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空快穿离婚了,别找我
3533200000026

第二十六童养媳梅文静(3)

双清市依山傍水,北有犹似弯月的清水河环抱,中有清水河的支流穿城而过 ,南有青龙山护卫。即使盛夏时分,依然气候凉爽如春。文静告别福伯,和魏妈一起坐火车来到双清市。

悠闲自在的时光总是如流星般飞逝,转眼间春去夏至。魏泽楷已经为文静找到复读的机会,就在暨北大学的附属高级中学,文静已经通过入学考试,蹉跎两年后,又重新回到学校再上高中,重温大学梦,真是百感交集难以言说。

1946年八月一日,文静早早就起来了,吃了魏妈特意准备的早点,一根油条,两个鸡蛋 ,预示以后考试门门一百分,全身新崭崭的上学去咯!开学啦,校园里比一年一度的庙会,还要热闹十分。新生兴奋地走遍校园,“老生”和一个暑假不见的同学高谈阔论。

文静以高分被分到高一.一班,这是她在考试通过后就知道了,那天考完试,特意来校园看过,所以直接奔自己的班级而去。教室里已经有不少同学,随便找个座位坐下。她一进教室就发觉大多是男生,此时好像只有她一个女生耶,单人单桌,有三十个座位,也不晓得还有女生没。

没多久 ,同学们陆陆续续来到,坐满了教室。文静猛然间发现,班里好像只有她一个女生。一班的学生是全校新生前三十名,哎!新的学生生涯还没开始,文静就感到孤独啦,前三十名里竟然只有她一个,唉!忧伤啦,在班里连个伴儿都没有,真成了孤家寡人喽,怎能不孤独哩。

中国有句俗话:三个女人一台戏。西方也有句俗话:两个女人等于一千只鸭子。虽然话不相同,但是意思都是一样的,就是说女人话多呗。看官,且慢,您说说常常把“三个女人一台戏”

“两个女人等于一千只鸭子” 这种话挂在嘴边的,通常是哪些人呐,我在这里告诉你:“男人”。

他们惯常带着不屑一顾的表情,说那两句话,不屑女人们的多话,不屑女人们传播闲言闲语,八卦是是非非。那男人们就话少,就不传是非了么,No,No,No !他们话可不少,一点也不。他们也说是非,人越多,场合越正式,男性就越爱讲话,越爱说是非。

你看,这不老师还没来,他们就旁若无人,不!应该说旁若无文静的议论开了。有的怀疑文静走错了班级,有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不在家相夫教子 ……”文静对这些议论置若罔闻 不屑一顾。反正别人的嘴长别人身上,爱说啥说啥,权当没听见就是,和这帮“小屁孩”争长道短,呵呵!没意思!

就在他们越说越起劲儿时,“叮铃铃……”上课铃有些突兀地响了,随即一位老师踩着铃声进来。笔挺的黑色西裤,蓝白色条纹衬衫,下摆扎进腰里,脚上的黑牛皮鞋乌黑铮亮。黑色西裤,缓和了条纹衬衫的花哨;条纹衬衫也平复了黑西裤的刻板和沉闷,两者相互映衬,更显高雅时尚。

他双凤眼大而修长,瞳孔黑亮,唇薄如樱,好帅气的老师。走到讲台,同学们自知自觉地闭上嘴,静静地看着老师。“呵呵…”爽朗的笑声打破这一时的沉默,他的声音低沉浑厚,富有磁性,好听的让人着迷。

声音缓缓透传同学们的耳膜,“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班主任,也是你们的国文老师。我叫秦汉,名字就在‘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里。你们即将到来的三年高中生活,将由我来陪伴着一起渡过……下面我就按照花名册点名,点到哪位同学,谁就上来介绍一下自己。”

“梅文静同学,咱们班的唯一女生,入学考试成绩是咱们新生中的第一名,你~,敢为人先嘛?”文静,自喻为刷绿漆的老黄瓜,没什么不敢的,站起来,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走上台。

“我叫梅文静,我出生前,父亲当时正在读唐代朱庆馀《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十首》,读到‘宿客论文静,闲灯落烬重。’我出生了,就取了‘文静’这个名字。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相处融洽而愉快。”

男生们见到一个女生毫不怯场,一个个也跃跃欲试,按捺住等得老师念到名字,上台介绍一下自己,有的精简,有的长篇大论,还有的一口纯正流利的英语介绍了自己,青葱少年还都蛮有才艺的哈。

等同学们一一介绍完,秦老师说到:“咱们班呐,有三十人,除了梅文静,清一色的男生,咱们这些绿叶可要好好的保护咱们的红花哟,……休息一刻钟后,咱们去礼堂参加开学典礼。”

男生们一轰而散,文静也去厕所解决下生理需求。开学典礼后又回到教室,发书,排位,登记校服尺码 ,秦老师又讲了几句,下课放学。

出了校门,文静见到了两个意想不到的人,她的公婆,魏文斌的父母。文静控制不住的泪盈于眶,跑上前去与婆婆拥抱在一起。两人都痛哭流涕,情难自禁,一旁的公公也是红了眼眶。平复一下情绪,说到:“咱们先接孩子回家,回家再说,回家,啊!”

青龙山海拔1200米,山峰险要,怪石磷立,蜿蜒崎岖,景色怡人。环卧在双清市南面 ,满山苍翠,有枫、楸、松等树木,古树参天;到了秋天金黄、橙黄、淡红到深红层层叠叠,蔚蓝的天空,长绿的针叶松,五彩缤纷如同大自然绘就的传世油画。

山野林间,野丁香,野百合,山杏子……漫山遍野,色彩斑斓、轻盈摇曳。山上散落着一栋栋别墅 ,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掩映在茂林修竹之中。

文静随公婆来到半山腰缓坡上竹林里的一座宅院,院子很大,粉墙红瓦,朱红的大门关着,门楣上悬着的牌匾上,刻有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竹荷园”。院门两边的楹联:人间清品如荷极 学者虚怀与竹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