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异术超能死亡并非终点
3983400000004

第四章:人生是一场修行

辛婉茹又问:“是不是人有了内丹,就不会死?”

张承祖不确定的回答:“传言是这样,实际上能不能做到就不知道了,我需要时间验证,不想人云亦云”。

辛婉茹摸着那条项链,精神大振,兴奋的问道:“你把链子给我,是让我学吗?”

张承祖否认:“不是,是给未来的孩子学,成年人思想复杂,灵智已失,很难学会。”

辛婉茹有些失望,转移话题问道:“学会之后真的能长生不老吗?”

张承祖肯定的回答:“能永远不死我不敢说,其实我也不信,但寿命比起普通人,肯定要长的多”。

辛婉茹倒不怀疑他这句话,能够减缓衰老,活得长些毫不稀奇。

张承祖继续说道:“最终能活多久?因人而异,和自身修行深浅有关”。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修行。”

无知之人,追求物质的享受和财富的占有。

有识之士,追求的是精神的不死不灭和永世长存。

现代人注重物质,发展科技,也是为了让人生活的更好。

而古人更加注重精神,抛开普通老百姓不谈,古代真正的大人物,最终的追求只有一个。

那就是“长生。”

就算是贵为帝王,也毫不例外。

辛婉茹叹息道:“古人真是愚昧,一门心思追求这些虚的东西,简直可笑至极。”

“连雄才伟略的始皇帝都不能免俗,为了长生不老,搞的民不聊生,以致民怨沸腾。”

“结果又如何?”

”还不是二世而亡?他若地下有知,又该作何感想?”

话一说出,张承祖却出言反驳道:“你错了,现代人一心钻研物质,未必全对,古人专注追求精神,未必全错。”

在我看来:两者全部走上了极端,也走上了歪路。

辛婉茹自然听不懂,疑惑问道:“物质是真实存在的,研究物质有何不对?”

张承祖解释道:“咱们其实生活在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里,所有事物无法单独存在,很可能,宇宙中还有和咱们一样的星空,发生着同样的故事。”

“有实就会有虚,有真就会有假,有善就会有恶,有男才会有女。”

打个比方:电有正负,只有正负相撞才会发光发热,单独存在不会发生任何反应。

男人女人也是一样,阴阳结合才能孕育生命。

生命体也是同样的道理:肉体是实,精神就是虚,虚实相合才会产生生命,没有精神的物质是铁石。

辛婉茹小声嘀咕:“至少现代人研究物质能发明出很多东西,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古代人整天幻想着得道升天,能实现吗?”

张承祖反驳:“没有苦难何来幸福?甜到极处反是苦,冻伤之人却发热,任何事物都有正反面。”

“你刚才的话恰恰相反,物质越丰富,精神只会越脆弱,幸福指数也就越低。”

如今自杀率逐年上升,就是明证。

这是现代人没吃过苦,精神太过脆弱导致。

在我看来,现代人精神不但脆弱,还贫瘠。

“知识作为精神粮食,如今看似信息大爆炸,人们的精神世界反倒极为贫瘠空虚,心态极为浮躁,没有自己的思想,脑子里一团浆糊。”

举个例子吧!

以前的人看书,逐言逐句反复推敲,仔细揣摩书中内容,以期能够学有所得。

而现在人看书,别说断句,少个标点符号他们都看不明白含义。

一本书看完,除了增加点所谓爽感,一无所得。

精神粮食在他们眼里,只是为了消磨本就不多的生命而已,浅薄到了极点。

这就是你的所谓幸福感?

辛婉茹很不服气,反驳道:“按你的意思,古代人物质贫乏,生活艰苦,反倒幸福了?”

“吃苦虽然不能幸福,却可以让幸福感容易达到,一顿饱饭就能满足,一句好话能当钱花,现代人却不能。”张承祖回答。

话题越扯越远。

但荒野无事,为了打发时间,辛婉茹还是配合着问:“以你所说,古代人也错了,现代人也错了,那怎么做才算对?”

很简单:“阴阳结合,虚实互换,才能生生不息,达到真正的长生不死。”张承祖马上接上,显得胸有成竹。

“哦,此话怎讲?”辛婉茹随之反问。

当物体有了生命的时候,已经开始了虚实结合。

肉体是实,精神是虚,成为一个新的个体。

而当虚幻的精神和思维凝聚成丹时,就会由虚转实,继而影响肉体。

而肉体想要不死不灭,不可能做到。

但如果换个形态,就难说了。

比如水变成气,会马上消散。

而如果变成冰,只要温度恒定,就可以一直存在。

同理,肉体换个形态,未必不能长生。

关于这点,我已经有了想法,和五行相生有关。

食物为何能让人长身体?其实是能量的转换。

这次这要不死,就可以继续探索。

辛婉茹听的一阵眩晕,只想一头栽倒。

但知道从这人嘴里说出的话,在别的地方可听不到,只好打起精神,继续听下去。

在这荒郊野外,张承祖应该也很无聊。

继续发表高论:这么说吧!只有实物才有大小,有存在期限,而虚无才会无边无际,没有始终。

本就是无,何来大小?本就是虚,何来终点?

“。。。”

辛婉茹完全接不上话,不知道这人真正的用意。

张承祖不管她能不能听懂,自顾说道:“人类想要用飞行器达到光速,探索宇宙的边际。我十分肯定的告诉你,根本不可能。”

宇宙,就是空间和时间的统称,本身就是虚无。

虚无压根没有边际,如何探索?

好比是身体和精神,身体是实,自然有大小。

精神是虚,却能上天入地,随意而动。

真正能够遨游宇宙的,我认为反倒是作为能量体的精神可以做到。

当精神力量达到极限时,就可以穿越时空,遨游天地。

这番话听得辛婉茹更加云里雾里。

摸着手中的项链,转移话题问道:“太深奥了,我想知道这项链是从哪里来的?”

提起这条项链,却要从头说起。

张承祖换了一下坐姿,这才缓缓开口:“历史上有两大家族,传承千年不倒,以文传家,以道立世,你可知道是那两家?”

“南张北孔”,辛婉茹脱口而出。

那我再来问你:“当年圣人东奔西跑,周游列国,为了什么?”

“自然是传道解惑,传播儒家思想。”辛婉茹斟酌着回答。

“传播思想又是为了什么?”张承祖紧追不舍。

这个问题让辛婉茹很是无语,敷衍回答:“应该是为了教人向学,知礼仪,守规矩。”

“也对,但并不全对。”张承祖否定了她的答案。

这让辛婉茹很是不服气,反问道:“那你说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