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人文史地摄影有道
2598100000057

2.怎样才算拍好风景

风景摄影涉及的题材十分广泛,举凡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园林花圃,都市田野等等,差不多户外所见的各种景物,都可作为风景摄影的素材。要拍好一幅风景照片,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1、主题鲜明:拍摄风景照片的目的,是要表现自然景色之美。一幅好的风景照片,除要把景物表现得和谐悦目外,还应当是抒情的,要"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也就是要具有我国古代美术创作上所谓的"意境",才能使观者不仅会产生对景物本身美感,还会从中产生某种联想,获得一种画面以外的美的享受。因此,在拍摄任何一张照片时,都应有一个明确的创作意图,也就是照片所要表现的主题。照片主题的产生,可以来自摄影者事前的精心构思,也可以产生于现场的刹那间。但是,不管怎样,一幅富有意境的照片的主题的产生,全在于摄影者对美的理解,是摄影者感情和思想的表露和抒发。因此,拍摄前对现场各种景物进行细致的观察,是极为重要的过程。这不仅是为了熟悉环境,便于寻找拍摄角度和光线,更重要的是融入自己的感情,找出各种景物的美的因素,以及景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如弯曲的小溪,泛起的水波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使景物人格化,如以傲寒不凋的劲松象征坚强不屈的性格等。做到景为我用,主题才能鲜明。

2、主体突出:风景摄影都取材于自然之中,涉及的对象非常广泛,不论是山水、树木、花草、建筑,或是雨雪、日出、日落等自然现象,只要是可供人观赏的景物,都可作为主体加以突出表现。

正是由于风景摄影取材于自然,它和拍摄人物等就有所不同。自然界中所有景物几乎都是固定不动的,不能像人物那样可按摄影者的意图任意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现场光线和景物分布的限制。任何一个地域,景物的分布可能是集中的、分散的、可能是某些景物集中在一起,某些景物分散开来。因此,为了按摄影者的意图,达到突出某一作为主体的景物的目的,只能根据现场情况,通过选择不同角度来改变光线和景物分布情况的办法来完成。

风景摄影的主体,应选择最能表现主题的景物,也和主题一样,要事先选好。主体选定后,再决定衬景。拍摄时,所选择的摄影角度,不论是光线情和景物的分布,都要有利于主体的突出。景物的安排原则,应尽量做到符合构图的法则。

3、画面优美:一幅好的风景照片,除要求主题鲜明、主体突出外,还要求画面必须是优美的。优美的画面是通过熟练的摄影技巧完成的,如曝光、用光、滤光镜的运用、精良的制作等等。诸如曝光和用光不当,都会使照片失去层次和空间,甚至失去画面的真实感。曝光不足,会使白天变成夜晚;曝光过度的黄昏或夜景,会使画面产生白天的效果;过分柔和的正面光,会把深远的空间表现成一个平面...因此,要拍好一幅优美的风景照片,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忽视摄影基本技巧的运用。但是,任何技巧的运用,都应起着烘托和渲染主题用。过分玩弄技巧的作品,只能使人感到离奇和失真,不能构成画面的美感。

一般来说,对于象沙漠、高原、雪山等雄浑大气的风景来说,为了获得出色的视觉效果,可尽量的使用CCD尺寸较大、像素较高,光圈可以收缩的很小并具有广角镜头的数码单反相机或准专业数码相机进行拍摄。选择用这类相机拍摄雄伟风光的原因在于,这些相机可以比一般的数码相机获得更为细腻而清晰的图像细节,如果想令你所拍摄的风光图片,从近景到中景再到远景都获得完全清晰的全景深像场效果,那么f值小于11的小光圈镜头则更是必须的。而广角镜头相比起一般的长焦和标准镜头来说,则可以获得更大的视角,和视觉范围。

而对于那些小桥流水人家的局部风景来说,拍摄者则应根据情况来选择镜头和相机。一般的,如果非常喜欢拍摄象图2中这样的屋檐、墙基之类的局部风光图片,拍摄者可以尽量使用较长焦距的镜头进行拍摄,以便于在拍摄时轻松的拉近与被拍摄对象的距离,并获得将景物放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