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军事历史传奇后唐风云
1261700000028

第二十七章 问鼎河朔

唐僖宗的皇帝生涯颇有点传奇色彩,他虚岁十二就继承帝位,是整个唐朝即位时年龄最小的皇帝,即位之后,他也是享尽了人世间的荣华富贵,但没过几年,就爆发了王仙芝、黄巢起义,最后不得不南逃蜀中避难,等好容易赶走了黄巢,刚想过几天安稳日子,各地藩镇又起来捣乱。无奈之下,他又逃离长安,过起了颠沛流离的生活。经过这几番折腾,僖宗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了,公元888年三月六日,僖宗病死于长安。

唐僖宗去世,接替他的是僖宗的弟弟唐昭宗。昭宗这个人和僖宗不一样,他颇有些文韬武略,而且他尊礼大臣、励精图治,很想通过一番作为来重整河山,再次恢复唐室天下。但历史证明:他的能力及性格特点和后来明朝的崇祯皇帝有些相似,刚愎自用、独断专行。

在昭宗即位之初,就施展计谋,先后消灭了田令孜和杨复恭等宦官势力,终于解决了宦官当政的局面。

开局确实不错,但接下来的表现就让人大跌眼镜了。

除掉了当政的宦官,昭宗又开始着手打理那些尾大不掉的藩镇势力。想法虽然不错,但他任用的统帅多是一些志大才疏的文人,再加上朝廷军队多是一些临时拼凑的乌合之众,战斗力非常低下,造成几次重大的削藩战争连战连败,朝廷的声望也由此更加衰落。

与此同时,朱温在河南发展,已经逐步统一了河南全境;南方藩镇割据,互相攻伐;北方各军阀则为了扩大地盘而连年混战。

到了这个时候,局面更加无法控制。

【出兵河朔】

在古文中,“朔”的一个释义是“北方”,那么,古代的“河朔”就是“黄河以北”,也就是现在的河北。

经过几年的辛苦经营,李克用已经在山西站稳了脚跟,控制了山西五个道中的河东和昭义两个道,同时与晋西南的河中道还结成了同盟,从自身发展看,形势还不错。但相比仇敌朱温,李克用就有些逊色了,人家朱温此时已经兼并了河南全境,而且还把触角伸向了鲁南和苏北。想到和朱温早晚要有一战,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扩大实力,在逼人的形势下,李克用也开始将精力投入到开疆拓土的战争之中。

开疆拓土,得先选好目标:

按照远交近攻的原则,最适宜进攻的目标应该是就近的山西各道和隔太行山而邻的河北各道。

河东道北面的振武道、大同道是宿敌赫连铎的地盘,河北北部是幽州道,其首领是李匡威,赫连铎与李匡威是亲密盟友,攻打其中任何一个道,就相当与三个道同时开战,因此不能选他们作为首攻目标。

河北中部的成德道、义武道,河北东南部的魏博道,都是经过几代人经营的强藩,根深蒂固,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很难在短时间内拿下。

综上所述,对李克用而言,在山西的五个道中,有两个道属于自己控制,有一个道是盟友,剩下的两个道隶属于不好打的赫连铎;在河北的五个道中,有四个道是不能打的,或者说至少目前不能打。

那整个山西和河北就只剩下一个道可以选择了,它就是河北东南部的昭义道(原昭义道的东半部分)。

昭义道的节度使还是几年前、被李克用在山西一顿胖揍后给撵走的孟方立。这位孟方立实力弱小、孤立无援,实在是一个难得的挨揍脑型,事实证明,在战争中实力最弱小的、往往也是最先被消灭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提起一个战略原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其实,如果仔细研读相关书籍,你会发现,在上面两句话的中间,还有一句话是经常被我们忽略了的,那就是“要按照先弱后强的顺序”。

权衡完毕,李克用把利剑指向了孟方立的昭义道。

公元889年,李克用开始兵发河北,他派遣河东第一猛将李存孝攻打昭义节度使孟方立。孟方立则派遣大将马溉率领几万军队出城抗击,双方在琉璃陂展开激战,孟方立的军队大败,马溉被擒获,李存孝乘胜围攻昭义道的治所邢州(今河北邢台)。

孟方立这个人生性多疑,平时对手下将领都很刻薄,现在到了危急关头,这些人都怨恨他,而不肯为他出力。城外是李存孝的大军、城内是人心涣散的将士,孟方立既惭愧又恐惧,最后竟然服毒自杀了。

孟方立死后,由于他的弟弟孟迁平时深得士卒拥护,顺理成章被大家尊奉为新任昭义节度使。接任以后,孟迁首先要解决眼前的危机,他意识到单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打退李克用的军队,唯一的办法就是向朱温求援。

也许有人会问,朱温在河南发展,李克用在河北发展,中间隔着滔滔千里的黄河,两个人现在是井水不犯河水,朱温肯出兵援助孟迁吗?

答案是肯定的。

朱温目前的主攻方向确实在中原一带,兵力也都集中在汴州的东面和南面,但从自身利益出发,他又绝不会坐视昭义道被李克用顺利地吃掉。理解这个道理很简单:咱们绝大多数人在小时候都下过跳棋,跳棋的规则是把己方的棋子全部跳到对面的营垒里,谁先跳完谁就是胜者。若想在比赛中获胜,你除了要绞尽脑汁地设计出便于己方快速行进的路径,还要想办法尽量堵住对手行进的道路,也就是说,要一边走自己的步,还要一边堵对手的路。

现在,朱温是黄河以南最大的军阀,李克用是黄河以北最大的军阀,两个人即是仇敌、又是对手,将来必将要进行一场正面对决。要想在未来的对决中胜算更大,当下就有必要在尽快发展壮大自己的同时,全力压制住对方的发展。朱温能成为乱世枭雄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深通乱世中的行为准则。

接到孟迁的求救信,朱温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硬是抽调出了精壮人马几百名,派遣大将王虔裕带领,通过偏僻的小路进入邢州,与孟迁共同防守城池。

公元890年正月,李克用亲自指挥河东主力增援邢州战场。在猛烈的进攻下,城内军队粮食吃尽、兵力疲惫,当大难临头之时,孟迁为了保全自己,他先派兵包围并擒获了王虔裕和他带来的几百名士卒,然后向李克用投降。

李克用得到了东昭义道的邢、洺、磁三州,为了与晋东南的那个昭义道区分,遂将此道改名为邢、磁道,正式将河北西南部收入囊中。

【第二个目标】

开疆拓土,首战告捷。

纵观山西和河北,把剩下的对手进行再次排序,赫连铎就成了实力最弱的那个,按照“先弱后强”的顺序,接下来,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打赫连铎都是合理的。

同年二月,李克用率领大军从河北胜利回师,可是大军却没有立即返回晋阳,而是直接向赫连铎的老巢—云州开进。李克用想趁热打铁,顺便将老冤家赫连铎解决掉。

河东军一到云州,未作休息,就将云州城团团围住,激烈的攻城战随即展开。赫连铎原本以为李克用刚刚打下了邢、磁道,部队肯定要休整一段时间,即便是真想攻打自己,那也应该是半年以后的事情。哪曾想这李克用不按常规出牌,把自己打了个措手不及,因没有及时集中兵力、囤积粮草,云州城现在十分空虚。

由于害怕吃亏,赫连铎立即派人骑快马去幽州,请李匡威出兵援救。几天以后,幽州节度使李匡威亲自率领30000人马前来救援,正在这时,李克用手下大将安金俊在攻城战中中流箭身亡,河东士兵也损失很大。

内有坚城、外有援兵,看到形势已经对自己不利,李克用只好解除云州之围并撤出战斗,河东军退回晋阳。

第一次攻打云州宣告失败。