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异侠江湖榜之杀神
3773000000001

第一章 扬扬饭馆

诗曰:

诗情放,剑气豪,英雄江湖笑傲。

马周年少,壮志可擒江中蛟,凌云欲射云间雕。

摇一把羽扇,一束纶巾,周郎风貌。

羡张良佐汉功劳高,学那刘伯温辅前朝。

也曾金屋藏娇,风流不让古人笑。

人尽道,功名利禄水中漂,总被雨打风吹掉。

惯看河山娇娆,人间热闹,不愿泼墨挥毫。

不如采菊东篱下,陶公不折腰。

初心最好,浪迹江湖竟逍遥。

看尽繁华还归真,踏遍青山不愿老。

闲居林下,坐看夕阳照大江,江水东去了。

一曲《闲聊》(注:节选自作者北川易言自题《北川日记?闲聊》)道罢,便也牵出一段英雄佳人的故事,浪子闯江湖的传奇,引得世人感叹。

第一章 扬扬饭馆

引子

一袭白衫,莫休英俊洒脱,活脱脱一个美男子。负剑前行,傲视环宇。山风习习,景色美好。骤见一红衣女子翩跹而至,踉跄将倒。

莫休疾步,揽住女子,四目相对,情种暗种了。

突然,一道剑光袭来。莫休挽女子,挥剑撞击剑光,迸现出万丈光芒。

来敌血花纷飞,瞬间碎片化。

碎片在光影里幻化成了无数的金砖银条,各种世界货币,红红绿绿的,普天而降。

金光遍布了山谷,钞票铺满大地,……

莫休大喜,高呼:“发达了。”

但见得,有朋来贺,美女们相伴,醉卧金谷园,相忘于江湖。

莫休想,这般日子好不快活,不是神仙人,胜似神仙人。

忽然的,钟声阵阵。

莫休惊坐,却发觉,不过这又是他的无数的美梦之一……

哪里有什么钟鼓声,不过是闹钟的声音、还有鸡啄门的声音。

九点钟的太阳从窗户照进来,迷糊了莫休的眼睛。

这一位一枕黄粱梦,回到了现实世界。

十来岁的大男孩,之所以说是十来岁,因为无法确定他的年龄,哪怕是莫休自己也不知道。

襁褓的时候,为流浪汉老赖子老莫收养,长大了,问糊涂爹老赖子,老爹说是不知道何年何月的事儿了。

自然的,莫休也不知道年龄,今年吧,也许是十三岁,也许是十四岁,更可能是十二岁,不得而知。

好歹莫休活下来了,也就不在乎年龄的事儿了。

别看年纪不大,男子的功能齐活,即便是做梦,也是少不得女人。

醒来的莫休的肚子咕咕叫,又到了吃饭的点儿,自然肚子是有意见的。

莫休爬起来,伸伸懒腰,准备去扬扬饭馆了。

是的,他必须去。

像是上班族一样准时,像是学生上学一样恪守时间,更像是朝圣一样,抱着虔诚的心,前去吃饭。

对于莫休来说,吃饭是人的第一要务,什么金钱啊、美女啊、朋友啊,都必须建立在吃饱喝足的基础上的。

故而一天的第一件事儿,莫休就是去扬扬饭馆吃饭。

至于吃饭的成分多一些,还是看扬扬饭馆里的小美女的成分多一些,莫休倒是没有怎么深究,便也糊涂着,也愿意一直糊涂下去……

…………

公元XXXX年。

阴历三月的天,春寒料峭。

彭都市处在北风肆虐里,显得不怎么景气。

距离东关桥和黄河故道沿河路交叉路口不远处,有一个小饭馆,很是冷清,客人也不多。

门口的客人不多,但是有一个小孩一直坐在那里,很是认真地品尝面前的辣汤,像是品尝人间美味。

一口一口吃馒头,一口一口喝汤,慢慢地、仔细地对付他面前的食物,细嚼慢咽,打发着时光.

他叫莫休,是一个孤儿,他是流浪汉的老爹老莫捡来的儿子,跟随了老莫东奔西走、走街串巷,随着岁月增长,也就长大啦。

他不是来饭馆吃饭的,他为了饭馆里的女孩肖扬而来。

自打听闻了肖扬的故事,他就不由得心疼,他来就是来看肖扬,他希望帮助这个无助的女孩。

尽管他没有户籍,没有姓名,即便他的名字也是老莫随便起的,莫休还是富有同情心。

莫休曾经问老莫,为何叫这个名字。

老莫喝醉酒的时候说,大概是周游到沂蒙的一个农村,饿的厉害。

俩个就到了一家教师的门前,希望弄一些吃的。

那教师也不怎么的,却喝斥,让他们离开。

因为饿,莫休哭个不休。

教师不耐烦,说了一句:“怎么没完没了啦,哭个不休,还不快走,莫不是想赖在我这里。”

老赖子来了精神,反正是饿,没得吃的,那就一不做二不休吧,老赖子大叫:“莫休!莫休!”

至于莫休是什么意思,老赖子是不清楚的。

于是,莫休哭的更加厉害,引来很多人围观。

好了,教师脸面扫地,终于没有好生气地给了几块玉米饼子。

旁边的人问:“孩子是叫莫休么?真乖,好可怜哦。”

有的安慰:“小莫休,不要哭!给你糖吃。”

老赖子不知道如何回他们?他姓什么都不知道,孩子姓什么就更不知道了,只是随口答应着。

后来,老赖子一喊叫:“莫休!莫休!”莫休就哭;老赖子叫:“莫休!”莫休也就停下来。

直到人家耐不住性子,拿出口粮来。

这就是老赖子夸奖莫休的地方,逢人就说莫休聪明,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就已经晓得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道理。

当然,莫休没有吃奶的命,窝窝头倒是可以满足他的。

老赖子一想,是一个人,就得有个名字吧,方便叫喊,孩子叫莫休也挺不错,好过自己的名字老赖子。

这样想时,莫休的名字就做实了。

莫休的名字如何来的,没有人考究,即便考究也没有多少说道。

倒是老赖子捡了一个便宜,有的文明人开始尊称他为莫大爷。

这个时候,老赖子就特别高兴,且有一点沾沾自喜起来。

不管怎么地说,老莫总比老赖子强,莫休也是这么认为的。

莫休他们四处流浪,天涯也去的,海角也到过,老莫美其名曰旅游。

旅游这个名称好,他们却还是流浪者。

莫休不在意,喜欢这种生活,比如说现在,他们就旅游到了彭都市。

自打知道了肖扬的状况,莫休就放不下了。

同情多一些,算是同病相怜,心里有了共鸣。

吃着馒头,喝着辣汤,莫休总是觉得他的心和肖扬的心贴近。

他感受着,饭馆是凄凉的,这是饭馆给莫休的第一眼的印象。

门口的一个卧榻上躺着一个妇女,脸色不好看,但是很倔强。

她就像她的名字韩冬梅一样,哪怕是冬天,她也是一样地有生机。

她的丈夫前几个月因车祸死啦,自己因思念丈夫卧病不起,也瘫痪了。

但是她直面了这悲惨的命运,因为邻居说,她必须活着,给孩子一个家。

她觉得,她应该给孩子一个家,哪怕不完整,那也是一个家。

她的女儿肖扬才十几岁,就辍学了,肖扬必须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

肖扬出入饭馆,这个她们全家赖以生存的小空间,总是忙忙碌碌的,无怨无悔。

她的弟弟要上学,她们一家要生活,肖扬必须直面这一切,虽说这些个重担本不属于她的这个年龄所有,然而她别无选择,只有如此。

小饭馆不大,原来是她的母亲的操持的,而今是她肖扬了。

有时候客人多啦,也忙不过来,肖扬便也生出一个主意来。

肖扬就订做一个大大的钱箱,分成几个部分,有整钱格、零钱格,方便人们。

人之所以为人,大概就是因为人之初性本善吧。人的演变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提醒人如何区别动物的过程。

人不仅仅会制造工具,会说话、写字,也是有思想的。同情心是人的初心,善良心是人的本心,没有人生来就是恶棍,只是后天的影响而已。

在肖扬的摊位前,你不能不为自己的行为检点,难道自己不如一个小女孩,不如一个不能行动的瘫子,何况,大家都一样,自己又何必特殊?

有人说,环境创造了人,环境能够塑造人。

我想说这话是有道理的,这句话里有人们对于生活的醒悟。

肖扬会把韩冬梅推来摊前,一来照顾摊子,也为妈妈找一些事情干,免得她灰心。二来她也不放心妈妈,更是为了方便照顾妈妈。

更重要的是,邻里过来,也可以开导韩冬梅。明仔也很乖,放学、星期天,也是围在肖扬身边。

一家人重拾欢笑,围在一起,韩冬梅喜欢孩子一口一个妈地叫,让她感到她是家庭里不可或缺的一员。

人们说:“冬梅啊!你有一对好儿女,是福气。”

韩冬梅就笑的很是开心,看着肖扬忙碌,心里总是暖暖的。

苦中作乐,乐在其中。

肖扬忙碌着,一如既往,不停地和客人打招呼,不时地为客人端菜送饭。

莫休偷眼看看肖扬,心里五味杂陈。

他同情女孩,只是埋在心里,用自己的心和肖扬的心交流。

然而就有不开眼的,让莫休无法安静地品味他和肖扬的无声交流。

随着一阵吵闹,莫休抬头看去,看到一群人,十几个,都是歪戴帽子的货色。

莫休认得,走在前面的是一个绰号叫黑猫的,是一个街头的混混,曾因为打人致残,蹲过大牢。

在江湖上,他的名声不能说是恶贯满盈,也是臭名昭著了。

跟着黑猫后面的是一个绰号大头的人,也是一个江湖上有名号的人

作为彭都市的常客,对于彭都地面的这些个知名人物,莫休还是了如指掌的。

他知道,这些个不安分的嘴儿,恐怕要找事儿。

正如莫休所料,黑猫朝肖扬喊道:“小妞儿,来,让我亲一口!”

此言一出,无不惊悚,这也太无耻了,也太恶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