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人文史地传中华经典,读家训箴言——至清品行
2588500000022

21、人生八德 克己成人

原文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字是八个柱子,有八柱始能成宇,有八字使克成人。圣贤开口便说孝弟,孝弟是人之本。不孝之弟,便不成人了。孩提知爱,稍长知敬,奈何自失其初,不齿于人类也?

——姚舜牧《药言》

白话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个字是八个支柱,有了它们才能撑起人生的天地,有了它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圣贤开口便教导人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就是因为这两个方面都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否则就没有资格做人了。人在孩提时就懂得友爱,稍长大些懂得尊敬,为什么成年后却失去了原有的美德,遭到世人的唾弃呢?

家训史话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华夏子孙。

孝:就是孝顺。孝顺父母,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孝顺就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悌:就是悌敬。悌敬兄长,这是做弟弟的本份,悌敬是报兄长的恩,同时做兄长的也要关爱弟弟。

忠:就是尽忠。尽忠国家,这是做国民的责任,尽忠是报国家的恩。

信:就是信用。信用朋友,对朋友言而有信,行必笃敬,不可以失去信用。

礼:就是礼节。见到人要有礼貌,应该鞠躬,不行礼就是野蛮的行为。小朋友!见到师长要敬礼,见到父母也要敬礼。

义:就是义气。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无论谁有困难,要尽力去帮助他解决问题。对朋友要有道义,无条件来援助,绝无任何企图的心。

廉:就是廉洁。有廉洁的人,无论见到什么,都不起贪求之心,没有想占便宜的心,而养成大公无私的精神。

耻:就是羞耻。凡是不合道理违背良心的事情,绝对不做。人若无耻,等于禽兽一样。

中国古代以八德为基础,维持人伦关系。人伦为: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义妇德,兄友弟恭,朋友有信,即五伦关系。

儒家思想认为,春夏秋冬四时的运行是自然秩序,人伦关系也是自然秩序,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这就讲人与人的关系,这个关系就是道。遵守自然的法则,这就是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友有信,那就是德。所以中国人讲“孝、弟、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德,这个八德有两种讲法,另外一种讲法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都是古人所讲的八德,道德简单的解释。古圣先贤没有不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

古训今鉴

中国儒家思想一度被认为是过时失效的,早已不符合现代的规章制度。确实我们早已不用五伦八德治理社会,但只要人类还是群居社会,只要社会还在进步,就不能没有社会制度。现代中国仍然需要八德,这似乎就是古老的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依然深厚的理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