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年代种田故宫情深
2384800000001

冬·初晴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

经过两天两夜的火车,我们在涌潮的人群里踏进这片圣洁的雪地上。满眼望去,都是各色棉袄的背影和陌生的建筑。

几个穿着大衣、围着红围巾的人朝我们缓缓走来,脸上都是带着满满的喜悦。

我扶着年迈的师傅站在原地,师傅看到他们,老泪纵横。我听师傅说过,他们年轻时候在纳楚隆兴院的辉煌。

那是1999年的冬至,几个正值壮年的相声大腕筹巨资建了一所专门供相声演员说唱、教导新人的戏院。名叫隆兴院,意喻兴隆。

后来不知因为什么事,师傅离开纳楚。转去我所在的稻安村表演,他唯一看好的徒弟张兴龙也在他最无助的时候选择离开。

师傅在漫长的十年里,在农村渐渐习惯了平淡的日子。他开始和普通村民谈生活谈稻田。

而在老年的时候,他就不得不去了养老院养老。也是在那里认识我了,我那个时候已经将近三十。没有娶妻生子,没车没房。在不少亲戚和村民眼里,我就和那些寡苦的懒老汉一样,奇奇怪怪。

我也想过结婚,但那不是我想过的生活。我想着,有朝一天,能去纳楚看看故宫,看看那些相声大腕。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成为一名逗人笑的相声演员。虽然我一直处于痛苦中。

去过医院,医生说,只是生活压力大,适当缓解一下,去想去的地方放松。

我强忍着,苦笑。

遇见师傅,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师傅姓张,他从不让我叫他师傅,而是叫他张老就好了。他几个徒弟都那么叫他,师傅一想到那些往事动不动就沉默很久。

我照料他的时候很有耐心,听他唠嗑唠嗑家常,有时候他会问到我想要做什么,我回答,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相声演员。

他听了之后,笑了。

“你很有志向,那你可想到拜师?”

我尴尬地看着他。

“我快30了,不大可能了吧!还是尽心尽力照顾好你们就好了。”

“有志不在年高。唉,年轻人,你要是不嫌弃,可愿拜我做师傅?”他握住我擦桌子的手,慈爱地看着我。

“愿意……”我有点不太相信,以为在做梦。他又继续道:“我就是当初和另外几个相声大腕建隆兴院的张老啊!”

我闻言激动地忙跪下磕头:“师傅在上,受徒儿一拜!”

他忙扶起我。“不用行此大礼,又不是在以前8090年代了。”

我摸了摸头,傻笑。

在那以后我一有空就去养老院找张老。他每次都耐心地教我逗哏捧哏,因为之前也参加过村里相声表演,所以学起来特别快。

师傅看了看我的手相,说我是一个有福根的人。日后前途无量,还会有一个人特别宠我。我笑了笑,觉得他是在说客套话。

其实我知道,我的命不好。

就这样日子过去了大半年,某天邮递员给张老递来一封信。他觉得很奇怪,自己无儿无女的,有谁会给自己写信呢?但想起纳楚那些人,他打开信封的手颤了。

不出意外,那封信是他在纳楚的师兄寄来的。大意是说,他们的师傅在前不久去世,想要他赶去纳楚一趟。几个师兄弟聚聚,一起大办师傅的丧事。那里面还有两张火车票。

知道师祖去世了,张老眼里充满了眼泪。他低泣着,恨自己不能见师祖最后一面。

我待在他旁边,也跟着难过。张老的师傅我也听说过,叫徐卿,是个很优秀的相声演员。他写过不少新时期的相声。没想到那么优秀的人,就逝去了。

在帮忙整理行李的第三天,我们坐上火车去往纳楚的路。

临走时,将父母交给大哥王亮来照顾。

我去纳楚的事,没有告诉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