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典仙侠通天论
4963200000009

第八章:世界观的谈论

......

“我辈正道修士,当以斩妖除魔为己任。”

一间不大的石室内,有二人席地而坐。

细看去,二人的样貌没有丝毫是相像的地方。

可事实呢,道子面前的是正是当代三清殿掌教,也是他老父亲。

三清殿不是皇室,讲究的不是子承父业,可冥冥之中不知是否有天意,单单从纸面谈天赋,整个道门,排在首位却是这三清殿掌教的儿子,被人称"道子"。

当然,道子也不一定要接过掌教一职。

就像“道主”当年也没有接任掌教。

看这三清殿掌教,常年的紫袍,却未沾染一丝灰尘。

出尘也莫过于此。

道子在这也有数久了,此时终是有了疑惑开始回应了:

“那对余等而言,何为妖,何为魔?”

孙承庭看了儿子一眼,也没有立即回答,像是思索了片刻,声音不大却是那种不容反驳的回道:“

形状奇怪可怕、有妖术的精怪物自是妖;

出手夺人生命、有邪法的恶鬼神自是魔。”

“凡妖魔,必斩之?”道子又紧接着问道。

这位掌教认识到自家儿子还没有经历过妖魔动乱之事,竟然幻想妖魔存善,此必得矫正,“道子”需要有的念头是:一个修道之人,妖魔鬼怪当除智,

什么妖魔鬼怪,邪魔外道,皆不过是通天之路,垫脚石罢了。

但他没有着急回答,也是思索片刻,斩钉截铁道:“

妖魔者,人人得而诛之。”

道子纠正了自己的问题:“若是这妖,这魔,无害人也,也当斩之?”

“妖魔者,必然害人,当然得即刻斩杀,真若此妖魔当时没有害人,此后也必定害人。”

道子有些哑然,好几秒,才应声道:“知晓也。”

“孺子可教也。”孙承庭颇为满意。

又是许久的谈论。

话题却是变了,似是谈道了修道人自我的修行:

“修道之人,心不可被红尘世俗所乱,以后你下山修行要切记此点。”

“何为被红尘乱心?”

“被世俗的欲望乱心,凭借自己的想法而做出不利于修行之事。

因个人的喜好而做出一些不符合修道之人本身之事。

你要记住,这是大忌,你身为道子,断不可在此事上犯了糊涂。

魔头失手未除,造成动乱,造成个人名誉损失,都在这红尘乱心之事面前不值一提。”

道子听的认真,缓缓点头。

.......

清风徐徐扫过,凌无意的茅屋中:

此间主人正与一名看起来年龄已经不小的老者在一起。

凌无意对着老者一阵吐槽那婚事,后者也只是笑而不语。

也是吐槽的差不多些许时间了,主人发出一声叹息,随机却是悄咪咪的撑起一间阵法的开始。

确认了一下,里面人的谈话绝对传不到外面。

“这件阵盘,当真神器也,连那位“道主”都可以隐蔽。”

凌无意感叹道,没了平时的些许样子,又较为认真的对身旁的老者言道:“俞老,已经确定不会有人能听见咋们谈话了."

看这老者,放到千年前,也是名震一方,有的人恨他,但面对他却是无可奈何;有的人敬他,说其他却是谈之色变。

可是其人在巅峰时期,消失不见,也曾有人寻过他,最后却是没有寻到,不得已放弃。

没人知他现在三清殿里,也没人知道他给这“玉面仙”当起了幕僚。

当年,时人称:

谈笑风生中,奇谋方使枭雄断命;

风花雪月间,毒计可令大派倾覆。

“毒士”俞渊星

俞渊星笑笑,眼中也是开始了认真起来:”若我等想成事,就得先谈论谈论这江湖与修行界。

这修行界,修行联盟自是不必多说。已经是主宰修行界数百万乃至数千万年。其内部也是颇有腐朽但也有着异动连连。

先说修行盟理事宗门的七位:三清殿,龙虎山,金刚寺,仙剑门,姑苏庙,聚宝阁,风云教。

有的逐渐衰落,连修行盟七大理事宗门都不保;有的野心勃勃,要有更大的话语权。

剩下有些虽没有理事宗门的地位,话语权却不比其中一些低。

江湖中,丐帮恒古不变的江湖龙头地位,南方江湖,剩下的都是较为平淡,有能耐的一只手就可以数的过来。

但北方不同,各路英豪横空出世。

单单说北拳,一双铁拳横扫天下。

其势力凭借此也是日渐昌盛。

其他势力也是南方环境完全不可相比的,厮杀斗争比较激烈,弱者在这里可生活的条件丝毫比不上南方。

至于天下大局,皆在此也。

且看世间五位至高:北拳南丐,东帝西佛,中道主

各雄踞一方。

谈谈从这几处起事:

北部大草原,元族内战不断,连年征战,但似有雄主诞生,有着统一之趋势,若是待其统一,其绝对不会盘踞在草原之地,必定挥师南下。

北部宋国,武力立国,实力不可小觑;在其境内的江湖中豪强众多,帮派林立,尤其是那草莽英雄门正如刚刚所说,在北拳的影响下,更是势力渐大,欲有着“南丐帮北草莽”一称呼。

南方是晋国,江湖上是丐帮所在的地方,修真联盟的几位也在其中,我们所不满的势力在那里根深蒂固。

西边虽说是人烟稀少,地形崎岖,似乎适合从此间开始发展。但其不然,佛门不知多久的传承,难以撬动其根基。

至于中部,自是脚下这三清殿为主,道门魁首,道主也在此,无可匹敌。

至于东部,岛屿众多,海上势力较多,只是拥有着零零散散的一些小国......”

凌无意却是沉声打断道:“可“东帝”在那边可是威名赫赫,如何作解。”

俞源星笑笑,摇摇头回道:”

要说“东帝”,那名声自然是不小的。

五大至高,修行界三巨头,世人的评论也是给足了:

东海之大两位主,敢于龙神分大洋。

头一点,狂风不止,蛟龙见处魂惊;

手一起,滔水万丈,狂鲨闻起魄灭。

冲波如水怪,跃浪似飞鲸。

东洋有圣上!海中帝张景。

海中山庄庄主,“海中帝”张景。

这张景虽势力颇为不俗,固然是“东边的皇帝”,可实际,其人好像颇为慵懒,一般也不经常出来活动,让人看着并没有太大的野心 。而且其主要势力在海中活动,海面其实都不太经营的,也算是有些奇怪性子。

导致东边其实一直是大猫小猫三两只。

至于该如何起事,不需用太多叙说了吧。“

凌无意面上有所了然,心中不知有何作想。

.......

ps:真正的大局故事开始了,且看接下来这一小故事:

三清殿门内争高下,小道子论风初彰显。

凌无意起备魔神典,俞渊星计断世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