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传奇三国:开局我想见貂蝉
2654100000052

第52章 稳住别急

陶谦心情激动,却仍端坐在火盆旁边,缓慢的似津津有味的嚼着饼子,虽然饼沫子边吃边从嘴角往外掉,他却不并不在意,道:“非常好,袁术果然还是盼着老夫早死的,孙正呢?有没有引兵去营外埋伏?”

陈兰笑意不减,道:“主公,孙正已按照主公之前的吩咐,埋伏好了,只等袁术的兵马冲进陷阱,到时候前后夹击,必定能活捉袁术,主公这一招诱敌袭营之计,实在用得妙啊。”

陶谦摆摆手,从旁边矮几上端起一碗仍在腾腾冒着热气的开水,从碗边滋滋的抿了几小口,然后又稳稳的放回矮几,道:“稳住别急,敌人只要没跑进陷阱,就不能高兴得太早,想活捉袁术,只怕没那么容易,一有危险他跑得比兔子还快,捉他不易啊,其实想想,如果刘振和杨奉的旧部,能控制寿春的话,让袁术回不了城,那就好了,现在袁术三员大将非死即伤,是袁术防守最薄弱的时候,只要刘振率人揭杆而起,必能把袁术赶出寿春。”

陶兰拍手道:“主公此想法果然妙啊,只是当下不知刘振有没有这种觉悟,他若能把事情想到这一步,就好了。”

陶谦道:“袁术有财无德,手下大多人对他不满,刘振只要惊呼一声,必能一呼百应。”

正当这时,有兵来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把手一拱,道:“报告主公,陈将军,寿春刘将军派使者前来。”

陶谦与陈兰互看一眼。

陈兰道:“将使者请进来。”

“诺。”

眨眼间使者便走了进来,是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一身的轻装,礼毕之后,说道:“陶牧长,陈将军,我家刘将军说,此次袁术率城中重要的谋士和武将出城了,留刘将军守城,他已经联络好了杨奉的旧部,到时候不让袁术归城,请陶牧长做好入城准备。”

说罢,又自怀中掏出一块布递给陈兰,上面果然是刘振的笔迹,写的内容与使者所述一样。

陶谦道:“太好了,若此次能把袁术堵在外面,刘振将立下大功一件。”说罢对使者道:“你且回复刘将军,进城之后老夫必有重赏。”

“诺。”

使者离去。

陈兰笑道:“主公啊,真是被你一语中的啊,刚说到这件事,刘振就这么做了。”

陶谦心想,总算是能进城吃肉了,今年不用在野外过了,想罢便大叫一声:“苍天助陶不助袁呀,哈哈,实在是太好了,冯梦梦,老夫来啦!”

陶谦说着话,就兴奋得端起了水碗,喝一口便被呛到了鼻子,不停的咳了起来,咳得脖子通红。

陈兰在给陶谦轻轻的捶着背,关切的问道:“主公,您没事吧?”

陶谦这时沉静好一会儿,自己咚咚的拍着胸膛道:“哎呀,老啦,老啦呀,喝口水都能被呛到,着实是老啦呀,哎呀。”

说着话,陶谦又坐回了火堆旁,用烧火棍捅了捅烧尽的柴火,道:“今夜注定是个不眠夜呀,陈将军,你去准备一下,待会儿一定给袁术一个迎头痛击,让他知道老夫的厉害!”

“诺!”

陈兰迈着响亮的步子出去了,步子中都带着无以言表的兴奋,过了今夜,就可以美酒佳肴了,能不兴奋吗?

不知为何,陶谦在陈兰走出去之后,心里有种莫名的不安,总感觉一切来得太顺利了,虽然他希望刘振能控制住寿春,但是仔细想想,袁术祖上四世三公,虽说有财无德,但还是有很多人忠于他的,毕竟受过他的恩惠的不在少数,即便是知道袁术无道,也不可能说反就反的,有些人跟随袁术几年,而有些人却跟随袁术几十年了,这种根深蒂固忠于一个人的思想,不可能说变就变的。

杨奉的部下恨袁术,是因为袁术无故杀杨奉,而刘振是因为受到了袁术的辱骂,其他人只不过觉得袁术无道,他们的根本利益并没有受损,所以要反袁术还需要一个心理过程,而这个过程必将是漫长的。

越是到关键时候,心里就紧张,陶谦只觉得自己的心在呯呯的狂跳,甚至能听到自己心跳声,拿烧火棍的手开始颤抖起来,他竭力控制着,想让手停止颤抖,可无论他如何努力都没有用,他觉得自己的手已经不受控制了。

不知过了多久,帐外的喊杀声疯狂的响起,偶尔听到几声:“冲啊!活捉陶谦!”

紧接着就是士兵撕心裂肺的惨叫之声,此起彼伏,声声清晰的回荡在陶谦的耳际,陷阱就在营门外,陶谦本不想出去看的,他想那场面一定是血腥的,但孙乾此刻已经进来了,火急火燎的对陶谦道:“主公,营门前正在激战,也不知袁术带了多少人来,我们要不要提前逃跑啊?”

“啪!”陶谦听到“逃跑”二字,起身就给了孙乾一耳光,只不过打在了他的帽子上,然后就愤怒的骂道:“混帐!老夫身为三军主帅,岂能逃跑?再说了,袁术大军已经中伏,该逃的是他们?这一点你都搞不清楚,还配待在军营吗?老夫真不该带你出来,真是气煞老夫也!”

孙乾心想,我本就不想来,是你硬把我带来的好不好?

“走,陪老夫到外面看看,袁术应该已经支撑不住啦!”陶谦见孙乾低头不语,乖乖的接受了自己的教训,就打算出去看看战况。

已经起风了,雪已经停了不知多久,但气温依旧很低,一出帐篷就有一阵恶魔一样的风,把衣服里存的热量一扫而光,然后脖子就凉得厉害,陶谦有意的缩了缩脖子,听着渐渐远去的喊杀声,在孙乾的掺扶下,缓慢的走出了大营。

当陶谦走到陷阱边上的时候,对战双方早已不见了踪迹,只留下一些尸体冰冷的躺在雪地里,有袁兵的,有陶兵的,当然袁兵居多,他们在中伏后一定是惧怕的,人一旦惧怕就容易被杀,有些长矛还静静的插在士兵的胸前。

鲜血染红了白雪,在如银的月光的映照下极其的惨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