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军事架空历史三国:从救驾少帝开始
1658300000003

第3章 马失前蹄

“放心吧文若,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蹿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你以后会受到重用的,一展才华与抱负……”刘应一边把桌上的菜都夹完了,又拍了拍他肩膀吹牛侃天起来。

在这种农业社会农业大国,浪费就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自己尤其还是种过地的人,那个时候有那么便捷的农具和打谷机这些,都苦不堪言了。

更何况在这个农业时代。

而荀彧下意识道。“子行说的对……对个屁。”

很快琢磨起来不对劲。“你咒我啊!”

“没有没有,没咒你。”刘应摇头晃脑道。“还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呢!”

“再说我就打人了啊。”荀彧撩起袖子。

“来啊,输了的人城门狗叫方显本色!今日我一定让你荀文若扬名天下!”刘应也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两人一阵目光交锋。

你瞪着我我瞪着你。

终于有人忍不住先眨了眼。

“哈哈……”

然后一齐大笑了起来。

今天还真是舒畅啊。

平生一大快事!

今朝有酒今朝醉,发泄出来之后,之前的烦恼都是烟消云散了。

荀彧还要回去处理政务,跟他告别了。

然后就在结账的时候胃疼了。

那边刘应走了,外面突然听到他高声大吟了起来。

荀彧一听,一阵激灵,连忙跑出远远看着。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刘应长袍宽大,边吟边走,让人侧目。

子行终有一天会搏击长空而起的啊。

荀彧看着他的背影感叹。

而许多人看着他走进了蔡邕府里。

“原来是蔡大人弟子啊。”

那位洛阳第一美男子,许多人都听说过了。

这种茶余饭后的八卦穿的更甚。

除了这位还有谁有这么帅呢。

在今天之后,洛阳第一狂士之名,也是不胫而走。

有人自比冯唐、李广、贾谊、梁鸿、孟尝……阮籍被删了,改成了他刘应刘子行在大街上穷途之哭。

谈吐不凡,俊貌如仙。

这是蔡邕的关门弟子,他不火谁火?

尤其今日一番大声呐喊无能狂怒,直抒胸臆发自肺腑,诉说着自己的怀才不遇。

说出了当今多少寒门子弟的心声,让多少人泪流满面。

寒门好歹还有一个门,所谓的“门”,不是指房子的门,而是门前的柱子,左右分别称为阀阅,是用来炫耀这个家族的功绩的,哪怕是哪些富可敌国的暴发户可没有这个,还是被人看不起。

真正的穷人家庭更是读不起书的,气抖冷,何时站起?

刘应脑袋晕晕的回到蔡府,在门口见到有人刚离开,看他背影就感觉不简单,随口问了一声仆人那是谁。

平时过来拜访蔡邕的人可不是。

可是这次让他身躯一震。

曹操?

这是我知道的那个曹操吗?

刘应远远看着对方的背影,之后只叹息了一声:

有缘无分啊。

……

今天蔡邕心情很好很高兴。

府里的人也感受到了老爷的喜悦。

幸好刘公子早早出门了。

没有见到刘应,觉得心情都好了很多了,看什么都顺眼,格外舒畅。

之前总是因为那个弟子,真的让他一言难尽啊!

蔡邕和他推心置腹的谈了一番,刘应也是如实交代了。

每次听课,还一对一,这位可是当世最强学者,自己恐怕 就是小学生水平。

所以云里雾里的,脑壳疼,勉强听讲的话简直要炸裂那种。

说实话连字都不会写,汉末这种文字大概叫小篆还是隶书。

不知道后来的楷书跟自己认识的是不是一样,刘应还抱怨过钟繇如果能够早点整理推广出来就好了,不过……蔡邕还活着好好的对吧。

呸呸呸!……

罪过罪过!

老师一定能长命百岁的。

蔡邕就傻眼懵了,问他《与人论谏书》和《梅花三弄》怎么回事?

刘应就说《梅花三弄》是梦到神仙赠与的,前者就真是自己做的,花钱请人帮忙写字,自己口述。

自己能够背下来记住这些也真是不容易。

然后坦白从宽之后,反正就是被蔡邕差点揍了一顿,想着哪一天早点把他踢出府里,以免自己晚节不保。

刘应最近也很识相没在府上露面,每天总是有意无意避开蔡邕。

不用上课的日子,他专心安排后面的行动了,京城即将大乱,管不了那么多了。

不想这些了,今天日子这么好。

这是蔡邕一年一度最高兴的日子之一,今天是曝书活动。

《穆天子传》中记载,周天子东游,在羽陵这个地方曝书。

简单地说就是晒太阳,为了防霉防虫,自古就很盛行了。

东汉王充在自己的著作《论衡》也提及:“子日沐,令人爱之;卯日晒,令人白头。”

这一天各家也将自家的被褥、衣物拿出来晾晒,拿书籍出来晾晒,再邀请上自己知己好友文人墨客,看书评书,好不热闹。

这是一大盛事啊!

所以蔡邕太高兴了,没有人比我更懂晒书了,作为当世藏书最多的人。

如果错过了这一天的话。以后再晒书就不能把书晒透了,要把晒书的人急得头发都白了。

今天摆好了书之后,就托付给自己最信任的女儿了,自己出门去找还有随便聚聚。

想想他女儿又是一言难尽啊,父女俩才华盖世,可是一个比一个坎坷,没有最坎坷只有更坎坷。

蔡邕出门之后,被拜访的好友那就胃疼肝疼了。

本来大牛云集,对当世一些同样顶级的新作点评赏析一二,这会是一场极其盛大的宴会,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是难得的一次宝贵经历。

物质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令人惊羡!

普通人要是有这种荣幸是可以吹嘘一辈子的。

但是他们和蔡邕的悬殊实在是太大了。

这一天的画风通常是这样的:

“老蒯啊,你也曝书啊 ,给我看看看看,哎呀藏书两千了,可以啊,比我差一点点,我就一万……”

“那个谁谁谁,你也打算奋起直追吗,恐怕很快就能追上的,毕竟我才一万卷……”

“……”

蔡邕,文献记载的第一位藏书万卷的藏书家。

所以他高处不胜寒无敌寂寞独孤求败了啊。

文人聚会,要论其他自己也是不逊色的。

经史、天文、数学、绘画 、书法、音乐等等,他都有很高的造诣,有很高的成就。

一生倒霉,到了晚年,收了个得意弟子。

本以为是个王者,不料是个五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