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重生盛夏的神笔修补逆天了啊
4909000000005

第五章 变才是永恒的主题

晚饭后,盛家人都难得没有各自散去,而是耐心等待盛老太太数完铜钱:六十六文。

盛老太太数完铜钱,嘴角微微放松,报了数字。清咳了声,道:“这鱼汤第一天反响不错,明儿个把今儿养着的四条鱼都做了。明早明哥儿和昭哥儿曲鱼篓子的时候背着点人,老大家的,你和春丫头挖的野姜也避着点人,不然被人看了去财路也断了。晖哥儿明上午和夏丫头一起捡柴火,这鱼汤推车也耗柴火。”

老太太顿了顿,瞅了老爷子一眼,按照商量好的继续安排道:“明儿个是大集,老二家的和老三家的明早早点起来,把菜起了。老大明儿赶集去卖了,顺便把家里的锄头带去修修。荷花带着秋丫头一起去交绣活,再买点油盐酱醋回。”

“说到这里,老太太仿佛想到什么,看了看二房的盛君达和盛君越,从六十六文铜钱里,拨拉出去十六文,对耿荷花道:‘荷花,明儿个你带上达哥儿和越哥儿,买五斤糙米两斤黑面粉回,让两个小的帮着背回来。’如此,也能让九岁的盛君达和同样七岁的盛君越有个喘口气的机会。日子过好了,盛家七岁男丁就下地里干活的规矩得改,改成七岁男丁上学堂就好了……”

盛夏还在悄默默地,为未来盛家发展做铺垫呢,结果被耿荷花尖利的声音打破道:“娘,才不过七八斤重的篓子,哪用得着这么多人啊……”

大意了,盛夏低头飞快运转大脑,修补自己急切之下的逻辑漏洞:“老太太听了,也回过神来:‘也是,我都糊涂了……那就把这段时间攒的鸡蛋,两个小的送给他小姑去。’

耿荷花撇撇嘴,说起来盛如和盛意她还喊一声表妹的,但……真真是一言难尽。”

盛夏停在这个“一言难尽”这里,让命运的齿轮自行运转。幸亏她灵机一动,想起了嫁到镇上的盛家姑姑们。

说起来,盛老太太重男轻女吧,但她却特娇惯自己的两个双胞胎女儿,直到出嫁了,还保持着每逢赶集都提着鸡蛋贴补,这回是镇西的小女儿盛意,下回就是镇东的大女儿盛如,有时候自己去一趟,农忙时候就家里的小辈去跑。

“阿奶,昨儿个鱼汤卖得好,今儿个贴了饼子一起卖吧?”盛春终于等到她可以插话的时候。

“码头上有卖面饼的吧。”盛老太太瞅了一眼,收起剩下的五十大钱,和之前积攒下的一钱银子放在一起。

“有是有,不影响我们自己卖呀。我们有鱼汤,顺带着饼子也会卖得更好呀。”盛春没有明白老太太的意思,她就想着快点挣钱,挣到可以有私房钱,有做其他生意的启动资金,最好是依然做她熟悉的化妆品。

“卖饼子的估摸着是丁寡妇,她带着两个小的也不容易。我们卖饼子是好卖了,这样丁寡妇家就卖不下去了,无疑是断人生路,这样事儿是损德行的。”

“老太太没有如往常那般斥责,心平气和道。可能是有了鱼汤这个进账,紧绷着的弦也松了松。这一番沉淀下来的智言慧语,听在春秋姐妹中,又是另一番风起微澜。

盛玥只是觉得惊讶,这老太太还有这觉悟呢。在商品经济下出生,在数字经济下成长起来的盛玥,她只知道竞争力才是王道,优胜劣汰才是市场规则,至于这般有人情味的操作,恕她实在无法苟同。可能更多是源于迷信吧,损福报什么的,也太老土了……

盛秋听了也是惊讶,惊讶于老太太居然还有所谓的人情味?她前世的记忆里,老太太除了叫骂声,几乎没有好言语的时候,对任何事情都表现漠然,即使是自家儿孙……到底是什么影响了老太太,她自认为从重生回来的那一刻,对盛家众人采取了沉默是金的不参与原则,想来也不是她的缘故……”

盛夏默默收回脑海中的神识,老太太那段是她的手笔,春秋小本本她能篡改的不多,尤其是思想觉悟类,都是自行发展的居多。最多,她就干扰下,她们的感知……类似于,心脏骤停患者,医生使用电击强化,或者失去知觉患者,医生施与针灸术那般,唤醒各般感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