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穿越大夕皇朝
4924800000001

第一章.江南好,最好是少年

江南府冶春道,岚山伯爵商岚山的封地。岚山伯爵十五岁参军,随着当今皇帝西平羌人,北征匈奴,是大夕帝国皇帝的绝对嫡系之一,又是帝国五虎之一。也正因为这样,岚山伯爵才能在这繁华江南分得一羹,成为如今帝国的绝对实权人物。

岚山伯爵育有三子一女。老大商酬,是岚山伯爵原配妻子所生。在这个早婚早育的时代,商酬已经年近三十,而岚山伯爵才刚满五十,正值壮年。老二商酌,年仅十六,其母亲是商岚山在打仗期间救下的一名女子。老三老四是一对龙凤胎,商酥和商酹,是后来商岚山的一房小妾所生,年约十二三岁。

……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大夕帝国江南一府占尽天下繁华膏腴之地。

自天山而下横跨南北的天河将上游的淤泥带到江南,经过千百年的发展,这里也逐渐变成了富饶的代名词。江南水道四通八达,而从冶春城到其治下的南山县的水道上有一个乌篷船,穿上有一个身穿锦衣的清秀少年和一个貌美的丫鬟。

这少年就是岚山伯爵家的二子商酌,商酌五岁的一首“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使他儿童时期就被寄予厚望。后来十二岁的一首将进酒传开更是名震江南,“君不见,夕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一句“天生我才必有用”使得当今陛下在朝堂之上大加赞赏,给了一个忠训郎的闲散官职。

而如今年满十六岁的商酌就被其父亲岚山伯爵安排到冶春道最偏远的南山县做知县,美其名曰历练。可商二公子是何等的人物—‘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至于写的那些诗也不过是摘抄另一个世界的古人,拾前人牙慧罢了。

从冶春城到南山县走水道元原本半天即可到达,却硬生生地被商二公子走了五天,围着冶春道兜了一个大圈子。后来实在被家里的福伯催得紧,才踏上了前去南山县的乌篷小船。

福伯原名叫福寿禄,原本是岚山伯爵账下的参军,后来一次行军途中挨了一发冷箭,成了跛子。老人家总是调侃自己的名字太大,想把福寿禄占全实在太贪心,老天爷才把他变成跛子以示惩戒。伤好以后厌倦了沙场,就成为了冶春伯府的管家,总览着王府的产业,也是看着商酌长起来的。

江南的秋天有其独有的景色,坐着小船顺着大夕河往下,河道两旁是一望无际的稻田。金秋多丰盛,悯农笑开颜。

乌篷船上的商酌正拿着鱼杆钓鱼,丫鬟绿蚁在热酒。

良久,“老头子把我派到南山是什么意思?”他说道,像是在询问,又像是自言自语。

“秋收在即,上一任南山县守尸位素餐,搅得当地百姓颇不安宁。想着老爷是叫公子去安定百姓。”绿蚁轻声说道。

“南山靠着交州,那些土族最近动作不小啊。”说着,他又生出几分怒气出来,“哼!老头子惯会使唤人,丢下一个烂摊子给我。”

“公子您前年做出来的犁上一年就推广至全道了,百姓都记着您的好呢。”

“老头子这次把他的亲兵都给了我二百,再加上县上的原本驻守的人马……啧,山雨欲来啊。”说着,商酌将钓鱼竿收起,转身回了棚内。

这次他只带着绿蚁出来,其余的部曲走的旱道,想必是早就到了。

绿蚁比商酌大四岁。少年时就跟在商母的身边,后来商酌十岁那年商母患病离世,绿蚁也就跟着了商酌。商酌看着身边的绿蚁,恍惚间母亲离世已经多年。

商岚山常年在外奔波,大哥商酬去了京都接管在商家京都的产业。家里便成了商岚山的三房刘易碟做主。刘易碟所在的刘家是冶春的本地氏族,在商岚山封地定在了冶春之后为了拉拢当地氏族就娶了刘易碟。对于商酌这位神童,她虽不至于在明面上有些敌意,但‘忘掉’给月例银子倒也是经常的事。不过那时商酌年龄小,用钱的地方并不多。再稍大些,又有了福伯的帮衬。所以两人之间虽然有些冷漠,也没什么大的矛盾。

至于商酥和商酹这对双胞胎,商岚山的示意下,从小便和商酌在一个小院居住。又比商酌小个五六岁,从小就跟在商酌的屁股后面混,和商酌在一起的时间比和他们母亲还要长,所以和商酌的关系很好。商酥前两年因为是女孩子已经搬出去了,而商酹还在商酌原本的小院住。

过了一回儿,他又看向船夫问到:“老丈,现在到那儿了?”

“公子爷,已经到南山境内了,再有一刻左右便到了。”船夫回到。

不一会儿,下了船,再顺着大路走了小半个时辰,就见到了一处青砖古城,上书三个大字‘南山县’。这时的县城基本都有城墙,而南山又属战略要地,所以南山县比一般的县城更高一些,可以达到八米,墙基宽十米。南山县往南即是王氏土族所辖领地,虽然交州各地土族皆向大夕帝国称臣,但近年来皇帝身体欠恙,这些土族便又开始试探。

商酌在南山县门口看了一会儿,方才带着绿蚁走进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