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武侠玄武奇侠传
3904800000064

第63章 桃花妹妹

段老道指挥艄翁划船,从龟山起航,经湖滨进入洞庭湖,在慈氏塔下面的江边靠岸。

朱智涵和段老道悄悄将木箱和紫檀木板搬到吕仙亭,连夜在吕祖塑像后面挖个地窖,将木箱和雕屏放入地窖中保藏起来。

次日,朱智涵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他再三叮嘱段老道,一定要妥善保管好这批国家珍宝。

为了让朱智涵放心,段老道跪在吕祖塑像前发誓,保证看管好这批国家财宝,如有私心,人神共诛之!

妥善处理了珍宝,朱智涵准备先到武汉三镇游玩几天。然后再从汉水乘船,去道教圣地湖北武当山游学和拜师。

学成正宗的武当内家功夫后,再去四川埋葬师父的灵发。

段老道不再挽留,将朱智涵送到岳阳楼旁边的南岳坡码头。互相拱手告别后,朱智涵登上了去汉口的客船。

船到汉口后,朱智涵找到一家临江客店住下来。

次日,准备去参观“天下江山第一楼”的黄鹤楼。可是店小二告诉他,黄鹤楼已经毁于大火。

于是,决定去参观“楚国晴川第一楼”的晴川阁。

车夫将朱智涵拉到龟山东麓的禹功矶,晴川阁就坐落在长江岸边,北临汉水,东濒长江。

朱智涵观望晴川阁主楼,为重檐歇山顶式,斗拱梁架,红墙朱柱,四角铜铃临风作响,富有浓郁的楚文化气息。

他兴致勃勃地登上顶楼,面对滚滚长江,极目楚天烟云,崔颢的《黄鹤楼》诗句脱口而出。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朱智涵面对烟波渺渺的长江,转瞬间涌出万千思绪和忧愁。

自己独自一人在外奔波漂泊多年,何处才是安居的住所?

哪里是温柔的港湾?

他想起了自己的山东老家,想起了年龄最小的桃花妹妹……

突然,“叮咚”“叮咚”嘈杂的声音传来,打断了他的思绪。

他转过头去,看见一伙年轻人爬上楼,向楼下抛撒大把反清传单,然后飞快下楼逃跑了。

传单如雪片般飘下去,很多游客争着捡起来看。

朱智涵下楼去,看见几个军校学生,拉起“驱除鞑虏,恢复中国”的横幅。有个人在圈子内发表演讲,宣传革命党人的主张。

不少青年男女挤进去听讲,朱智涵也围了上去。

“啊!——”

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尖叫,朱智涵转过身去,看见有个小偷抢了一个姑娘的挎包,在前面飞跑,一个军官模样的男人跟在后面拼命追赶。

那小偷逃跑功夫出众,军人体胖追不上,眼看就要逃脱。

朱智涵马上运起轻功,几个纵跳追上去,一脚将小偷踢翻。伸手夺过挎包,快步回来还给那个姑娘。

姑娘接过挎包,轻声细语地再三道谢。然后向朱智涵莞尔一笑,精致的俏脸上姹紫嫣红,好像一朵桃花在阳光下盛开。

朱智涵听姑娘操一口山东泰安口音,便仔细打量她一眼。

姑娘大约二十二三岁年纪,五官清秀,衣着打扮得体。浅灰色的挎包上,绣着一朵深红色的小桃花。

朱智涵看见她包上的小桃花,想起了失散十几年的桃花妹妹。

他努力回忆桃花妹妹的模样,忽然想起来,小妹妹耳朵下面有颗黑痣。

于是,不由自主地多看她两眼。果然,这姑娘耳朵下面真的有颗黑痣!

朱智涵心跳加快,用颤抖的声音问道:“听姑娘的口音,可是山东泰安人?”

姑娘回答:“俺是泰安人,听大哥口音像是同乡。”

朱智涵心情激动,忙问:“姑娘可有个哥哥叫朱永才?”

姑娘望了望朱智涵,答道:“是呀,大哥你认识他?”

朱智涵脱口而出:“我就是朱永才!姑娘你是?”

姑娘看了几眼朱智涵,突然眼睛发亮,兴奋地答道:“三哥!俺是朱映红,小时候叫桃花。”

朱智涵走上去,一把拉住朱映红的手不放,亲切地叫一声:“桃花妹妹!”

朱映红激动地双手抱住朱智涵的肩膀,连叫两声:“三哥!”“三哥!”接着“呜呜呜”地抽泣起来。

正在这时,军官模样的男人跑了回来。他眼睁睁地看着这两人举动亲密,感到十分诧异。

他看见妻子在哭泣,以为她受了欺负,准备上去揍这个男人。

朱映红喊一声:“楚雄,快来,这是俺三哥!”

军官一愣,反应过来后,忙上去打招呼:“三哥,我是朱映红的丈夫吴楚雄。”

真是无巧不成书,朱智涵寻遍山东和南方诸省,没想到在远离家乡的汉阳,意外地找到了失散十几年的桃花妹妹,朱智涵喜极而泣。

小两口决定不游玩了,非常热情地将三哥接到新婚的家里。

朱智涵告诉妹妹,地主管家和官兵来逼债,打死了父亲。自己讨饭到泰山脚下,被道士无为子救起。

后来拜无为子为师,在玄都观出家入了道,道号叫智涵。现在准备去武当山拜师学艺,然后去四川埋葬无为师父的灵发。

朱映红一边哭,一边讲述自己的离奇经历。

桃花五岁那年,跟随母亲和黑牛逃荒要饭,辗转到了扬州郊外。

不久黑牛饿死了,母亲忧伤过度,突然得了重病,去世前将桃花托付给一个老乡。

这老乡是个菜农,经常带桃花一起去大街小巷卖菜。

有一次在偏僻小街卖菜时,桃花被人贩子骗到一条小巷子里。趁人不注意把她抱走,带到镇江去贩卖。

经过几次转手,最后被一个汉口的小商贩买走。

这商贩恰好也姓朱,夫妻膝下无子女,把她当成宝贝收养。

十岁那年,给她起名叫朱映红,并送到学校里读书。

朱映红二十一岁那年,认识了在军校读书的吴楚雄。两人恋爱一年多,今年刚结婚。

今天小两口去龟山游晴川阁,不想遇到了失散多年的三哥。

吴楚雄让兄妹叙旧,自己亲自下厨,做了几道最拿手的汉帮菜,取出陈年老酒,殷勤招待三哥。

吴楚雄热情地介绍自己的作品:“这道菜是‘豆瓣烧武昌鱼’,用产于樊口的地道武昌鱼烧制而成。”

“这道菜叫‘黄陂三合’,由鱼圆、肉圆和肉糕组成,制作工艺十分繁杂。”

朱映红见丈夫有意炫耀厨艺,看了他一眼道:“楚雄,别老在三哥面前卖弄厨艺了,快给三哥敬酒呀。”

吴楚雄也是性情中人,一杯又一杯,连连向三哥敬酒,自己带头开怀畅饮。

朱映红今天破例,在向三哥和丈夫敬酒时,自己也喝了两杯。

朱映红对三哥说道:“要是俺父母还健在,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该有多好啊。”

朱智涵想起自己全家十一口人,有的饿死,有的病死,父亲被官兵活活打死,现在仅存哥妹两人在世上。不禁悲从心上起,流下两行痛苦的泪水。

吴楚雄忙给三哥递茶,想安慰他几句。朱智涵喝口茶,愤然说道:“腐败的清朝政府不灭亡,老百姓就没法过日子!”

吴楚雄在军校里,曾偷偷看过邹容的《革命军》。他对革命党人很同情,不自觉地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

他向三哥敬一杯酒,大义凛然地说道:“老百姓要想过好日子,我大中华要复兴,就必须改朝换代!”

朱映红怕丈夫惹事,急忙制止道:“楚雄,你今天喝多了!我看三哥也喝得差不多了,你们先休息,下餐再喝吧。”

确实,朱智涵今天喝得很痛快,而且生平第一次主动喝了这么多酒。

朱映红慢慢将三哥扶到床上,不多时他已呼呼睡着了。

朱智涵在妹妹家里住了十来天,他感觉是有生以来度过的最快乐的时光。

最后,朱智涵告辞去武当山,妹妹和妹夫再三挽留。朱智涵坚持要走,小两口依依不舍地将三哥送到汉水客船码头。

朱智涵乘客船沿汉水向西北航行,一直到湖北均州下船,然后步行去武当山。

武当山是道教名山和内家功夫的发源地,被称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元末明初,邋遢道人张三丰云游到武当山,在此隐居山林,修道练功。

张三丰集内家武术之大成,创建了武当派,成为中华武术赫赫有名的流派。

至此中华武林北有少林,南有武当,西有峨眉。

朱智涵对武当派内家功夫向往已久,上山后到处寻访张三丰武当派的传人。

诚心所至,朱智涵最终拜玉虚宫的李真人为师。

从此,他在李真人的指导下,每天在武当山九渡涧北岸的玉虚宫,潜心学习武当龙门派功夫。

玉虚宫建在悬崖绝壁的中部,峭壁夹岸,洞水倾泻,林木幽深,是修道和练武的绝佳去处。

相传道教的真武祖师曾在玉虚岩修炼,后来得道升天,被封为“玉虚师相”。

朱智涵在玉虚宫外设五行梅花桩,每天闻鸡起舞,刻苦练习“八步纯阳”内家秘功。

他练功时轻盈绕步于木桩之上,行八卦于五行之中。有如猿猴纵跳,又似春燕掠水,脚踏木桩如履平地。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勤学苦练,朱智涵深得武当道家功夫的奥秘。

无论剑法、拳法和器械,都能做到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武功日渐精熟。

有一天,从山下走上来一个武林狂人,大胆闯进玉虚宫,声言要找李真人比武。

可是,李真人避而不见。狂人大怒,口吐秽言恶语,仍不见李真人露面。

他以为这些道士怕他,故意飞起一脚,将宫内一尊泥胎神像踢坏。

朱智涵见他太无礼,便走上去,在他肩膀上轻轻拍了一下。然后朝他轻蔑地笑一笑,警告道:“不要胡来!”

谁知这狂人竟像抽掉了筋骨似地,摇晃一下身子,瘫软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