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豫东偏南的平原上,有两条河流,称上是阴阳分明,南边一条叫沙河,由于向东南奔腾而下,落差较大,河水混浊,波涛汹涌。而颖河好像甜净的少女,扭着腰身,专走平洼地段,去找他的恋人淮河去了。就在这两条河的中游,这姐弟两河几乎牵住了手,这一段的当地人称为夹河套。这里属冲积平原,所以,土地肥沃。可那时水旱蝗灾频繁,人们的日子过得也很紧巴。再加上这里河流沟叉的影响,沙颖两河流域形成了一个“馒头"状,也就是说,北靠鄢陵,东南商水,与上蔡相望,西接郾城,西北接近许昌,虽说隶属清水县,然而离周边几县较近,最近的十几里,远的也就三四十里,所以说清未民国初年这一带的“汤将"最多,换句话就是土匪盗贼多,这水早蝗汤啊搅得这一带是民不聊生,所以说上八百户的村子都打了寨,一千多户的村子,寨子修的很坚固。像南道村的寨子,上面能並走四辆太平车,也算是夹河套比较有名的中心寨了。这个寨就是沙颖两河人民与天地斗,与日寇战,与反动派争的中心,这个寨的名子叫“兴龙寨。"从兴龙寨北门直走,穿过后街入庙街,它的北端路两旁是两个坑塘,东边的坑塘偏小,西面的坑塘形如牛角,所以说也叫牛角坑。正值盛夏,一群十岁左右的小孩正在坑内摸鱼。说起摸鱼,由于兴龙寨紧靠沙河,为了不让河道水往北滚动,全寨人将没用的废石头碎砖瓦往河里倒,于是河里的鱼就好往石头逢内钻,兴龙寨的人就脱光衣服在石头缝内摸鱼,很有经验。那一带人就说:叶桥的撒网,蔡庄的铮,南道村摸鱼下满坑。哪时粮食紧张,靠水吃水,人们就在河里,坑里捕个鱼虾,贴补日子。这群儿童就在牛角坑内摸鱼,摸住小鱼,他们向安无事,如果谁摸住个三四斤的鱼,就群起而攻之,一群少年就用稀泥乱往他身上乱投,如果那人用手往脸上擦泥时,鱼拿不好就会跑掉,一群人开始乱强夺,但是这些孩子们从不记仇,仍是欢声笑语。在这一群少年中,有一个细高个,两个门牙明显的大,这个少年叫马兆麟,他兄弟两人,他哥哥叫马兆麒,母亲早逝,跟着父亲马向田过日,马向田是个庙祝,家里没有一分田,只能靠马向田在庙院将人们烧香还愿的供品,像肉`馍`水果之类拿回家,爷仨算着吃。好在马向田东逃西借让他兄弟俩到离家八里的诸葛寺去上学堂。今天,兄弟俩也来摸鱼了。马兆麟摸着摸着,估计有一条五斤重的花莲鱼从他面前游着,马兆麟迅速地扣住鱼腮,慢地到了坑边,一出了坑塘,飞一般的往家跑,众少年一看,叫着;”兆麟这货真鬼,摸住个大鱼,没敢吭气,大家赶上给他夺过来。”于是一群少年东堵西拦,正在紧急关头,从南边过来一个五短身材的胖少年。他喊道:“麟,将鱼给我,我看谁还敢强?"马兆麟一看是自己最要好的伙伴马恩铭,就慌忙地将鱼扔给了他,马恩铭就站在鱼傍,这一群少年大眼瞪二眼,没人敢向前,因为马学铭是个全寨有名的男孩打架王。马学铭掂起鱼,让马兆麟喊喊马兆麒,仨人一块上马学铭的家,去煮鱼汤喝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