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军事架空历史三国:从救驾少帝开始
1658300000002

第2章 不鸣则已

两人酒过三巡,气氛热涨。

荀彧主动给他倒了一碗酒,这才低声开口说道。“子行,你可能不知道,大将军打算对十常侍出手了!”

“我知道啊,董卓要进京!”

刘应一下子正坐,手指轻敲桌子。

现在局势是如此迫切了啊。

要不我不管别人了,自己保护好自己或者跑路吧。

就算留在洛阳,自己是蔡邕的弟子,又不会作死不送人头,别人也不会无缘无故害你不是。

“你连这都知道。”

荀彧有些惊讶的问道。

现在能够知道这些的都不会是普通人,消息灵通有消息灵通的能耐和原因。

“子行,我就说过,你果然不是一般人!”

荀彧又喝了碗酒。

毕竟这种大事,关系到了国家的命运。

刘应也能这么快得知消息,不简单。

“听说是袁绍献了驱狼吞虎之计,让边镇的那些兵阀带兵进京,想借他们的手来斩杀宦官。”荀彧说道。

“引狼入室!竖子不足为谋!肉食者鄙……”

刘应一边吃肉一边在吐槽着。

“没错,我也是这么想的。”

荀彧说道。

这才是自己老愿意请他吃饭的原因。

志趣相投,大家聊天能够聊到一块去。

不像其他人见识浅薄粗鄙。

比如袁绍跟自己一桌的话,就想掰开他猪脑子看看他在想什么。

那些军头入京了,以后洛阳就更乱了。

“老荀,淡定淡定。”刘应把桌上的肉夹光了,淡然的应了一声。“我们人言低微做不了什么也做不了什么,你虽然当官可是管的什么办公用品的,算了算了。”

“我还想去劝劝大将军呢,但是感觉,这个人同样不足为谋。”荀彧犹豫道。

“别想了,早日谋划后路吧,我提醒你一句。”刘应望了他一眼。

荀彧顿时一脸苦笑。“子行这是何意?”

“何进,将死之人!”刘应低声对他说道。“他要是厉害的话自己就能收拾十常侍了,何苦如此?但是十常侍也不会坐以待毙,两虎相争,恐怕就等何进被骗进宫里……”

刘应作了个手势。

荀彧大惊,细汗都冒了出来了。

是啊,自己没想过这层。

十常侍若是先下手为强,何进身亡。

这朝局这洛阳城,乃至这天下,恐怕又要发生一些改变了。

然而他还不知道,这只是开始而已。

“子行啊,若是你我掌权,何苦如此。”

荀彧感叹了起来。

他们一个是王佐之才,一个是穿越者。

比其他的废物强多了。

顿时又忧国忧民了起来。

“喝酒喝酒。”

刘应又让人上了两盘荤菜。

畅所欲言。

“我看洛阳将乱,届时我将弃官归乡,不知子行作何打算?”荀彧问他。“你刘子行也是不甘平凡之人,跟我说句实话吧。”

大家这么久的交情,一起扛过枪。

一起抨议过时政。

你难道没有什么想法不想做点什么吗,跟我透露一下。

荀彧这么一说刘应突然想起来了一点事情,后来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曹操在其中,荀彧是后来才投奔的,原来是那个时候。

三辅之乱,许多厉害的人都跑路了,伺机而动。

他们大概察觉到了什么。

原来你荀彧也在其中,你也苟了。

汉末三国众多谋士,厉害的都有厉害之处。

荀彧后来回老家了,和家里的父老说:“颍川是个四战之地,天下一旦有变乱,往往成为用兵交战的战场。我们应该赶快离开这个地方,此地不宜久留。”

但是别人不听,凭什么你一说我们就要搬离这世代居住的地方,你荀彧算老几啊。

荀彧只好带着自己宗族的人离开了。

事后看荀彧分析的很对,李傕、郭汜、张济他们带兵劫掠,荀氏留在颍川的人,凉凉,大部分都被李傕、郭汜、张济他们的凉州兵杀掉了。

“我要做的事情,你千万不要害怕,以后我一定会轰动天下的,你就算在外地也一定能听到我的名声。”刘应认真的说道。

在这样的时代要是能够抓住风口,自己也未必不能有所成就。

而且自己也比太多人占有优势。

既然决定要做了,就是要轰轰烈烈。

荀彧认真盯着他,对方那双好看的桃花眼平静如潭,深邃如渊。

方才自己心里咯噔一声,刚才好像热血沸腾了起来。

“子行你可不要冲动。”

荀彧认真提醒对方。

感觉对方是在谋划着什么大事情。

不动则已,一动就是惊天动地的!

他们这些人一腔抱负,而且身怀才能或者本领,在这个世道自然是不甘平庸的。

“放心吧我有分寸。”刘应大笑。“我比任何人都惜命!”

自己以前还是太过想当然了,觉得自己是个人物,就有点飘飘然了。

那时候兴致冲冲跑到京城想要扬名立万。

现在回头看看,自己什么也不是。

这世上的人物也不是自己能够小瞧的,尤其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我又算得了什么呢。

当初那次死里逃生,犹如当头棒喝,像是一盆冷水当头浇下,仿佛一个大巴掌把自己猛地抽醒!

我的初衷,是在这个大时代活命,慢慢往上爬,寻找机会,做有价值的事。而不是真的要做一条咸鱼混吃混喝混日子!

我是后世来人,对我自己来说,我的性命,比皇帝比曹刘孙三个人加在一起还要重要!

我想要活着,想要有尊严的不必担惊受怕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