个物件,即使是在现在,也是不得了,估计至少能买下这里半条街了。

有了物质做基础,三人之间的关系,马上融洽起来。

“公子!要不要留二位贵客在这里吃饭?”眼看到了饭时,德叔给李扬一个眼色,意思留他们吃饭,吃了咱家的饭,估计又是一笔赏钱。

李扬会意,这兄妹俩一看就是大商人,出手就是这么豪阔,不过再有钱,也不可能吃过我做的美味。要是尝了我的手艺,只怕以后就会常来了。

“这个咱们倒是无所谓,只是不知二位……”

李扬装着犹豫,长孙无忌可是不犹豫,他早就听李二和李靖,都说过这个少年的手艺。

“主人若是有心,我兄妹怎敢回拒,那就叨扰了。”

于是李扬亲自下厨,搞了几样小菜出来。

水煮肉片,手抓羊肉,油泼葫芦头。一大碗香菇鸡蛋羹。

三菜一汤,菜还没上齐,长孙兄妹已经馋的不行。

皇宫御厨几十位,加起来也做不出味道这么好的菜肴。

好在兄妹俩久历富贵,还算没有失态。

长孙无忌本不是好酒的人,不过听李二说起过李扬自酿的白酒多么的醇厚绵长,也想尝试一下。

“如此好味!可惜无酒!”

德叔就等他这句话呢,原来他今天也想喝酒。而且经验告诉他,一旦白酒出动,多半会有小费。公子大度,小费几乎都是给他留着攒下养老了。

“公子……”德叔看看李扬。

李扬点头。

德叔立刻取来一瓶白干,说是瓶,不过拳头大小,更像个圆罐子。

长孙无忌心里有准备,知道这纯白酒高度浓缩,可不是那味淡的混汤子。

德叔给长孙无忌和李扬各倒了一小杯,却没给长孙皇后倒,而是拿来另一瓶玫瑰露。

就是李扬自酿的一种粉红色的葡萄酒,虽然也有酒味,但是不浓,和市井中的米酒也差不多,不过味道就强太多了,酸酸甜甜的,特别适合女士。

长孙兄妹各自一喝,都是赞不绝口。

又相互交换着尝了尝,更加赞叹有加。

德叔等了半天,始终没有赏钱下来。心中着急。

其实他不懂行情,刚才那宝珠和美玉,已经是价值不菲,能把仁桂药坊买下十个都不止。

德叔心有不甘,于是又撺掇道,“二位贵客,来一趟也不容易,我们公子的方子,你们也不多抓几服药回去煎?”

李扬连忙道,“德叔!病人也要回去看看效果嘛,你不要多话。”

德叔这一番做作,长孙无忌是久历事故的人,自然是听出来了。

于是微微一笑,又从怀里掏出一小锭金子来,丢了德叔,“那就麻烦你,给我装些药回去。”

当朝宰相,身边怎么可能带钱,刚开始给的看病钱,还是事先准备好的。

幸亏他身上带着几个金稞子。是过年的时候轰小孩子剩下的,于是给了德叔一锭。

这锭金子是宫中的出产,不过半两重,却能换几十串开元通宝。

德叔这辈子,也没见过几次真金子,这次这么多钱,可不敢自己留着,于是又看向李扬。

李扬笑道,“既然如此,你就去开上十服药出来,不够的再用人参,麝香,牛黄,虫草这几味补齐。”

德叔点了点头,兴高采烈地去了。

“李公子!你年纪轻轻,技艺满身啊。这医术,书法,酿酒,烹饪,无一不是大师级的人物,如此人才,却屈就药坊,真是可惜啊。”

这是他的开篇语,接下来就想说我做买卖久了,认识几个官人,要不要投靠官府做个大官。

没想到李扬根本就不在乎。

“有什么可惜的。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良相治国平天下,救民于水火;良医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不同的方式,同样的目标,同样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