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题材沙颖往昔
3159700000002

《儿女亲家村》

1947年, 西华县的南坨村有个孤儿,叫马心中。

那年秋天,沙河涨大水,马心中刚过17岁的生日,就准备到河边捞树技,以备生活之需。

只见他腰系长绳,手拿竹钩,在河边紧张地打修树枝。

这时,他突然发现从上游漂下一节5米长的桐木,仔细一看,只见有一个人,手脚分别交叉,身体盘紧桐树,随波而下。

这时,河水湍急浪大,桐树和人在水中打着转,情况万分危险。

马心中见状,朝着河滩南院南陀码头拼命大喊:”快来人呀!教人啊!“

接着码头跑出个几人,水性好的下水拿着马心中的长绳栓住了桐树,有人拿竹勾勾住树枝,大家七手八脚将人和树救上岸。

原来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汉,手脚死死地抱紧树,已经昏迷过去。

人们强行将老人的手脚分开,进行急救,

终于救醒了老人,船工们给他端来了饭。等到体力恢复后,船工中,一个叫马德朗的小伙子忙在河边拿了一身干衣裳让老人穿上,老人千恩万谢他回家了。

这可苦了马心中,原来马心中的衣服被徐德朗拿错给了老人,为了不光/着回家,只好穿着马德朗的破衣裳回家,央人将一大捆树枝弄到家。

原来这老汉家住漯河的楚庄,离南陀18公里。老汉姓张,今年53岁。今天原是同自己17岁的女儿张凤妮,上沙河滩锄地。

老人发现河水涨了,从上游漂下一节桐树,管做梁材,准备捞出翻盖房子,给儿子结婚。谁知一下水 ,身不由己, 就慌忙手脚并用,死死抱紧桐树听命由天了。

女儿张凤妮哭着跑到家,向家人叙说了老父亲的情况,家人认为定难活命,商议给老人建一个衣冠冢,于是忙着塔灵棚,这时张老汉回来了,大家又惊又喜。

三天后, 南陀村来了一帮人,带着烟酒肉及四色礼品,进村见人就叩头,直到南陀码头。

原来是楚庄张老汉家族来谢恩的。

张凤妮姑娘也将马心中的衣服洗净叠好交给马德朗。

马德朗高兴地说:“我的心中弟以后再也不用裹着被单了。”

众人这才知道马心中穷得都那一身破衣服。

由于马心中是个孤儿,常在马德朗家玩,就认了德朗的奶为干奶。马德朗的奶奶马见张凤妮与马心中年龄相仿,就撮合了他俩的婚事。

两个结婚不到两年,家乡解放了,张凤妮的哥哥和马心中分别入了党,当了干部。

在人民公社的年代,南陀村的两艘行船到漯河水运物资时,事常得到楚庄人的帮助。

而楚庄到农忙时,南陀村的牲畜、机械去帮助他们农业生产。

由于两村往来频繁,两村的儿女结亲的也多了起来,逐渐两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女儿亲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