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人文史地传中华经典,读家训箴言--达善治家
2598200000007

6、彼令兄弟,绰绰有裕。不令兄弟,交相为癒。

原文

贤者之于兄弟,或以天下国邑让之,或争相为死;而愚者争锱铢之利,一朝之忿,或斗讼不已,或干戈相攻,至于破国灭家,为他人所有,乌在其能利也哉?正由智识褊浅,见近小而遗远大故耳,岂不哀哉!《诗》云:“彼令兄弟,绰绰有裕。不令兄弟,交相为癒。”其是之谓欤。

——司马光《家范》

白话

贤能的人对待兄弟,有的能以天下国家互相推让,或者争相代死;有的愚蠢者却往往争权夺利,锱铢必较,因为一时的忿恨,或者争吵不休,或者大动干戈,以至家灭国破,为他人占有,这样做好处何在?那正是因为他们智识短浅,贪图小利,而导致因小失大,这难道不是很悲哀吗?《诗经》说:“兄弟之间和睦,家产就会绰绰有余;兄弟之间不和,就会贫病交加。”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家训史话

南朝齐高帝萧道成有19 个儿子,这19 个人并非一母所生,而是出自于萧道成的10 个后妃。萧道成担心死后儿子们像刘宋宗室那样自相残杀,临终前一再告诫他们要讲兄弟之情。

萧道成死后,长子萧赜继位为帝。与萧赜同母所生的还有豫章文献王萧嶷。萧是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史书上记载说他不乐闻人过失,左右有写信互相告发,萧嶷看也不看,就放在火中烧掉。他在维系异母兄弟之间的情谊方面也起了很大作用。武陵昭王萧晔,是萧道成的第五子,是罗太妃所生,与萧赜是同父异母兄弟。萧晔刚颖俊出,善弈棋、作诗,被萧道成认为是诸子中作诗最好的。萧赜继位后,萧晔多次以言语顶撞,所以萧赜很不喜欢他,兄弟二人的关系一度紧张。萧嶷知道后,利用一切机会进行调合。

有一次,萧赜来到萧嶷府中,设宴招待所有兄弟,唯独不让萧晔前来。正当众兄弟兴高采烈之时,萧嶷却发出一声长叹。萧赜忙问何故,萧嶷说:“今日宴饮,众兄弟尽欢,风和日丽,更增添兴致。在这美好时刻,更令我想念武陵王。”萧赜听后,立刻命人将武陵王萧晔请来。在酒宴上,萧赜兄弟又以射箭助兴,看谁射箭命中率高。萧晔善射,百发百中,不禁又得意起来,他傲慢地看了看众人,问:“看我身手如何?”萧晔的表现又使萧赜很不自在,脸上露出不高兴的样子。萧嶷见此情景,赶紧对萧赜说:“五弟平常可不是这样,今天是陛下在此,他仰藉天威,才有如此技艺。”一番话说得萧赜又高兴起来。

中国古代讲究孝悌,孝即对长辈的尊敬,悌即兄弟间的友爱。在封建皇族中,由于政治、经济、宗法等多种原因,父子兄弟间常常出现紧张关系。萧赜与兄弟的关系也是如此,但萧嶷能以自己的机智,调解兄弟间的紧张,维系兄弟间的友情,也是一个善治家的人。

古训今鉴

萧嶷维护兄弟之间的血缘温情,自然与他明确家庭的政治利益所在有密切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强调兄弟之间最高利益之所在,可以弥合许多不必要的争执和分歧。只是这样一种为了政治权力不惜骨肉相残的历史事件早已司空见惯,萧嶷的努力与牺牲,也许只能是一种理想追求。但是他这份治家的精神,需要兄弟间和睦相处的努力是无可非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