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爆笑幽默我叫禹,,来自华夏
3543900000010

灾害

摘要:灾害是对人类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性事物的总称,其起因有社会和自然两种。一般来说,不论灾害大小、波及范围如何,人们总是在习惯上认为灾害阻碍着社会的发展,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类面对灾害克服灾难过程,对人类社会发展又有着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上灾害的影响和人类对抗灾害,及灾害过后的重建等几个方面来阐述,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其有一定推动作用这一观点,以及人类社会如何应对灾害。

关键字:人类社会 努力 进步 自私性与无私性

最初的人类文明诞生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草原,文明的出现让原有的社会变得复杂化和扩大化,人类开始拥有对抗自然的力量,也就在那个时候留下了“大洪水”的传说。洪水灭世的传说是对虚拟神袛的畏惧,更是古人对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灾难的真实写照,洪水到来的无力,洪水退去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可以说人类社会自出现之日起,就与灾害相伴,只不过灾难有大有小而已。不过灾害虽然时常发生,可人类社会总体上是呈“螺旋状上升”的。

历史上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文明的种子在美索不达米亚草原萌发,并向全世界扩散,国家这一崭新的形态出现在最初的世界。

稍晚于苏美尔文明的埃及文明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出现,其文明建立的基础是尼罗河定期泛滥,所带来的肥沃泥土之上,也被称为“尼罗河的馈赠。”可另一个大河文明苏美尔文明,就十分害怕洪灾,在他们的诗句中有这样一句“庄稼成熟了,肆虐的洪水来将它淹没。”在他们的神话中,水神尼诺诺被描绘成一位恶毒的神,“大洪水”的传说也是来自此地。原始的自然灾害限制了它的发展,它的地位也逐渐被其他文明所取代。

与我国紧邻的古印度文明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归结于火山喷发所带来的并发自然灾害。

我们国家历史上也不乏大灾,三皇时期据说神农尝百草是因当时爆发疫情,“共工怒触不周山”也是古人对无法解释的自然灾害,神话的夸张。历史上黄河曾多次改道,仅有史记载大的改道就有26次,每次都给当地人名带来灾难,还间接的导致两个王朝的消失。

曾经称霸地中海,被称为“世界的中心”强盛的罗马帝国,其覆灭也有灾害的肆虐有很大关系。在其灭亡后,西欧进入中世纪战火不休。

自然灾害虽然恐怖,可因人类自身所引发的灾害,比之自然灾害有过之而无不及。美洲的阿兹特克帝国曾盛极一时雄据中美洲,却因162名入侵者而灭亡。拥有六百万以上人口,及庞大军队的阿兹特克帝国衰亡的主要原因并非一百名侵略者,而是传自西欧的天花病毒。根据后期的估算,在这场疫情中仅中美洲印加文明区的印第安人从900万减少到60万,新大陆受灾人口超过94%,幸存人口十不存一。

抗日战争时,日军入关后势如破竹,转瞬之间就兵吞华北,向华南、西南、晋中等地进军,1938年为了拖延日军的兵锋,国民政府提出“以水代军”的办法,炸开花园口形成黄河决堤。花园口决堤造成了44个县30多万平方公里大范围的黄泛区,并间接导致1942“河南”的出现,直接间接导致的人员伤亡数不胜数。

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冲击,无论是在和平年代还是战争时期都不曾消退,它让无数王朝衰败,甚至退出历史的舞台,也促使新的帝国崛起,比之从前更好的制度出现。其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英国人达尔文《物种起源》,中适者生存的观点,无法解决解决灾难的社会和个人,早就消失了,而剩下的此时更能适宜社会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