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穿越大明:重生太子,力挽天倾
4323600000078

第七十六章 朱慈烺的不爽

听到开封有危险的第一时间,孙传庭便已经反应过来开封的重要性了。

随即孙传庭又非常郑重的说道。

“殿下,您刚才说闯贼这已经是第二次围攻开封了?”

“那第一次围攻开封是什么时候,具体情况可否给老臣说说?”

“这个自然可以。”

“孤也提前将这些消息整理成了一本卷宗,先生可以看看。”

朱慈烺拿出写有河南相关消息的卷宗递给孙传庭。

孙传庭接过之后就仔细的翻阅起来,不久,孙传庭便皱起了眉头。

“殿下,这闯贼李自成恐怕是有争霸天下的心思了,以前的闯贼部只懂得劫掠女子金银为乐,现在竟然开始攻打各地的战略要地,这种行为必须加以警惕!”

“如此,开封不得不救,开封是万万不能有失的!”

看到孙传庭仅凭手中的这些消息便能推断出这么多事情,朱慈烺越发欣赏起来,笑着说道。

“是,孤也想到了这点,并且闯贼李自成新收的军师宋献策在其中是起了关键作用的。”

“孤也命人去做准备,趁着闯贼李自成没发现这宋献策的作用前将其扼杀。”

“不过这些都是小道罢了,终归还是要真刀真枪的在河南正面击败李自成!”

孙传庭听到这便放心了,在有心准备之下,只要处置得当一般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既然这样,老臣也就放心了,不过殿下勿忧,河南巡抚高名衡是一个得力的人才,有他总督开封防守,李自成等部一时半会是打不下开封城的。”

“但是要防备一点,小心李自成等流寇在久攻开封不下后去攻打其他因为救援开封而实力空虚的重城,河南的官军受不得大规模的损失了!”

朱慈烺点点头。

“好,孤会上书请父皇下旨提醒河南各地官员小心的。”

说完,朱慈烺又是朝着孙传庭一拜说道。

“先生,三天前父皇召见孤便是谈论救援河南的相关事宜,现在是六月初,便已经商定等夏种结束后,就整军出发,到时候还希望先生能随孤一同出发,有诸多事宜还需要向先生请教!”

“殿下有命,岂敢不从?”

“好,如此孤就放心了!”

……

在遣人送走孙传庭之后,朱慈烺留在文华殿内还在思索着两人刚才商议的事情。

经过这一番交流,孙传庭的确是自己可以倚为臂膀的重臣,也值得托付重任。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自己在昌平那边的事情都做完之后,将整顿好的军队拉到河南去见见血,锻炼一番。

年末的松锦大战自己是必须插一脚的,没有一支靠得住的忠心军队可不行。

就在朱慈烺还在盘算接下来的动向时,有一名太监急匆匆的从文华殿外走了进来。

“殿下,陛下有诏,找您去乾清宫议事!”

“知道了,孤这就来!”

朱慈烺对崇祯的这次召见没有什么意外的表情,自己刚刚接见完了孙传庭,将自己召过去想必是商议接下来对孙传庭的任职方向了。

毕竟在前世中孙传庭是作为汪乔年兵败后的接替人选的,眼下傅宗龙还没有兵败身死,依旧是三边总督。

汪乔年也没有接替傅宗龙,依然是右佥都御史兼陕西巡抚。

在没有出现大错或者是大败前,是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将人夺职。

眼下各地的总督或是巡抚的职位都有人在,所以孙传庭的安排就是一个问题。

当朱慈烺一直走到乾清宫的门前时,心中才略微有了一个想法,不过具体能不能成还得看崇祯的想法。

“殿下,万岁爷他正在和内阁的几位大人商议要事,请您先到偏殿去等候!”

“好,有劳王公公!”

王承恩将朱慈烺带到偏殿之后便离开了。

没过多久,崇祯便来到了偏殿这边,从脸上带着的微笑来看,心情还是很不错的。

“拜见父皇!”

“不必多礼,起来吧!”

崇祯拉着朱慈烺坐下,吩咐给上些茶水。

“太子,你和孙传庭也见过面了,觉得如何,可以托付大任吗?”

“回父皇,孙先生非常有能力,见面之后所说的各项观点非常令儿臣心服,是一名大才!”

朱慈烺把孙传庭刚才所说的战略构思给崇祯仔细的说了下,果然崇祯脸上露出了心动的表情。

“哦,孙传庭他真是这样说的?”

“与建奴议和,全力围剿河南流寇?”

当初孙传庭为什么入狱,不就是和当时主流的想法不一样,最后愤然辞官,因此被投入了牢狱之中。

现在能转变了思想,足以让崇祯在心里消除一层芥蒂了。

“没错,孙先生他还说时局随势而变,当年的局势已经和如今大不相同了,首先集中力量打垮流寇恢复地方安稳才是最重要的!”

“哼,这些个文官,真是怎么说怎么有理。”

“罢了,只要能好生为国效力,不要心生怨恨就好了!”

“父皇,孙先生一心报国,绝不是两面三刀的人,这一点,儿臣愿意为他做担保!”

崇祯摆了摆手。

“太子你还年轻,见得少,这些文官的心思你是很难捉摸的,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的人朕见得多了!”

“所以你不要想他表态说了什么,你要看他具体做了什么,从做事中看总比从说话中看人来的准!”

见到崇祯没有怪罪孙传庭的意思,只是借机教导自己观人之术,朱慈烺就不再反驳,静心的听着。

说教了一番之后,崇祯才停下,端起茶杯润了润嗓子才继续说道。

“好了,刚才的话太子你回去要好好反省下,朕能教你的也就这么多了!”

朱慈烺弯下身子朝着崇祯行了一礼。

“是,多谢父皇教导,儿臣定细心揣摩!”

说完之后,崇祯似乎有些累了,就摆摆手说道。

“嗯,如果太子你没有其他事你就先回去准备吧,先将你麾下的兵马都整顿好了,毕竟这局势变化之下,说不定还需要你早日带兵出发!”

朱慈烺有些惊讶,这可是和自己来之前的想法完全不一样啊。

孙传庭的任职还没有定下来,当即开口问道。

“父皇,儿臣还有一事不明,请父皇告知!”

“哦,什么事?你问吧!”

“是,父皇,儿臣想问的就是孙先生接下来是去哪里任职?”

“这个朕还没有想好,眼下各地的总督巡抚都没有空缺,一时间不太好安排啊!”

“太子你是什么想法?”

朱慈烺心中一凛,不知道崇祯是另有安排还是真的没安排好,不过这时候已经容不得他细细思考了,只能随机应变,就直接说道。

“是,父皇,那儿臣就直说了!”

“儿臣的想法是请孙先生重新出任三边总督一职!”

三边总督乃是明朝四大定设总督之一,为的就是应运于西北日益恶化的形势。

三边总督节制河西巡抚、河东巡抚、陕西巡抚以及甘、凉、肃、西、宁夏、延绥、神道岭、兴安、固原的九总兵。

一旦孙传庭能够担任三边总督,就意味着朱慈烺能在大明西北部获得一个强力的奥援,对他后边的诸多行事会产生极为有利的因素。

况且以孙传庭的资历来说,担任三边总督根本不成问题。

“孙先生之前在三边总督的位置上屡有建功,多次击破流寇部队,这次不如重新把孙先生任命为三边总督,让他统率各地兵马继续在河南剿灭各股流寇。”

“尤其是对付李自成,罗汝才等部,孙先生要比其他人更有经验!”

崇祯揉了揉眉心。

“太子你这可是给朕出了一个难题啊!”

“三边总督一向是由朝廷重臣出任的,这孙传庭才刚刚被释放出狱,骤然担任此大位,是不是有些太过草率了?”

朱慈烺听到崇祯拒绝后没有着急反对,看起来崇祯对于孙传庭的安排定然是早有了想法。

只不过之前他的答应的好好的,是谁让崇祯改了注意的?

朱慈烺的心底蓦然浮现出一个名字,高起潜!

目前最不希望孙传庭重新踏上高位的就是他原先的敌人了,杨嗣昌已死,那就只有崇祯的心腹,联手杨嗣昌将孙传庭一起下狱的高起潜有这个动机,也有这个能量。

前世要不是局势已经败坏到一定程度,孙传庭还真不一定能接替汪乔年成为三边总督。

压下心中愤怒的想法,朱慈烺不动声色的问道。

“那父皇的意思是?”

“先让孙传庭出任陕西巡抚,待他重新有了战功后再行提拔也不迟,太子你看如何?”

朱慈烺心知在崇祯心意已定的情况下,就算是自己竭力反对,最后能改变这个结果,也会伤了父子之间的感情。

孙传庭既然出任不了三边总督,那退而求其次出任陕西巡抚也是很有用的,朱慈烺没有必要反对。

“全凭父皇安排,儿臣没有异议!”

“好,那就这么定了!”

在离开乾清宫后,朱慈烺走在返回自己东宫的路上,心情有些不爽。

这还是他第一次被人下了绊子,心里也越发的对这个下绊子的高起潜痛恨起来。

屡次坏朝廷的大事,如今还敢出手,真当他这个太子的刀不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