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架空历史穿越三国,太监成了先锋
5695900000004

第四章:众臣决议

刘文是个大学生,专业是文学院历史系古代历史。

东汉末年和三国的历史,他是精通的。

穿越到三国,成为汉献帝,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便是诛灭董卓。

而方法是现成的,那就是以禅让为名,骗董卓入宫,趁机将其诛杀。

按照原本的剧情,由司徒王允施展美人计,令吕布和董卓二人反目成仇,借吕布之手杀之。

现在计划有变,刘文要亲自动手。

而哄骗董卓进京的由头还是以禅让为名。

赵高按照刘文的吩咐,派宫里的太监飞马往嵋坞去传旨。

同时在长安城放出风声,说刘文被吓破了胆,得了失心疯,要将汉家天下禅让给太师董卓。

一时间,长安城传得沸沸扬扬。

一所宅子里,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正在低头愁眉思索。

此人正是司徒王允。

自从亲眼看着司空张温被董卓斩首,王允便寻思讨贼之策。

司空张温做事不密,最后落得斩首抄家的下场,王允要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王允食不甘味、坐不安席,在府中思索再三,却无计可施。

王允策马而行,到了后花园,仰天流泪。

“难道我大汉天下的国运真的没有了吗?”

王允老泪纵横...

就在此时,王允听到牡丹亭畔有人长吁短叹。

王允走到牡丹亭,见到一个绝色女子在愁眉叹息。

此人正是王允从小养大的歌伎貂蝉。

王允大怒:“贱人有私情?”

貂蝉见王允过来,惊慌解释道:“貂蝉岂敢有私情。”

王允喝问道:“既无私情,何故长吁短叹?”

貂蝉回道:“貂蝉蒙大人养育多年,见大人忧国,却无力报答,故此长叹。”

听闻貂蝉如此言语,王允突然茅塞顿开,大喜道:“不思大汉天下竟在汝手中。”

貂蝉不解王允之意,正要问时,管家从外面进来了。

“大人,出大事了!”

管家进来大喊。

“何事如此惊慌?”

王允擦干了眼泪问道。

管家说道:“大事不好,宫里传出来消息,说天子要将皇位禅让给太师董卓。”

王允吃了一惊,感觉五雷轰顶!

“何人所说?”

王允惊问道。

管家说道:“宫里出来的消息,整个长安城都传开了。”

“天子的使者已经往嵋坞去传旨,估计明日太师就要进宫受禅!”

管家得到消息的时间算晚的,其他大臣早就听说了。

“大人,朝中老臣都在正堂等着大人做主呢。”

管家说道。

司徒王允现在是朝中大臣的首领,遇到大事情,会找他商议拿主意。

汉帝禅让帝位,这么重要的事情,肯定要找他。

王允顾不得和貂蝉细说,马上往正堂见客。

到了正堂,见到一帮朝中的老臣,有皇甫嵩、仆射士孙瑞、司隶校尉黄琬、国舅董承...

见王允出来,众人围上来。

“司徒大人,我等要连夜进宫面圣,劝谏天子不可禅让。”

“我汉家国运尚在,如何将皇位禅让于董贼。”

“当年王莽篡汉,光武尚能中兴,我等岂不能重整朝纲乎?”

众人说得义愤填膺,誓死不愿意将天下拱手让与董卓。

王允坐下来,说道:“老朽也是刚刚听闻此事,不知天子为何如此行事?”

“朝中肱骨大臣尚在,民心未改,何故如此啊...”

说到这里,王允的眼泪又下来了。

皇甫嵩说道:“司徒大人,嵩世代为汉臣,当此国难之际,嵩当以死报国,绝不苟活。”

“某当进宫面圣,以死进谏。”

司隶校尉黄琬说道:“可恨某为司隶校尉,手中却无兵马,不能杀董贼以救国难。”

东汉时,以京兆、左冯翊、右扶风、河东、河南、河内、弘农七郡为司隶校尉辖区,称司隶部。

司隶校尉监察在京百官诸不法事,可以弹劾三公,权力很大,号为“雄职”。

皇帝召集朝会的时候,司隶校尉与御史中丞、尚书令三人有单独的席位,称“三独坐”。

手下统领一支由一千二百名奴隶组成的武装部队,司隶校尉意思就是司掌奴隶的校尉。

这个官职是一个肥差,当年曹操能当洛阳的司隶校尉,权力很大,绝对的官二代!

可是到了长安城,所有的兵马都在董卓手里,黄琬这个司隶校尉就是名义上的了,根本管不了事情。

国舅董承说道:“某为国舅,当此国难之际,责无旁贷。”

“某当与都乡侯一同进宫面圣。”

都乡侯就是皇甫嵩,他原本因为讨平黄巾之乱,封为槐里侯,后来得罪了宦官,改封都乡侯。

众人愤慨,王允也很悲愤。

“皇上天资聪慧,为何会作出如此抉择?”

王允不明白。

仆射士孙瑞说道:“司徒大人,某听闻天子身边突然出现一个赵常侍,宫里的太监和宫女都听他的话。”

“派人往嵋坞传旨禅让的,也是他的意思。”

“下官以为定然是这个赵常侍祸国乱政。”

听说宫里又出了一个常侍,众人非常震惊。

“自从十常侍之乱,宫里从来不设中常侍,如何又出了一个赵常侍?”

王允惊问道。

仆射士孙瑞说道:“某也不知,就是今日的事情。”

“可能是董贼派来的,宫里的太监和宫女都尊称赵常侍为阿父。”

听到“阿父”这个词,众位大臣马上想起张让。

“岂有此理,宦官乱政又来了。”

皇甫嵩大怒。

司徒王允起身说道:“各位大人,随老朽进宫吧。”

众官拜道:“吾等愿往!”

司徒王允带头,坐着马车,或者骑着马,连夜进宫。

此时的刘文,刚刚从永乐宫起床。

伏皇后较弱不胜力,身子瘫软在玉床之上,身上盖着锦被。

“皇上就走吗?”

伏皇后娇声问道。

刘文从床上下来,宫女伺候着穿衣服。

“朕要回宫一趟,那些大臣今夜必来寻朕说话。”

刘文笑道。

他让赵高在朝野上下放风,说自己要禅让皇位。

朝中那些大臣肯定会连夜进宫进谏。

伏皇后惊问道:“大臣们深夜进宫作甚?”

她以为又有什么大事情要发生。

刘文坐在床沿上,替伏皇后拉了拉被子,笑道:“无事,朕今晚陪他们演一出戏。”

伏皇后不明白刘文这是何意,但是他感觉刘文已经变了,不再是那个任由权臣挟持的汉帝,而是一个能重振汉家天下的明君了。

“皇上小心。”

伏皇后说道。

刘文点点头,起身出了永乐宫,摆驾回未央宫。

刘文走后,宫女伺候伏皇后沐浴换衣裳。

宫女低声笑道:“娘娘,皇上今日当真勇猛,似天神下凡一般。”

刚才她们两个在帐子外伺候,全程看着。

伏皇后脸红训斥道:“不得胡言。”

宫女慌忙闭嘴。

刘文回到永乐宫,赵高正在房间里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