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空快穿离婚了,别找我
3533200000041

第四十一章童养媳梅文静(18)

文静在人引领下,走进大门,从玄关放眼望去,好豪华的会客厅,只见那巨大而奢华气派的会客厅与宴会厅连成一气,形成开放的高雅空间,中央一张长条桌子上酒食丰盛,厅里宾客纷纭。

没想到文静会来的托尼先生,热情地迎上前来,招呼道:“好久不见,乔迪小姐,没想到您会过来,住得还好吗?”“托您的福,一切都好。谢谢您!送给我那么好的房子,……”

托尼先生听文静说,来给自己母亲庆贺生日,更加高兴,亲自引领着文静来到母亲身边,“亲爱的妈妈,我给您介绍救我一命的人,乔迪小姐。”“您好,谢谢您救了我的儿子。”

“举手之劳没什么的,这是我给您的生日礼物,我自己绣的,不成敬意。祝您生日快乐!”“谢谢!噢!My God,这是双面绣,太神奇了,您怎么做到的,托尼!你看,两面不一样。”

会客厅里的人纷纷围过来,就看见双面三异绣的摆件,鸡翅木的圆型框架,近乎透明的真丝面料上,一只雪白的波斯猫。飞身跃起头微微后仰,右爪正欲扑打,一只七彩蝴蝶,还有那鲜花,好似能闻到香味,而蝴蝶的翅膀好像在动。

另一面,是一只长毛异瞳的小橘猫,趴在鱼池边,一只蓝,一只黄两只眼睛紧盯着水里的,五颜六色的金鱼。一只猫爪跃跃欲试的伸出,看它的神情,这是想抓鱼吃啊。

大家觉得鱼池里的鱼仿佛是活的般,水池里也似微风吹过,涟漪微荡。你看诺娜怀里的那只憨态可掬的小橘猫,不正歪着脑袋,看着那鱼池里的鱼,喵喵直叫,是在邀请那只长毛异瞳的小橘猫 ,一起抓鱼,还是在和它交谈?见对方置若罔闻,忽地左爪拍出,打在玻璃上,这是有多恼怒啊。

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地笑了,小橘猫好像知道大家都在“笑话”它,一扭身子,小小猫脸儿扎进诺娜怀里,把屁股留给大家。从托尼先生家出来,已是下午,上午还是晴朗的,天蓝云白的,慢慢的成了浅灰色,又转成铅灰色,风也变得越来越冷, 越来越大,这是要下雪了哟,“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忽然间怀念起在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天气,那时候爷爷还在,哥哥也还小,还是个好哥哥,兄妹俩都挤进爷爷的屋里,乖乖的坐在爷爷的火坑上,翘首以盼。

爷爷从炕洞子里,用火钩子搂出几个,烤的喷香的红薯,拍去灰,剥掉焦糊的地方,一掰两半,金黄软糯的瓜瓤 ,带着香,冒着热气儿,顾不得烫,咬上一口,“斯哈斯哈”的倒着气儿,再来一口。美极了,浑身都暖起来。

中午就吃火锅,家里的厨子刀工极好,羊肉片切得溜薄(很薄),豆腐,白菜叶,酸白菜,虾滑,菠菜,反正是能想到的,能买到的,都可以放进去。糖蒜不可或缺,韭花酱,也不能少。开锅了,肉熟了,可以吃了。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围在一起,说着,吃着,身上热起来,冒汗了所有的忧恼,还有寒凉都随之而去。

文静这个独在异乡的异乡客想家了,想那遥远的故乡,还有故乡的人。虽有豪宅,衣食无缺,这里不是家,我心飘荡,无处安放。心里有一个声音在喊:回家,回家,回家!

在那酒食丰盛的餐桌,喧闹的派对和湛蓝的天与海,白云与飞鸥,交谈甚欢的众人,这些都与自己无关,难以融入。身边热热闹闹,文静却是倍感孤独。

回到“家”,家里静悄悄的,魏家爸妈去了瑞士,他们又多了一个孙子。 文静放下书包就去了厨房,上午泡上了黄豆,搬出特意跑到曼哈顿的唐人街,买回来的石磨,准备磨豆子做豆腐,那浓浓的乡愁,也只好靠美食来聊做抚慰了。

一颗颗黄豆都是自己精心挑出来的,经过大半天的浸泡,个个变得丰满起来 ,水润润的。一个个再悉心剥去它们的黄衣,那颗浮躁的心,已不再躁动。

将豆子一点点放进料口,推动手柄,青石小磨转动,听着石与石间的摩擦声,看着白色的豆浆缓缓流出,先是一滴,两滴 ……随后是一线,接着是一绺,文静的心慢慢的,慢慢地沉下来,静下来,释然了。

何必为了一场无法融入的喧嚣感到沮丧,尽情去做让自己觉得开心的事,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哪怕没有当成外人眼中的公主,只是自己的女王便好。自己可以孤单,但不许孤独。可以寂寞,但不许空虚。可以消沉,但不许堕落。可以失望,但不许放弃。记住,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人生的大半时间都是孤独的,又有谁没有过孤独的时候,既然不能拒绝 ,不如坦然接受,暂且享受这份孤独,能够经得住孤独,才能够在纷杂中不迷失自己,在人山人海中保持自己的纯真。

文静一边磨豆浆,一边思绪万千,自嗔想得太多些,拉拉杂杂想了这么多,又想起奶奶磨豆浆时交给自己的儿歌,就唱了起来:

磨豆浆,磨豆浆,磨出的豆浆甜又香。你一碗,我一碗,宝贝喝了长得壮。

那时候一边帮着奶奶添等着我,一边听奶奶告诉自己,发明豆浆的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孝子刘安在母亲患病期间,每天用泡好的黄豆磨豆浆给母亲喝,刘母的病很快就好了,从此豆浆就渐渐在民间流行开来。刘安在淮南八公山上炼丹时,偶然将石膏点入豆浆之中,变成了豆腐,豆腐从此问世。

爷爷又讲:《本草纲目》记载:“豆浆—利水下气,制诸风热,解诸毒”。《延年秘录》上也记载豆浆“长肌肤,益颜色,填骨髓,加气力,补虚能食。”中医理论认为,豆浆性平味甘,滋阴润燥,春秋饮豆浆,滋阴润燥,调和阴阳;夏饮豆浆,消热防暑,生津解渴;冬饮豆浆,祛寒暖胃,滋养进补。

小文静是个勤学好问的好宝宝,“豆浆是刘安发明的,这石墨又是谁发明的呀。”“噢!是鲁班,公输班。”“是那个发明锯子的那个鲁班嘛?他还发明了云梯,鲁班锁,噢!我还晓得他的妻子也很厉害,是位出色的工匠,她发明了伞给鲁班用。”

“说得对,我的乖孙女,知道的还不少呢。梧州石磨豆浆最为有名,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苍梧之石磨豆浆,大珠小珠落玉盘’宋代文豪苏东坡晚年喝了当地石磨豆浆,道出‘两轮日月磨兴废,一合乾坤夹是非。’看了鸳鸯江的奇观,被贬之烦事顿时烟消云散,豁然开朗,不枉途经此地,不禁脱口吟出‘浔桂江流好放棹,鸳鸯秀水世无双’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