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传奇末世之旭日东升
4055200000001

第一章:皇朝续命之苟延残喘

这日大雪纷飞,鞭炮声响彻云霄,普天同庆,皇国的人们正沉浸在过年的喜气之中,北方匈兵忽然大举南下,首战即攻克了皇国边关要塞,守军将领祥泽出关投降,并为匈军充当引路人。不到一个月,匈兵就势如破竹打到了皇国国都天京,战报传来时,国君殃帝正在与妃子们把酒言欢。

“报!报!报!匈军已兵临城下,即刻就要攻城了。”忽然一个太监急忙冲进后宫禀报道。

殃帝一听大惊失色,颤颤巍巍的说:“怎么会这样,怎么这么快就打来了。”

他终于缓了缓神,对着前来禀报军情的太监说:“传旨大将军,速速领兵死守都城,不得有误。”

太监有点惊恐又紧张的领着口谕,退出殿去。殃帝此时没有了一点雅兴,他举起一壶酒沉思下来,将嫔妃们都赶了出去。不一会儿丞相就来觐见了。

“老臣参见皇上,吾皇千秋万岁!”傅丞相行礼道。

“罢了罢了,傅相来意,朕心已知,快说说你有何退敌之策?”殃帝急切地问道。

“老臣以为要退匈兵,不可与之力抗,否则我们与匈国再无和谈之机会,依目前之境况,敌强我弱,老臣愚钝有一可行之策,吾皇今育有两子四女,可与匈国行和亲之策,匈王恰有四子,何不将公主嫁与其子,结成姻亲之国,至少也可保二世之和平,为使匈王无疑,可派一王子去往匈国做人质,只是要看皇上选哪个王子去了。”

殃帝一听稍有些怒意,可又极度克制,严肃地问道:“难道只有此法可行吗?”

“老臣知道皇上心中所虑,但是目下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了,皇上正值壮年,莫以为虑啊”傅相答道。

“罢了罢了,朕命你速去匈军大营议和,早日解天京之围。”殃帝说道。

“老臣领旨。”傅相领旨退下。

不日议和旨意传遍朝野,即刻引起了以韩镇非大将军为首的主战派的极度愤怒,他们纷纷上书殃帝陈述议和大弊,并阐述力抗保国的主张。殃帝两面为难,但还是偏向议和不想开战。于是以傅荣丞相为首的议和派加紧了议和的步伐,并散布韩镇非大将军企图乘乱谋反的谣言。谣言很快就传到了殃帝耳里,使殃帝不得不对这个手握重兵的大将军起了疑心。傅相闻之,立马进了宫觐见殃帝。

”老臣参见皇上,吾皇千秋万岁!”傅相行礼道。

“傅相不必多礼,今日进宫所为何事啊?”殃帝问道。

“臣闻言近日大将军抽调了一批武功高强的宫廷护卫到他所属的韩家军,老臣不知大将军所为是何意,他所属的韩家军现在又是哪家的军队,他不为皇上分忧,还要去扩充他的军队,是何企图,他眼里还有没有皇上您。”傅相言道。

不等殃帝回答,傅荣就拿出了一本联名弹劾韩镇非的奏折。

“老臣今受群臣之托,上一联名折,皇上,请御览。”傅相呈上奏本道。

殃帝翻开一看,大惊失色,里面写的全是告韩镇非的黑状,还有要求撤除韩镇非大将军官位,并要求将其下狱审查的言语,且弹劾人数众多。”

殃帝越看越愤怒,在傅荣等议和派大臣的煽动下,殃帝终于下诏将韩镇非贬为庶民,下狱审查。

诏令传开,主战派纷纷上书求情,甚至有人为证韩镇非清白,撞死在殃帝宫门前的大柱下,其中有人大骂傅荣是奸臣贼子,殃帝是暴君昏君。此言传入殃帝耳里,殃帝气的大摔青瓷玉器,又在傅荣等人的煽动下,殃帝决定查处韩镇非同党,严惩罪臣家族。

另一面傅荣与匈军议和进展顺利,最后匈国大王提出了议和要求。

第一皇国割让北方六郡给匈国,并每年向匈国上贡皇国赋税总收入的百分之七十的钱粮。

第二殃帝四位公主送往匈国与匈国四位王子和亲,另派殃帝之大王子为人质送往匈国,无匈王诏令不得回国。

第三皇国军队数量永远不得超过匈国军队的三分之二,并且匈国每年可派大监军至皇国监察军队实情。

匈国大王为使以上要求都能得偿所愿,他下令大军全力猛攻城池,最后攻破了都城大门,并在城内烧杀抢掠。紧接着就不断有紧急军报传入宫中,殃帝一时惊慌失措。

正当此时傅荣急忙将议和协议送进了宫,殃帝看了愤恨不已,最后还是无奈于担心匈国打进宫来,怕成这亡国之君。于是签署了这份奇耻大辱的和议,皇国又得以苟延残喘。

不久以后匈国退兵,一切又恢复了宁静。这场战争结束后主战派又遭到了议和派的清算,最后韩镇非虽被免死,但却被殃帝下诏永世监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