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题材奔腾的大龙河
3131800000007

7·光阴似箭

7·光阴似箭

小赵春华不论春夏秋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走过村庄中间清朝时期建造的那座青砖垛子风火墙的古老房屋。

房屋前面有两只飞翘而起并且像人竖起大拇指般朝向天空的屋檐,两只屋檐的中间高挂着一块古老的鎏金字体的“进士”匾牌。

匾牌的下面是村庄中的一条水沟,浅浅的流水沿着那些坚固的青石沟岸静静的流淌着。水沟旁,就是小赵春华他们村庄中间的一条用几尺宽的石板铺成的道路。

随着春天的到来,路边的那一两株桃树,枝头渐渐地绽出了红红的蓓蕾。

几天春风劲吹,一根根桃枝上,花开得格外热烈缤纷。在晴天初升的朝阳里,热闹地嗡嗡着采蜜的蜜蜂,还有翩迁起舞着美丽多彩的蝴蝶。

村后高耸的青山像一道美丽的剪影,上面长满了青葱的松树,那间杂其中的栗树新发了嫩叶,散发出一片绒绒的嫩黄。

村旁田野里,田埂上草儿萌发出来,变成了青青的一片。

转瞬就是满田野的禾苗青青郁郁。

又是稻谷黄熟,农民们抬着谷桶开始了收割。

渐渐的,村后的群山慢慢变成了黄色,天气进入了冬季。

群山由黄转绿。时间一晃几年过去了。

十三岁的赵春华在大龙河完全小学“当当当”的钟声中从那所学校的大门里出来,他人长高了一些,也结实英俊了一些,由于书本知识的润泽,他的目光里有着与其他人不一样的坚定与涵养。

这些年,他依然还是那样独往独来的上学读书。在他家简陋的堂屋的墙壁上,那些学校发给他的“优秀学生”的奖状,已经快要把他家的那一边张贴满了。

现在已经是六年级学生的他,不仅是他的个子长高了一些,而且脸上已经有了一层书卷气息。在夕阳无限魅力的时光里,赵春华膈肢下夹着几本课本,走过了一片田野之中的大路,走上了那座陡陡的仿佛是悬挂在峭壁之上的桥墩上面三块长长的石板架起来的古老的石板桥大激头。

他的有神的目光有时去留意一下桥下那奔泻而下洁白如玉的流水,有时也去留意一下荊蓟丛里初长出来的绿茵茵的绿草。

他的身上穿了一套蓝色斜纹布做的学生装,胳肢窝下夹着几本课本都因为被他无数次的翻阅而卷了角,尽管人还是很瘦很瘦,却变得有了书生之气。

在他偶尔转头去看看那奔泻而下的流水时,也许他的心里刹那间记起了当年曾经的那个小冯丽娟,记起了当时为冯丽娟与曹薪水打的那一架。

他的脸上,似乎有所留恋,又若有所失。

之后,他快步地走过一段长着萋萋芳草的田间小道,走到了他曾经与冯丽娟告别的路口。

当年与小冯丽娟离别的画面,似乎又在他的眼前历历在目。

从当年小冯丽娟离开的那条路上,走来了几个挑着被窝铺盖的男女,在他们之中,走着同样也长高了的显得端庄秀气的女孩冯丽娟。

只是近几年的不见,两人彼此似乎谁也没有马上反应过来去与对方打招呼。

“这是冯丽娟吗?”赵春华一边走着一边在问自己。

“这个人我好像认识呀!可是我又不敢叫他,他是不是以前那个赵春华哥哥呢?”那个眉目清丽秀气的冯丽娟这时在心中对自己问。

小学校园内的大树上,蝉儿长鸣。

学校大礼堂里,师生满座。一场文艺汇演正在进行。

大会的横幅用秀逸的字体写着:“大龙河镇完全小学1966届毕业典礼”

一个节目演完,报幕员报幕:

“下面,由五年级甲班赵春华领唱和他的合唱队表演合唱《我是一个小号兵》”

赵春华和他的头戴红五星八角帽身着绿色仿军衣的合唱队各持一把亮闪闪的小军号登场,开始了表演他们精心排练的节目。

赵春华(领唱):我是一个小号兵,

众队员(齐唱):大的大大大的大。

赵春华(领唱):金闪闪的号上挂红缨,

众队员(齐唱):金闪闪的号上挂红缨。

赵春华(领唱):满天星星,爬上山,

众队员(齐唱):一直吹到太阳升,太阳升!

赵春华(领唱)大的大大大的大!

众队员(合唱)大的大大大的大!

合唱按照学校指导老师的安排表演后来变成了两部轮唱。

在赵春华记忆里,这是自己与班级里的小伙伴们在小学时期表演过的最有意义而且留下最深记忆的一场红色文艺表演。

他还深深记得,节目结束完成组合造型时,全场那么多老师还有同学们都在热烈的拍手鼓掌。

“下一个节目,女声独唱,《公社是棵常青藤》。表演者:四年级乙班冯丽娟。”

当报幕员退下,登上舞台的是赵春华几年不见的冯丽娟。

化妆后的冯丽娟亭亭玉立,秀气端庄,俊美窈窕。

冯丽娟用她的清丽的嗓音向到会的人朗朗的说:“我唱的歌曲是,《公社是颗长青藤》。”

赵春华觉得,在他的人生之中,从来没有听到过那么优美的歌唱。整个礼堂里极其安静,只有冯丽娟的歌声在那里纵情奔放——

“公社是棵常青藤,

社员都是藤上的瓜。

瓜儿连着藤,

藤儿牵着瓜。

藤儿越肥瓜越甜,

藤儿越壮瓜越大。”

“公社的青藤连万家,

齐心合力种庄稼。

手勤庄稼好,

心齐力量大。

集体经济大发展,

社员心里乐开了花。”

“公社是个红太阳,

社员都是向阳花。

花儿朝阳开,

花朵磨盘大。

不管风吹和雨打,

我们永远不离开它。”

“公社的阳光照万家,

千家万户志气大。

家家爱公社,

人人听党的话。

幸福的种子发了芽,

幸福的种子发了芽。”

歌声结束了很久很久,赵春华还觉得,冯丽娟那优美甜润的歌声还在自己的耳际萦绕。

冯丽娟的歌声甜润美好,唱完后全场掌声雷动,大家要求她再唱一首。

为了答谢大家,冯丽娟盛情难却,说:

“我再给大家再唱首著名的革命歌曲《戴花要戴大红花》——”

她润了润嗓子,嘹亮而情绪激昂的歌声便响彻了礼堂:

“ 戴花要戴大红花,

骑马要骑千里马。

唱歌要唱跃进歌,

听话要听党的话!”

全场群情沸腾,赵春华也同许多学生一起一边打着节拍一边唱。

古老的石板桥边,冯丽娟在那里踟蹰,她不时回头瞅瞅后面,因为是赵春晖跟在她的后面走。

在冯丽娟慢慢走上石板桥之际 ,赵春华也追上了她。

冯丽娟脸红红的说:

“祝贺你,表演非常成功!”

赵春华也说:“我也祝贺你,你的独唱是我第一次听到的唱得最美的歌!”

然而,一个破锣似的嗓子传了过来:

"黄荆叶子薄又薄,

妹在沟边洗裹脚。

我想帮她洗一个,

别人说我两公婆。”

赵春华看见冯丽娟的脸上充满着不高兴,自己也不觉皱了皱眉。循着歌声看去,在田间一条岔路上,曹薪水像贼一样跟了过来,他唱完,得意地喊了一声:“有喂——”

接着,是一声断断续续有气无力的唿律哨子。

冯丽娟满脸厌恶地说:”真是没脸没皮!”

赵春华说:“我们没那事。不怕他!”

冯丽娟烦躁地说:“要脸的碰上没脸皮的。真烦!”

赵春华不由问:“我好庆幸你躲开他了。不知道为什么你又回来了?”

冯丽娟叹息了一声:“除了我爸爸,我们一家全部都下放回农村来了。”

曹薪水从后面追上来,对着赵春华扬了扬拳头:“她是我老婆,因为我比你先看上她。你小子敢跟我争老婆吗?”

见赵春华根本不理睬他,曹薪水继而转身对着冯丽娟,满脸含笑:“老婆,你回来也不告诉我?我知道你心里是舍不得我的,是吗?”

冯丽娟哭笑不得地说:“曹薪水呀曹薪水,别那么老婆老婆的,难听死了。要我做你老婆,就凭你,三年级的题目你都做不会,有那本事吗?”

曹薪水对着赵春华扬了扬拳头:“有不有本事走着瞧!记着,她是我老婆!本事是靠拳头打出来的。”

“你别说了,曹薪水!我冯丽娟这辈子就是嫁鸡嫁狗,也不可能嫁你这无脸无皮的曹薪水。”

然而,曹薪水却对着赵春晖挥着拳头狠狠地说:“跟我争老婆,看我不整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