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男生同人学三国
3651700000002

第二回 官场难混 宫廷不安

一、遇贵人

张飞本欲杀董卓,刘备与关公急止,言明:董卓是朝廷命官,不可以擅自杀害(民不与官斗,识时务者为俊杰)。

张飞不愿在董卓手下听命,刘备、关羽和张飞一起引军来投朱儁。

儁待之甚厚(精兵强将,留为己用,明智之举),张飞杀了张宝副将高升,刘备麾军直冲过去。

张宝作起妖法,刘备等人大败。

次日,朱儁用计破了张宝的妖法。

张宝见解了法,急欲退军(致胜之宝失灵,退避自保为上)。

左关公,右张飞,两军都出,背后刘备、朱儁一齐赶上(众人齐心合力,势不可挡)。

张宝落荒而走,走入阳城,坚守不出。

朱儁引兵围住阳城攻打,一面差人打探皇甫嵩消息。

皇甫嵩大获胜捷,朝廷以董卓屡败,命嵩代之。

嵩到时,张角已死;张梁统其众,与朝廷相拒,被皇甫嵩连胜七阵,斩张梁于曲阳。

朝廷加皇甫嵩为车骑将军,领冀州牧。

皇甫嵩又表奏卢植有功无罪(共患难之人,能帮则帮,友谊在互相帮助中更加深厚),朝廷复卢植原官。

曹操以有功,除济南相,即日将班师赴任。

朱儁听说,悉力攻打阳城,贼将严政刺杀张宝,献首投降。

朱儁遂平数郡,上表献捷。

黄巾余党三人:赵弘、韩忠、孙仲,聚众数万,望风烧劫,称与张角报仇。

朝廷命朱儁即以得胜之师讨之,贼据宛城,儁引兵攻之。

朱儁领刘备等人,分兵四面围定宛城。

城中断粮,韩忠使人出城投降,儁不许。

刘备不解,朱儁解释道:昔秦项之际,天下大乱,民无定主,故招降赏附,以劝来耳。

现在惟黄巾造反;若容其降,无以劝善。使贼得利恣意劫掠,失利便投降:此长寇之志,非良策也(同一事件,背景、时局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切不可读死书)。

刘备担心韩忠等人会死战,建议撤去东南,独攻西北,令贼弃城而走(穷寇莫追,“网开一面”更易歼之)。

朱儁依计而行,韩忠果然弃城而走,儁与刘备、关、张率三军掩杀,射死韩忠,余皆四散奔走。

正追赶间,赵弘、孙仲引贼众到,儁见弘势大,引军暂退,弘乘势复夺宛城(乘势而为,事半功倍),儁离十里下寨。

方欲攻打,忽见正东孙坚人马到来。

二、人同命不同

孙坚年少有为,曾单人智擒众贼:众贼分赃之际,孙坚遂奋力提刀上岸,扬声大叫,东西指挥,如唤人状(虚张声势,应急之策,见好既收)。

后屡建奇功,获朝廷嘉奖,朱儁联手孙坚,大败赵弘、孙仲等人。

南阳一路,十数郡皆平,儁班师回京,诏封为车骑将军,河南尹。

儁表奏孙坚、刘备等功。

孙坚有人情(不触犯原则的情况下,卖人情无错),除别郡司马上任去了。

刘备等人听候日久,不得除授。

三、官场失意

在街上遇到正值郎中张钧,刘备等人向其陈述自己的功绩和现状。

张钧向灵帝状告十常侍,十常侍当场狡辩,灵帝将张钧逐出。

十常侍由此得知,破黄巾军有功之人,未受封赏,所以不服(能稳居高位者,必有异能)。

因此,刘备得了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

刘备到任后,勤政爱民,奉公守法,两袖清风,颇受百姓爱戴!

督邮向刘备索贿不成,强逼小吏诬陷刘备。

张飞气愤不过,将督邮毒打一顿(以恶制恶,虽非良策,但实效斐然。传言:打督邮者并非张飞而是刘备本人。)。

刘备得知后,饶督邮性命,辞官而去(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督邮归告定州太守,太守申文省府,差人捕捉。

刘备、关、张三人往代州投刘恢,恢见刘备乃汉室宗亲,留匿在家不题(救人于危难之际,富贵险中求)。

十常侍,但有不从己者,诛之。

赵忠、张让差人向破黄巾将士索金帛,不从者奏罢职。

皇甫嵩、朱儁皆不肯与,俱奏罢其官。

四、欺下瞒上

帝封赵忠等为车骑将军,张让等十三人皆封列侯,朝政愈坏,人民嗟怨。

长沙贼区星作乱,渔阳张举、张纯反。

表章雪片告急,十常侍皆藏匿不奏。

帝在后园与十常侍饮宴,谏议大夫刘陶,向帝状告十常侍。

帝令武士拥陶出,方欲行刑,司徒陈耽以头撞阶而谏。

帝怒,命牵出,与刘陶皆下狱。

是夜,十常侍即于狱中谋杀之,假帝诏以孙坚为长沙太守,讨区星,不五十日,报捷,江夏平,诏封坚为乌程侯。

封刘虞为幽州牧,领兵往渔阳征张举、张纯。

五、再入官场

代州刘恢以书荐刘备见虞,虞大喜,令刘备为都尉,引兵直抵贼巢,挫动锐气。

张纯被帐下头目刺杀,将头纳献,率众来降。

张举见势败,自缢死,渔阳尽平。

刘虞表奏刘备大功,朝廷赦免鞭督邮之罪,除下密丞,迁高堂尉。

公孙瓒又表陈刘备前功,荐为别部司马,守平原县令。

刘备在平原,颇有钱粮军马,重整旧日气象。

刘虞平寇有功,封太尉。

六、宫廷政变

灵帝病笃,中常侍蹇硕建议杀掉何进,因宣进入宫。

进至宫门,司马潘隐向何进提醒(性命攸关之事,不可小觑),何进逃过一劫。

何进回家后,召集众人商议除掉宦官,曹操认为不易除掉。

何进不以为然,潘隐来见何进向其说明详情:帝已崩。

赛硕与十常侍商议,矫诏宣何国舅入宫,欲绝后患,册立皇子协为帝。

曹操建议:先正君位,然后图贼。

袁绍披挂整齐与何进领五千御林军,同何顒、荀攸、郑泰等大臣三十余员,相继而入,就灵帝柩前,扶立太子辩即皇帝位。

何进入后宫本打算全部杀死宦官,中常侍郭胜杀死蹇硕,张让等人向何后求情:杀死何进的主意是蹇硕出的,与其他人没关系。

何后密诏何进:依张让等人之言,何进随即赦免他人。

袁绍建议:斩草除根(除恶务尽,打蛇不死反被蛇咬),何进不听。

董太后与张让等人商议对付何进之事,张让尽出主意。

董太后依计而行:封皇子协为陈留王,董重为骠骑将军,张让等共预朝政(胜负不明时,以不变应万变)。

何太后与董太后翻脸,何进将董太后一枝废掉。

张让等人又巴结何进之弟和其母,遂十常侍又得近幸。

何进害董太后之事,被张让等人传出,袁绍建议:借机除掉张让等人。

何进犹豫不决(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生死、机密大事当果断),左右密报张让。

张让通过贿赂何进之弟向何太后求情,何太后拒绝了何进杀张让等人的建议。

袁绍见何太后不同意,又向何进建议:召地方军队来京,尽诛阉竖(引狼入室,忌中之忌)。

主薄陈琳表示:不同意,地方军队进京,容易生乱(人心难测,不可掉以轻心)。

何进对陈琳的意见,不以为然。

曹操此时说出话来,预知曹操说出何话,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