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传奇浅谈宇宙
2870000000001

天文学简历

宇宙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庄子”最先提出的。

宇是指上下左右,指的是空间。宙是指,过去现在和将来,也就是时间。

庄子本名庄周,子子休(公园前369年生-逝世于公园前286年)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他是先秦七子之一,道家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创立了哲学派庄学,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说宇宙和万事万物一样都有一个开始,然而开始之前还有一个开始,以此类推,无穷无尽。

一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地心说”(Aristotle,公元前384年-前322年3月7日),出生于希腊色雷斯斯塔基拉,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他和柏拉图、苏格拉底(柏拉图的老师)一起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16世纪,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用它观测到了地外天体,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出生于意大利西海岸比萨城,毕业于比萨大学,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之一,“观测天文学之父”“近代物理学之父”。

1687年,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阐述了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力学和天文学的基础,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被誉为“近代物理学之父”。

爱因斯坦在1916年发表了《广义相对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nsta?n/EYEN-styne)1879年3月14日 ——1955年4月18日)是出生于德国的理论物理学家,他发展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与量子力学一起)——相对论。

1929年哈勃发现了关于距离与红移之间的关系的“哈勃定律”(埃德温.哈勃Edwin Harbert1889年-1953年)被称为是“20世纪天文学最大的发现”

勒梅特1932年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乔治.勒梅特( Lemaitre, Georges 1894.7.17 - 1966.6.20 )比利时天文学家和宇宙学家。他提出现代大爆炸理论。

霍金“量子力学”的开创者。史蒂芬·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出生于英国牛津,毕业于剑桥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与理论物理学系物理学家,人类历史上伟大人物之一,被誉为“宇宙之王”。

他们和许许多多没有提到名字的,为人类解开宇宙之谜而付出了毕生的精力,甚至献出生命的科学家们一起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水平推到了现在这个高度。

随着各种铺天盖地的传媒,和手机电脑的普及,现代人对天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与日俱增的。

一提起宇宙这个话题,人们最感兴趣的问题恐怕就是,宇宙到底有多大,是无限的还是有限?

那么按照现如今的天文学界的结论来说,宇宙是有限的,还有一种说法叫做有限而无边。

这个“有限无边”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很简单,就拿我们的地球来说吧,地球地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约6371公里,应该说地球是有限的吧。

人们只是听说过,天涯海角。可以谁又听说过地球的边在哪里了呢?

那么问题又来了,地球是圆形的可以说它没有边,难道宇宙也是圆形的吗?

其实宇宙是不可以,以形状计,或者是以方向计的,简单的说,就是如果我们有了足够强大的速度,想要去到宇宙的尽头的话,从地球上出发,无论我们往哪个方向走,其结果都是一样的到达一个同样的目的地。

宇宙是个广袤巨大的空间,其间弥漫着各种的天体和物质。基于一代又一代天文人孜孜不倦的观察,人们通过望远镜等先进的设备,通过最早的,星图绘制,到后来的星空照片,天文学家们上千万次的比对,人们发现宇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一直在运动和变化的状态中。

宇宙当中存在着太多人类关心的未解之谜。我们地球是唯一的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吗?各国都争先恐后的探测月球,其实不是为了科研,而是有一个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大秘密?太阳真的有一天会爆炸吗?我们的银河系在向着大仙女座星系飞奔,这两个星系早晚要合并吗?

等我稍作介绍之后,本书将带领大家从我们的家园地球出发,奔向宇宙的深处,寻找宇宙的尽头。咱们边走边说,类似于上面提出的问题,本书将一一作答。

最初人们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天圆地方”说认为天空是圆形的,巨大的穹顶之上镶满了一颗颗的恒星,它们每天从地平线的东方升起,西方落下。而大地是平的,是方形的,我们是这个宇宙的中心,主宰。

如果不借助现代科学仪器,以及一代代天文巨匠们给我们积累下来的天文知识。即使到现在,如果你在一个晴朗的夜晚去观看星空,看久了你都会觉得满天星斗在围绕着你的头顶盘旋。

因为在直观视觉上确实如此,这一切都是地球自转,给人们造成的错觉。

古希腊著名的学者,亚里士多德,就是地心说的坚定拥护者,由于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得当时的地心说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了不可撼动的观念。

他认为天与地各自有着自己的生存规律,天上的一切都是永恒不变的,而地上的万物都是需要由生到死,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的。

他提出天体只在自己的“本轮”做稳定的圆周运动,万古不变。

当时的人们无论是政治上,还是思想上都被基督教会牢牢的把控,由于地心说符合教会的教义,即天地万物皆是上帝创造的,地球和人类即是宇宙的中心。

这种说法更易于让教会束缚住人们的思想,所以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得到了教会的大力吹捧与宣扬。

以至于在此后长达1000多年的时间里,如果有人胆敢对此提出质疑,或者持不同意见者,均被视为是亵渎神灵,是异端邪说,必遭至残酷的打压与迫害。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6世纪,伟大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出现推翻千百年来一直牢牢占据人们心头的“地心说”

尼古拉·哥白尼(外文名:Nikolaj Kopernik,1473年2月19日-1543年5月24日),出生于波兰托伦市,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

他在经过了长达30多年不知凡几的观测与推算过程,再加上前人的研究成果,哥白尼终于提出了改变世人思想观念的“日心说”

他系统的阐明了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它只是一颗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并且环绕着太阳旋转的行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